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筝派
非盈利机构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大埔何育斋先生从客家汉乐丝弦乐曲中搜罗考订、博采众芳、汇通集成选编出《中州古调》和《汉皋旧谱》,并首创了声字并用的“工尺谱谐声字谱”,从此便有了早期的客家筝谱。期间,何育斋先生还总结和归纳了客家筝弹奏的方法和规律,编为《弹筝八法》。1943年何育斋先生辞世之后,以罗九香先生为代表的客家杰出筝人,通过公开演奏、音乐学府教学、培养社会人才和各派筝家互相交流等各种渠道,使客家筝乐得以广为流传,成为今天备受瞩目和欢迎的客家筝派。
孕育客家筝
  客家筝乐和我国其他筝派一样,离不开滋润其生成的一方水土、风物和人情,离不开孕育其成长的地方乐种——广东汉乐。
  广东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流传着一种古老的音乐,它包括古典丝弦音乐、中军班音乐、八音、民间大锣鼓和庙堂音乐几种演奏形式,曾被称为客家音乐、外江弦、儒家音乐、汉调、广东汉乐、客家汉乐。这种音乐文化的原型是随着曾经定居中原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汉族先民南迁而来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以至更加久远的年代。广东汉乐保存着60O多首情调不同、形态各异的丰富曲目和多姿多彩的演奏形式,它一方面承袭了宋、元以来中原古乐的遗风,同时又极富浓郁的岭南音乐风韵。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融合、变化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古朴大方、典雅优美的独特风格,在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和东南亚诸国华人中广为流传。
  古筝得天独厚,音色优美动人,尤其长于表现古朴典雅、深沉含蓄的中州古调、汉皋旧谱,因而以古筝为主奏的乐曲和形式备受推崇。是汉乐这方沃土孕育出客家筝乐和筝家,而客家筝乐、筝家又以其特殊的神韵和魅力将汉乐推向新的境界和高度。
活动兴盛
  广东的客家人大部分居住在边远的山区,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他们有着刻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民风淳朴,崇尚文化和艺术。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广东大埔县最早的县志称:“埔之在潮弦诵媲邹鲁。”以后各时期的县志亦同样载述埔之风俗:“家诵户弦。”百余年间,仅大埔一县境内就有近百间弦馆(乐社或和奏汉乐的场所),“和弦索”和唱、演汉剧活动十分兴盛。
  20世纪50年代初,笔者少年时代耳濡目染,亲身经历过许多乡间“和弦索”和唱、演汉剧的情景。同宗兄长、启蒙教师罗协鸿先生博取众长,造诣颇深,吸引着众多汉乐爱好者常常聚会他家。笔者在这个环境里接受熏陶,并与汉乐终身结缘。
  客家民间“和弦索”活动多在闲暇的晚间进行。开头人数较多,有的是来欣赏的,但大多数还是来“和弦索”的。各自挑选擅长的乐器和奏汉乐,也可以不断变换乐器组合和乐手,气氛宽松和谐。大概就是民间的这种环境和氛围培育了乐手对汉乐的浓烈兴趣和一专多能的才华,不少乐手吹、拉、弹、打,甚至唱(汉曲),样样皆能。
  “和弦索”常用的乐器有头弦、扬琴、提胡、椰胡、琵琶、三弦、秦琴、箫、笛等,人数可多可少,灵活组合。一般情况下,头弦领奏必有扬琴,这种组合参加的乐器可以多些,演奏气氛较为热闹,若是提胡或笛子领奏时也用扬琴但不用头弦。和奏的乐曲多为串调和硬线乐曲,如《琵琶词》《翠子登潭》《南进宫》《玉连环》《怀古》《迎仙客》《小扬州》《将军令》等。通常几个回合之后,人们逐渐散去。夜深人静了,古筝、琵琶、椰胡、洞箫组合并以古筝为主的小合奏即开始登场,此种形式俗称“筝琶胡”。演奏曲目多为中州古调,如《出水莲》《崖山哀》《昭君怨》《熏风曲》《有缘千里》等,这种筝乐曲目丰富、风格独特、儒雅含蓄、韵味无穷,称为清乐。在客家地区极受推崇,世代流传。“和弦索”的魅力说不清、道不尽,似乎会让人上“瘾”。
  坐落在枫朗街的罗九香先生的家里也是一个“和弦索”的热点,节目不停,自娱又娱人。这种家庭式的或在公共场合“和弦索”的活动,在各个乡镇村落都很普遍,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大埔县被授予“广东汉乐之乡”的美誉,是和这个民俗活动分不开的。如今大埔县仅在小小的县城里,就有许多“和弦索”的家庭乐社,汉乐普及和兴盛的情形可见一斑。
后继有人
  大埔音乐人才辈出,涌现出不少汉乐和古筝名家:如罗展才、罗明镜、罗仙俦等。大批汉乐家、古筝家、剧乐家,以及一大批职业或半职业的中军班艺人,长期在汉乐“和弦索”中领略汉乐神韵,而且精通多种乐器,但他们首先是出色的汉乐家,继而才是各种乐器的专家或筝家。他们的一生与汉乐结缘,大量趣事轶闻不胫而走,传为美谈。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汉乐和客家筝可以说是进入了何育斋时代。何育斋先生倾注毕生的心血,对汉乐进行系统的整理,选编了作为客家筝谱的《中州古调》和《汉皋旧谱》。何育斋公不但在大埔县家乡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汉乐和客家筝乐,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进而又走出山村来到省城广州组织“潮梅音乐社”,旨在集中客家汉乐名手,总结提高并与其它乐种互相交流,以图汉乐更大的发展。30年代初,何公还把客家筝乐带到上海,结交音乐名流,组建“逸响社”,传播授徒,为客家筝乐北传作贡献。何育斋先生为客家汉乐、客家筝乐的继承和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将永留史册。
  1943年,何育斋先生辞世后,其弟子罗九香先生继承并发展了何公开创的客家筝乐,数十年如一日,奉献一生,无怨无悔。他在家乡十分动荡和困难的境况下,宁可丢财物也不丢弃何先生古筝遗稿,把精心完好保存下来的何先生珍贵文物及其生前使用过的印证客家筝发展轨迹的古筝带去北京,交给何育斋公的嫡孙何松先生。因此才有可能于2002年出版何松先生多年努力整理出来的《何育斋筝谱遗稿》。这是客家筝史上的一件大事。
  罗九香先生对客家筝派的贡献是巨大的,作为客家筝一代宗师,为弘扬、传播客家古筝艺术和客家汉乐付出了毕生精力。1956年罗九香等三人组成的客家音乐代表在中国第一届音乐周上献演客家筝乐,使这个鲜为人知的传统古筝流派得以名扬天下、深入人心。1959年罗九香先生应聘天津音乐学院任教古筝专业,继而又于1960年调到广州音专担任古筝教师至逝世,培养了一批日后成为当今古筝界栋梁的英才,使客家筝后继有人。1961年中国文化部在西安音乐学院召开第一届古筝教材会议,罗九香先生作为客家筝乐代表向会议推介39首筝曲,使客家筝从民间走上学府。他是第一位把客家筝的演奏灌成唱片,发行到海内外的,使客家筝艺术得以保存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从乐谱到演奏、从教学到理论,罗九香大师给我们一笔珍贵的遗产,使客家筝成为当代中国筝坛大家熟知的传统流派之一。
  今天客家筝派已经成为中国古筝的重要流派,犹如永不枯竭的河流,在中华乐苑永远流淌。
参考资料
客家筝派的形成和传播.大埔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6 08:24
目录
概述
孕育客家筝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