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某重大事件是1921年底,
日本元老山县有朋干涉皇太子裕仁亲王(
昭和天皇)与内定为皇太子妃的良子女王(后来的
香淳皇后)的婚事。山县以久迩宫家有
色盲遗传为由,要求皇室退婚。但由于皇室的态度强硬,最终婚礼得以顺利举行,而山县有朋深受打击,郁郁而终。这件事标志着元老政治的衰退。
本来这事跟
山县无关,而是同为元老的
西园寺公望的看法。西园寺认为从
优生学的角度来看,久迩宫家有色盲的遗传史。因此他担心良子女王同太子成婚,将导致皇室的健康问题。当然还有一种说法,久迩宫家在
江户时代末期曾积极干政,这也引起西园寺的担忧(但无论怎么“担忧”,西园寺都不会像山县那样大惊小怪)。然而西园寺同山县见面时谈及此事后,山县却将这事大做文章。
山县强烈要求皇室退婚,并拉拢同为元帅的
伏见宫贞爱亲王作说客。理由
冠冕堂皇:色盲问题。但山县的“积极态度”却引起人们的质疑,被无限上纲成藩阀之争。因为良子女王的母亲是来自萨摩藩的岛津氏,而山县本人是长州藩的。而当时长州、萨摩两派势不两立。因此被认为是“旧长州藩出身的山县公,是很讨厌让岛津家出身的久迩宫妃殿下所生之女良子女王做未来的皇后吗?他很讨厌宫中被混入萨摩藩的血缘吗?”,好像山县有朋在搞阴谋论,想让长州藩独霸政坛一样。
日本民众对山县有朋对皇室内部事务的指手画脚强烈反感。因为当时皇室被宣传为“神圣不可侵犯”,皇室成员都是“神”。而山县作为一个“人臣”却去干预“神”的事务,等于是犯上和大不敬。另一方面当时民主风气盛行,民众厌烦“元老政治”。而山县作为元老还这么“积极”,自然是撞到舆论的枪口上。因此民众和舆论对山县骂声一片,甚至有指山县是“国贼”。
原敬事实上同情山县,一方面山县可能只是出于好意(只是态度不好而已。当然也可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另一方面原敬也和山县关系不错。但原敬认为这是皇室事务,不方面表态,所以只好中立。但原敬这种态度还是引起支持山县的右翼分子的不满,这成为当年原敬遇刺的导火线之一。
皇室则是态度强硬。久迩宫家并没有要退婚的意愿,反而强烈反应。
久迩宫邦彦王威胁如果取消婚事,自己就杀死良子,然后自杀,等于是要跟山县死扛到底。甚至有传言说邦彦的弟弟
东久迩宫稔彦王联络黑帮老大
头山满要干掉山县有朋(如果真这样保证日本打内战~~)。而主持皇室内部事务的
贞明皇后(当时
大正天皇身体不好)与皇太子裕仁均表明态度不会解除婚约。裕仁对山县也极为不满,在当年裕仁访欧时,由皇室前辈闲院宫
载仁亲王的安排下,秘密接见青年军官如
永田铁山等,共商打倒元老政治。
山县有朋则深受打击——总而言之无论当时山县是怎么想的,他自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本来他就不该出来搅这趟浑水的)——甚至一度表示要辞去元老身份和公爵爵位(后来得到慰留)。尽管如此,山县的威望还是一落千丈。1922年2月1日山县郁郁而终。这件事意味着元老影响力的衰退,也使得皇室的威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