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石山
广西省级风景名胜区
宴石山是广西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玉林市博白县顿谷镇,南流江畔石弓湾渡口。该风景区以宴石山为中心,宴石寺为首景,面积24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
简介
宴石山是广西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博白县南流江畔石弓湾渡口,距县城30公里。该风景区以宴石山为中心,宴石寺为首景,面积24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有天然石桥通崖上,石桥全长100米,跨度60米、高30多米,厚10米, 号“天仙桥”。景区内群山连绵,层峦叠翠,异彩纷呈,形象逼真:马骑石形如牧童骑马,龟头山象千年神龟翘首望青天,象鼻山伸饮江水,美女献花趣味横生,金鸡报晓山活灵活现。
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博白县西部的顿谷镇石坪村,距离县城30千米,距水英二级公路8千米。博白古八景之首,玉林市十大景区之一,典型丹霞地貌。景区山体多为方山,顶平而开阔,有“山如方石”之喻。宴石山因山顶平坦能摆千余桌宴席,故而得名。整个景区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集山、水、岩、洞、泉、寺、园于一身,具有山峰秀、岩洞奇、石头美、江水清等特点。属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
景区面积24平方千米,核心区面积7平方千米。周围群山连绵,层峦叠翠,南流江从景区蜿蜒而过,两岸翠竹垂柳,绿树成荫,构成了奇特美妙的自然风光。主要景点有:堪称“天下丹霞第一桥”的宴石大仙桥;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目前广西年代最久远的寺庙——宴石寺;建于东汉广西最早的道观——紫阳观和雕刻于隋末唐初广西现存最早的摩崖造像。此外,还有许多极其罕见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迹,如“烛光照古刹”、“左青龙右白虎”、“大小仙桥”、“阴阳巨石”、“一线天”、“出米洞”、“古城”、“仙竹梯”、历代石刻等等。据《粤西金石略》的《新开宴石山记》所载,在宴石山的临江处曾凿有约五丈余高的佛像一座,未穷何年代所凿,遗憾的是,此巨佛在清末或民国初已坍塌落入江中。20世纪50年代末,宴石寺被毁,1988年重修。修复后的宴石寺重振大名,四方游客如云,每年年初,信徒、游客自发形成朝拜庙会,农历正月初三达到高潮,多时达3万人以上,少也有2万多。现已开辟有古寺朝拜、丹霞览胜、南流泛舟等旅游项目。
宴石寺:位于宴石山南麓,唐咸通六年(865),唐节度使高骈征南诏,途经此地所建,后经南汉都监刘崇远扩建,号“觉果禅院”。寺的南面有两石笋,高数丈,恰似一双红烛对寺而燃,构成“烛光照古刹”自然景观。
宴石仙桥:又称姐妹仙桥、大小仙桥。位于宴石山南1千米南流江两岸。大仙桥长100米,内空最大跨度84.9米,宽6米,高32.3米,厚15.2米,据全国丹霞地貌专家考察认定,该桥为丹霞地貌中跨度、高度、桥面宽度最大的天生桥,堪称“天下丹霞第一桥”。小仙桥与大仙桥隔江遥相呼应,据说在江中还有一座水上仙桥,枯水期隐约可见,三桥并立,令人叫绝。
景区特色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宴石山多资多彩的自然旅游景观;而悠久的历史,又给宴石寺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文化色彩。
