宝山寺
江西省修水县宝山寺
宝山禅院,原称南峰禅院。位于修水县全丰镇南丰村南峰山东麓。始建于唐代,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朝廷赐额宝山禅院。此院是修水本土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寺院之一。时与黄龙禅院、兜率禅院等五院并称修江六大禅院。
历史背景
据《宝山院记》宝山寺为超慧禅师于唐乾宁年间(894~898)创建。宋廷曾赐额宝山禅院,时并列修江六大禅院,宋仁宗母亲刘太后,曾于宝山寺削发为尼,后圆寂并葬于此。元明以降,虽规模不如以往,但香火未衰,清乾隆帝江南时曾御赐匾额:宝山福地。 清《义宁州志》载,宝山寺有高僧洪端、怀雅、宝明等相继主持。清末民国年间,宝山逐渐衰落,几无住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在多次政治运动中寺院及满殿佛像被付之一炬,文化大革命和尚尼姑被迫还俗,寺院全毁。改开后当地信人多次筹资复修。已恢复部分建筑。
传说
南峰山,宛如一尊大佛仰天而坐,左手放于膝盖右手自然而垂,宽袍大袖安然而睡,宝山寺即建在大佛丹田穴上。相传禅师在宝山寺修成了上中下三个丹,故传其法力高深。
清乾隆皇帝游江南时,曾御赐匾额:宝山福地。悬于寺门之上。之后在寺前农田洗手,一条蚂蟥爬上手背,乾隆抓起抛向山上,说:畜牲上山去,莫啮作田人。从此以后寺前农田里没有了蚂蟥,而寺后山上则常有蚂蟥悬挂于灌木上,成了远近一奇观。
1942年当地乡绅从宝山古佛处降得乩语,后一一应验,此事仍在当地流传。
衍生
相传北宋祥符年间( 1008 ~ 1016),宝山禅院住持洪端禅师圆寂时,效仿达摩死后手携双履西归,众徒弟为他昼夜诵经超度,沉缅哀思总觉不解其悲,寻思当地民众设香灯为屈原之女招魂气氛热烈于是编创佛乐灯舞,热热闹闹送师父归西
佛乐灯舞由众佛下凡、歌舞送行、地神保驾三部分组成,突破超度亡魂时一味哀情默默的情调,转而形成寓哀于喜的喜剧风格,含化患悲痛为力量之意,故又称佛戏。佛乐灯舞曲调古朴悠扬,舞姿轻盈飘逸,在修水民间广为流传。
参考资料
宝山寺记.修水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22 16:12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传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