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Cold food festival),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起初节日日期及时长都不定,后来逐渐固定在冬至后105天或106天,即清明节前一二日。
节日名称
《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子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寒食节,由于寒食节最早是在冬至之后第105天,所以又称“百五节”,此外,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等日。南北朝时期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有明确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辽宁《兴城县志》(1927)载:“(清明)前三日家家多备饼饵食之,盖取寒食禁烟之遗义,故曰‘寒食节’,亦曰‘禁烟节’。浙江《杭县志稿》,“寒食节,俗以清明前五日为‘头寒食’,三日为‘二寒食’,一日为‘正寒食’。
节日起源
禁火说
首先是禁火说。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火可以带来温暖和光明,但也会带来灾难和伤害。禁火说认为寒食节的起源来自于周代就有的禁火制度。隋代杜公瞻在注《荆楚岁时记》时说:“《周礼·秋官·司烜氏》:‘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注曰:‘为季春将出火也。’今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则禁火盖周之旧制也。”
改火说
在古代,人们认为火是一种神圣的存在,在每年的初春季节,进行“改火”仪式,表示对火的崇敬和禁忌。改火说,源于古人的钻木取火和换取新火的制度。古人认为,火是有生命的事物,一年四季不能用同一个火种,火用久了就要熄灭,需要重新取火。在换火仪式中,新火与旧火不能相见,要先熄灭旧火,再迎接新火。最早提出寒食节应起源于“改火”习俗的是唐代李涪,他在《刊误》的“火”条中谈道:“《论语》曰:‘钻燧改火。’春榆夏枣秋柞冬槐,则是四时皆改其火。自秦以降,渐至简易,唯以春是一岁之首,止一钻燧。而适当改火之时,是为寒食节之后。既曰就新,即去其旧。今人持新火曰‘勿与旧火相见’,即其事也。”
子推说
事实上,关于寒食节的起源,在隋唐以前并不见他说,普遍都认为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的忠臣介子推。晋文公为了封赏对他有割股之恩的介子推,放火烧山逼隐居的介子推露面,却误将介子推母子烧死,因此下令以后每年在介子推的忌日,禁忌烟火,只许寒食。
发展历程
寒食节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那个时期人类对火的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会给人类造成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是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每当仲春时节大火昏见东方之时,被认为是新年的开始,并有一套隆重的祭祀仪式。仪式之一便是熄灭掉全部旧火(禁火),代之以重新钻燧取出的新火(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旧火与新火交替之际,必须准备出足够的熟食以备食用,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的“造饧、大麦粥……斗鸡,镂鸡子,斗鸡子”。
春秋时期,寒食节从小范围流行。寒食与介子推产生关联,禁火节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介子推。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归晋以后,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中国各地,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唐代统治者重视寒食节,寒食节增添了皇家色彩。唐开元年间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举国休3日,再到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朝廷颁布法令,“自今以后,寒食同清明,休假五日”,寒食节成为华夏民族重要的节日。到了唐贞元六年,寒食连同清明的假期已经延长至7天。除了休假,宫廷内还会举行寒食内宴。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由于和清明节相近,从唐代起就将寒食节、清明节合二为一。
自唐朝起,寒食与清明相结合,这导致了后来清明节的反客为主。
宋朝沿袭唐朝寒食禁火风俗,将寒食节视为与冬至、元旦并重的“三大节”之一。宋朝规定寒食七日假期,节日活动更加丰富。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东京汴梁清明时节,从郊外到城里“花光满路、箫鼓喧天”的盛况和宋代清明上坟、探亲、游春、宴会、大商店搭彩牌坊等各种风俗特征。
元代寒食节的节日内涵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娱乐化的节日娱乐主题活动。
清代清明节在时间、地点、规模、礼仪等诸多方面都逐渐形成了定制。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一日之前。寒食节和清明节逐渐融并,进而被清明节取代,节俗也多被吸纳为清明节的活动内容,如寒食的标志性节俗吃冷食等,成了有着祭祖、踏青、吃寒食等众多寒食节习俗的清明节。
现代24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天。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地区把寒食节与清明节等同了起来,在同一天过。但是,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时至今日,寒食节已被很多人淡忘。
节日习俗
活动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人们觉得,生火是对神灵的不敬,可能会招致灾难降临。寒食节不能起火,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着,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苏轼的《望江南 超然台作》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
寒食节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
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寒食前后,正是春和景明的时节。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
《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古代寒食节很隆重,且游戏颇多,荡秋千是个流传很广泛的内容。寒食节荡秋千,一说是让义士介子推的灵魂坐着秋千上天。唐朝欧阳询主编《艺文类聚》中载:“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
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盛行于唐,宋《
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史载:
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龟》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图》。
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据查,仅《
全唐诗》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
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成为中国诗歌艺术中一枝奇葩。