宴石山于1995年被批准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博白县顿谷镇流江畔石弓湾渡口旁,距县城35公里。宴石山风景区具有山峰秀、岩洞奇、石头美、江水清、文化深等特点,在岭南旅游文化资源中享有极高的地位。景区面积24平方公里,群山连绵,层峦叠翠,异彩纷呈,形象逼真,如马骑石形如牧童骑马,龟头山像千年神龟翘首望青天,象鼻山伸饮江水,美女献花趣味横生,金鸡报晓活灵活现。
著名景点
宴石山,犹如一位不施粉黛的村姑,天生丽质,清纯可人。风暴区方圆十余平方公里,集山、水、岩、洞、泉、寺、园于一身,拥有宴石寺、大小仙桥、紫阳观、沙牛岭、南流江五个风景区。著名风景有陆上仙人桥、水上仙人桥、大象饮水、双鲤跃门、金鸡报晓、母猪带仔、翘首神龟、翻空天马、仰首蟠龙、长啸猛虎、威武雄师、梳妆美女、仙女浴池、燃脂双烛、马门古滩、宴石虚岩等。还有宴石三烈词、仙人池、出米洞、三官梯、伏波祠、古城、天马、石狐、石猫、神树……
还有一线天,亦名“一线曙光”。人在山底,仰首张望,昭昭一线,长可半里,故曰“一线天”。穿梭于山之西的南流江,如翡翠如玉带如明珠,镶嵌在宴石山的险峰奇谷中。乘车出城来到南流江畔,碧水丹山眼来。看着碧绿江水,水光潋滟,水抱着山,山绕着水,水映着山,山衬着水,不觉怦然心动。走进宴石山,可逐一领略其特有的迷人风采。
宴石山南的悬崖崖壁下有“洞天”、“洞池”两岩洞,传为陈越王大宴群仙处。岩皆盘石壁立,高近百多米,因陈越王宴于此而得名宴石。公元865年,唐咸通节度使高骈奉旨率兵南征南诏,途经此地,分别塑佛像于“洞天”和“洞池”内,创建了宴石寺,至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此寺因石洞体积所限,规模不大,气势却甚雄伟。宴石寺是广西境内第一个建立起来的佛教寺庙,所以被称为“广西第一寺”。南汉乾和十五年,都监、盐铁运使刘崇远对此庙曾重新修建,用铁铸释迦牟佛像、十八罗汉、五百阿罗汉置于庙中。南汉帝刘晟颇信佛,刘崇远请其命名并赐墨宝,即命宴石山为“鹫峰”、宴石寺为“觉果禅院”,并亲笔书之,大室元年﹙957年﹚凿成,二年立碑以纪其事,碑文尚存。当你走进寺门,迎头可见“鹫峰”的石刻,笔迹已模糊不清,洞内械壁“觉果禅院”苍劲有力的笔迹保留至今。宋朝宰相蔡京的第三子蔡绦,被贬白州时曾到此浏览,洞右壁的“人间天府”四字即为其所题。
洞外树木四季常青,洞内冬暖夏凉,风雨不透,是天然的疗养之地。宴石寺历代均出名僧,名声远播。石寺洞天,内有寺庙称为“静默堂”,亦为刘崇远所建。寺顶半壁上有竹梯,据道光版《博白县志》记载:“寺顶半壁中人迹不能至,有竹梯一具,不知置自何时,询近百岁老人称,幼时已见如此,又询故老亦然。常经风雨漂剥,久不伤坏,亦神物也。”此梯至今犹存。由此看来,在雍正王朝出生的人眼见此物存在了,它的寿命至少超过五百年以上,称为“神梯”亦不为过。寺的南面有两竹笋,高30多米,巍然屹立,犹如两支特大无比的蜡烛,正向宴石寺神仙宴会点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解放前,宴石寺烟火颇盛。20世纪50年代,宴石寺被拆毁。1988年乡民筹资重建。
宴石寺正门上书有“宴石寺”三字。它的门联和重门联为:“宴会群仙地,石开一洞开”、“宴石钟灵千古秀,仙桥毓秀万年居”联首分别嵌上“宴石”和“宴石仙桥”显然把宴石寺、宴石山、宴石仙桥三景融为一体。宴石山壁立如削,寺顶平坦,密草丛丛,荆萝盘生,轻纱般的雾霭在林间回荡飘逸。往昔,山顶正中有一泓清泉,波光如镜,池中五彩斑斓的菩萨鱼与蓝天白云相映,恍如神鱼遨游苍穹;山顶清泉从峭壁上飞泻而下,击中陡崖的凸处,溅起雾珠,被阳光染成七色彩珠,仿佛为宴石寺石山披上一轮佛光,让人更添神往。
