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青山相伴,绿水环流,人文厚重,清代富顺知县
段玉裁曾盛赞为“带洛而衿江,山气佳秀”,而尤以“十景”著称。
明嘉靖初,时任工部尚书的
甘为霖应富顺新修县志主笔、县人何钟之请,在参照旧“十景诗”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江阳十景诗”,即“
东津台曜”“
北洞春秋”“南浦书台”“西湖易洞”“
青山锁峡”“
釜水环江”“
月崖甘泉”“云峰夕照”“
翠屏天榜”“
马脑乾关”。咏诗之余,桑梓情怀浓厚的甘为霖还精心选取产自燕山的玉石刻诗成碑,并用船运回家乡富顺,镶嵌于县城小南门街口的尊恩楼(又名朝圣楼、启圣祠)墙壁上,以供士民欣赏,县人称这10块诗碑为“甘为霖十景碑”。
李真与
甘为霖虽同属明朝,但因所处时代不同,加之视角相异,才成就了各具特色的古十景。当然二者也有不少相似的景象,如“北岩石洞”与“北洞春秋”、“东津舟梁”与“东津台曜”、“凌云夕照”与“
云峰夕照”、“南浦晴岚”与“
南浦书台”、“西湖夜月”与“
西湖易洞”等。或许是因为“甘为霖十景碑”抬眼可视甚至伸手可及之故,“江阳十景”得以广为流传,一时成为历代文人雅士、墨客骚人的游览胜地和创作主题。如清咸同年间,江安举人宋迩先和山东籍富顺知县杜受廉就分别题咏与“江阳十景诗”同名的诗作。清
同治年间,由县人吕上珍等93人参与纂修的《富顺县志》更将其发扬光大,把“江阳十景诗”镌刻成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十景图”,让今人能幸运地饱览数百年前的一方盛景。
经笔者考证,题图诗作者均是该版县志编修人员,时任纂修、协修、总校和分校等职,他们中的欧阳文俊、欧阳笃祜、张芝、罗礼为、萧文煜等人,还曾在清咸同年间对付李蓝起义的防御战中,出任城防要职。
该“十景图”共10幅,每幅从右到左依次为景名、绘刻和题图诗。其中,列于两侧的景名和题图诗以篆、隶、楷、行、草等不同书体书写。而居中的绘刻部分则以线条构图,清晰地反映了景观的山光水色和空间布局,其突出特点是均含“古城墙”这一特有元素,共同构成对千年古县的传神写照,不愧为一大艺术奇观。遗憾的是,未见十景图原创作者署名,尚不知是题图诗作者所为还是另有他人。
东津,即
东关渡,位于县城东门外,旧时是沱江边的一个渡口,是通往
东山寺和
同心塔(又名
文光塔)的必经之路。在渡口上游的沱江河中,有一个高高凸起的沙洲,因曾在此设县试“考棚”而得名“
夺锦洲”。
北洞,即大北门外的
罗浮洞,又名
罗汉洞。据县人万钧《重镌罗汉记》载,该洞由一名叫普智的和尚于宋开宝七年(974)修建。
南浦,即
城南浦,位于县衙隔江对岸。江岸有一山,成左右环抱之势,风水先生以为“秀气特聚,邑中人文之盛,实由于此”。
西湖位于古县城中心,形成于宋代。县志载,湖阔六七里,荷、芰、菰、蒲蔚然苍翠,菱蓼花开,红绿相映,夜气澄清,明月波光,水天一色,一幅“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景,难怪“自宋至今,名公、士大夫极游观之乐”。
青山,位于县东南二十余公里,与县南
兜子山、县西
高峰山、县北
牛口山为邑中四名山。因林木深秀、天际浮青、四时一色,故以“青”名。
发源于川西北九顶山南麓的沱江古称
雒水,由北向南流经富顺县城东门后突然拐弯向西,再经神龟山、圣灯山后转而向南,一路过
青山峡直奔泸州入长江。沱江在整个县城流域内萦绕数里,赋予古城以包容柔美之气。因“其盘绕县治有若釜形”,故名釜水,又名
釜川,素有“釜川汇秀”之称。
翠屏山,矗立于城东,与
富顺文庙隔江相对。旧时,山上古木参天,层峦叠翠,山下纤夫穿行,舟楫纵横。由于其崖壁直立,犹如一道屏风,又恰似一幅悬挂的巨型科考榜单,故另名“挂榜山”。
马脑山,位于城西北,县志载其“横亘盘礴”。一直以来,县城诸山唯马脑山最高,有“登城西北马脑山,全城在目”之说,颇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堪称县城的一道屏障。
富顺古“十景”作为千年古县的特有景象,有的已荡然无存,有的依然如故。作为“
才子之乡”的历史文化经典,“十景”理当成为富顺建设“四川经济强县、川南教育强县、生态宜居中等城市”和发展文化旅游的亮丽名片。
六品衔廪生、同治《富顺县志》分校
萧文煜(号炳堂)题图诗曰:“江城俯瞰水云环,西北雄争百二关。此地问谁曾叱驭,尚留天驷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