站在宴石山顶向东望去约10公里有鸡婆石,它象一个正孵蛋的母鸡蹲在鸡窝中,在它的背脊上有一个歪着脑袋窥天的“雏鸡”,笔者曾爬上过此山,仅用一个手指就算有百十人共同出力,也休想挪开它半寸。向南看,蜿蜒的南流江下游约3公里,在两处山峡间有一个大平湖,这就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当年为平交趾叛乱,动用十万兵士疏凿出来的马门滩。向西看去,巍峨雄伟的云飞樟矗立天极,它的身后就是峰峦叠嶂的六万大山。向北观看,远处是烟霭笼罩的博白城;中间有一座昂天啸吼的狮子石山,它口中冉冉腾起热浪直冲云霄;近处又是丹霞地貌最典型的紫阳冠了,它像一定圆形的礼帽,扣在地表上。在宴石山顶,山风习习,飒气沐身,环顾四周,顿觉宴石山成了宇宙的中心,整个乾坤都渺小了。
再有江东岸寺西石壁上镌有神像三尊。摩崖造像雕凿在离河面约15米的红砂岩石崖壁上,高三米。中龛坐佛一尊,左右龛为一佛二菩萨。佛像头部长方形,两耳垂肩,身披袈裟,袒右肩,结跏跌坐于束腰式须弥高莲座上。左右两龛佛座各辟一小龛,内雕兽头。造像无题记,从雕刻风格及其造型、面像、服饰分析,应是隋唐或水稍前刻成,自治区旅游局认定是“广西第一摩崖”,是目前广西境内已知年代最早的摩崖造像之一。摩崖造像地处汉、唐中原交趾(今越南)交通要道南流江畔,为研究我国佛教的发展和南传提供了可贵的资料。清道光十二年县志载,摩崖旁“有临江巨佛一座,高五十余丈,未穷何年所凿”。遗憾的是,此巨佛在清末或民国初已倒塌跌落江中,现仅留佛座底裙,尚依稀可辨。
在宴石山东北侧的紫阳观,据自治区旅游局确认,此观为广西道教第一观,据称,此观建于东汉年间,由汉皇室刘根所建(《博白县志》称为南汉刘崇远建,待考)。道观建于半崖石室内,比宴石寺宽敞明亮。观前绿树成荫,竹影婆娑,是整个风景区最幽静的地方。
从宴石寺顺江而下,2公里处有条名曰“仙人桥”的石桥,有鬼斧神工之妙,为亚洲第一长的天生桥,在世界也属罕见,这便是大仙桥。这是由丹霞地貌形成的奇特景观,桥呈拱形,长100米,高32米,通过桥孔可眺望蓝天白云,站在桥面上,只见群山连绵,而南流江波光粼粼,恰似一条玉带,飘然南去。在南流江西岸的沙牛岭,还有一条天生小仙桥,与东岸的大仙桥遥遥相望。姐妹仙桥是博白又一奇景。明·黄时秀有《宴石仙桥》咏之:“此地清幽蓬岛分,丹山碧水销闲云。越王久罢笙芋宴,仙客时乘鸾鹤群。”昔时有瀑布沿壁而下,与石桥相衬,形成水帘仙境,近年只有雨季,尚可观到此奇异景象。
宴石寺所在地宴石山山体空灵通透,整个宴石山犹如灵龟盘卧在碧绿的南流江畔,云雾缭绕之间,活灵活现。宴石山上有岚壁之瑶局,下有清溪之迂回,左环右抱,屋俊壁俏,洞奇石异,茂林修竹,鸟语花香,从道教观念来看,山有飞龙之势,洞有盘龙石寺之名,水有嫁丹制药之妙用,可谓地灵神水,终年飘逸着仙气和灵气,真是一块神奇的风水宝地。从宴石山优雅的环境、奇异的山水,可以领略道教在环境学和审美观念上的内涵。宴石山是一个奇特的“半穿洞”,其势“两崖卷来,势如合屋”,不管日出日落,皆可纳太阳之光华;还有一幽洞,有石泉直与南流江相连,泉水甘澈,沁人心肺,合“流水出洞天,人间一脉通”的玄机。道教洞天福地的特点,在这里得到完美体现。
自然景色优美的宴石寺,唐宋以来便是旅游胜地,历代游览宴石寺的人士,题名赋诗,刻石留念,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石刻的种类丰富,有题诗、题名、题记。字体有篆、楷、行、草等,大多以表现自然风光和仙道文化为内容,体现了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根据文物和史料考证,这里的许多墨迹曾是古代名人所遗留,如南汉帝刘晟题的“果觉禅院”等,这些石刻在岭南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这样的文化,这样的氛围,这种美是深入人心的,摄人动跑魄的,是让人魂牵梦萦的……
历史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神仙叫陈越王,看到宴石山西枕青波,南连翠嶂;晓则轻云簇白,昼则远树攒青;百丈悬崖,清泉飞洒,涧边花红。特别是山顶广阔平坦,就是摆千把桌酒席也绰绰有余。于是他在宴石山顶大宴各路神仙及诸侯,商讨振兴华夏大业策略。因此,后人称此山为宴石山。
现在,宴石山顶有斜缓隆起的两座山峰相对峙,使平坦的山顶一起一伏。据说,原来宴石山顶是平坦的,神仙见平坦无奇,便拔出神剑将山顶削掉若干块,就形成了现在的波浪状。山顶的东北面距崖沿处有一小岩洞,洞中有一股泉水涌出,终年沿崖壁泻下,人们称此为“泉源岩”。岩边有一池,长宽约三米,水深不足一尺。传说古代常有仙人常到池中沐浴,所以人们称之为“天池”。山顶的西北面也有一泉,也是终年不涸飘飘扬扬地洒下山脚,人们称之为“飞泉”。
山的东南面的崖壁上,有一条斜伸山顶的羊肠小道。小道原有一绝壁阻挡去路,人们在此架一竹梯,登梯而上,可达山顶。现在小道已拓宽成石梯,人们拾级而上即可到达山顶。
山的西南面崖壁中有大小两个岩洞,处于西边的大石洞称为“洞天”,里面的庙宇就是历史悠久、名扬四方的宴石寺。处于东边的小岩洞称为“洞地”,里面的庙宇称为“静默堂”。两洞相隔三十米左右,洞内皆设有佛像。
山的西北面紧靠南流江,江面石壁上刻有“三烈女”的肖像。肖像左边约十米处是“飞泉”。泉水自山顶泻至岩边,散成千万滴水珠向下飞洒。中午时分,站在岩下仰望,泉水分上、中、下三层显出奇景:上层,石岩沿边雪白的水珠纷纷冒出,好像断串的珍珠纷纷滚下;中层,泻下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红蓝黄绿青靛紫,好似满天星斗在闪烁;下层,水珠失去光射,银光闪耀,无数银珠飘飘扬扬地洒下来,如同天女散花。
“飞泉”亦称“仙泉”。人们传说,此泉与天上瑶池相通,即使天下大旱,江水断流,此泉依然喷涌不息,终年不涸;并且,此泉水具有祛邪扶正、延年益寿之功用,人用之冲洗身手,可驱邪除疾、伶俐吉祥;若饮之,能扶正固本,抗衰健体,益寿延年。
所以,凡到此地浏览之人,无一不用此泉水冲洗手脚,以驱身上邪气;游人饮此泉水,以壮身健体。有的人不辞百里之遥,每年几度到此泉洗浴、饮用,以达长寿。如今,宴石寺园林管理所为方便游人饮、洗,特用管子把泉水引至宴石寺的石引廊旁,以供游人享用。
此泉水是否有传说的那样灵验,不得而知。夏天饮之,甘甜的泉水沁人心脾,使人周身舒服、爽快至极;浴之,使人提神醒脑,精神焕发
“飞泉”的左侧约五十米的岩壁下的小山岗上,与宴石寺石引廊相邻处,有两棵榄树,人称“神树”。相传,这两棵榄树每年都结有灵果,果熟时,有女无子的人欲生子,可到左边那棵树下祈祷:“灵榄,灵榄,给我榄子。”如五分钟内有果掉下,拾而食之,一年之内,必添贵子;无生育者欲生儿女,可到右边那棵树下祈祷:“灵果,灵果,赋我一果。”若五分钟内有果掉下,拾而食之,一年之内,则可生育,十分灵验。如果祈祷后超过五分钟无果落地,则是你无此缘分,此时你不必再求,强求也无用,尽管你万分虔诚地恳求,也是徒劳。如果你求果不落而强摘食之,则与食普通榄果无异,毫无作用。若你求果不就而又想要添子育女,你就回家修心行善,多做好事,不做坏事,每隔一年求果一次;一次不就,修心积德,持之以恒,次年再去求果,神仙有灵可鉴,或许还能遂愿。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宴石山.百度地图.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8 11:22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