寒食节去野外采集野菜,不仅锻炼身体,而且也满足了人体所必须,一举两得。最后,还要说说春季养生中的精神调节问题。女子伤春,在寒食节期间出来散散心,赏春踏青,能够预防精神上的疾病。男子虽然不伤春,但在春季肝气过盛,容易精神失常的时候,缅怀下先人,寄托哀思,起到了悲克怒的作用。对肝的调理是相当有好处的。经过了五千年的文化滋润,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成为缅怀故人,激励生人的节日。
饮食
寒食节即便是冷食,也有许多样式讲究。寒食食品包括
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
青精饭及
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期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
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简单来说,在寒食节前一天熬煮的粥,都可以称为“寒食粥”。粥品也种类繁多,人们较常食用的,比如:大米粥,杂粮粥,大麦粥,梅花粥,杨花粥,桃花粥等。
寒食面,一般都是用荞麦面条做成。因为面要前一天煮好,到第二天再淋上冷的酱料直接吃,这就要求面要经久耐放。
青精饭,又称乌米饭,是江苏地区的特色点心,也是寒食节常吃的食物之一。青精饭相传为道家所创。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中有这样的记载:“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在江苏宜兴、溧阳、金坛,南京和皖南一带农村,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有许多人家会用乌饭树叶来煮乌米饭。
青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传统特色美食,最早源于唐代,从那时起每至寒食节、清明节前,江南各地的家家户户就会蒸很多青团,一部分主要用来祭祀祖先,剩余的则储存起来作为冷食,在禁火的那几日食用饱腹。
“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苏东坡写的这首《寒具诗》所描写的就是馓子,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有寒食节吃馓子的习俗,所以古人将馓子称为“寒具”。寒食节和清明节逐渐合并在一起过后,馓子也成了清明节所食用的传统食物之一。
节日文化
诗词
历代文人士大夫都有以寒食为题的诗文,仅《全唐诗》就有张说、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
谚语
书法
绘画
传说
介子推是晋国时期的一位贤臣,曾侍奉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晋献公之子重耳因国内动乱而流亡国外,介子推不畏艰难,伴随其左右。在流亡期间,介子推曾割下自己的腿肉熬汤给重耳食用。重耳回国即位后,初期尚记得介子推的忠诚,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淡忘。介子推因此感到失望,与年迈的母亲隐居山中。晋文公后来意识到自己忘记了奖赏介子推,亲自前往山中寻找。由于不见介子推的踪迹,他推测介子推作为孝子,在山中见到火势会带着母亲出来,于是下令放火烧山。然而,介子推并未出现。火势熄灭后,人们发现介子推与其母亲相拥而亡。此事传开后,介子推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人们在他被烧死的日子,即每年清明节前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由于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人们在这一天不生火,只吃冷食,因此这一天被称为“寒食节”。
节日传承
传承保护
春秋时期,晋文公在翼城的绵山顶上盖了庙,塑造了介子推和他母亲的像。年年寒食节这天,也带上了凉饭凉菜,到庙里祭奠。绵山,亦名介山,是寒食清明文化的发源地。2008年,介休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同年4月,举办了“我们的节日·中国传统节日论坛暨介休绵山首届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节。2023年4月4日,第十六届绵山寒食清明文化节活动在绵山风景区举行。
非遗项目
2011年,寒食节的传说被列为县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属民间文学类。同年5月,清明节(介休寒食清明习俗)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节日价值
民俗
寒食节是春秋时
晋文公为纪念
介子推而设的节日,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历经各朝代延续至今,从未间断。虽经东汉周举、东汉末年曹操、后赵
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寒食习俗蔓延全国,深入民心。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开元礼》中,并定为全国法定长假,丰富多样的寒食活动,充实了社会生活,增进了社会人际和谐关系,对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不断前进起了重要作用。寒食节蕴含的介子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是古代社会伦理准则,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当今,更是聚民心,凝国魂,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介子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对于当代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此外,从唐代宫中寒食节放假七日踏青春游,演变为今天的“旅游黄金周”;由寒食禁火,演变为今天的护林防火;由寒食插柳,演变为今天的全民植树造林;由蹴鞠,演变为今天风靡全球的
足球运动,意义可谓深远,不可低估。同时,寒食节2640年的演变,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多个阶层意识形态的反映,是当代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学的重要线索之一。
文化
历史上,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子推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其中蕴含的忠孝廉洁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国家需要忠诚,家庭需要孝道的传统道德核心,成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发展到现代,寒食节已成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青少年重要形式。同时,每逢寒食节,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回乡扫墓祭祖,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根祖文化,体现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节日。古代先民,对寒食节禁烟冷食的执着,表达了对千古先贤介子推忠贞不渝的怀念之情。寒食食品和饮料达数十种,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介休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有企盼国富民强之意;祭食面燕,介休方言为教育后人“念念”不忘介公高风亮节。寒食节插柳,意为追求政治清明。
在元杂剧及近代京剧、晋剧、现代晋剧、明代小说都有许多介子推暨寒食节的专门曲目和章回。从东汉以来,关于介子推的传说、故事及碑刻也成为研究三晋民间文学和金石艺术的重要史料。
艺术
寒食节,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文学作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子推不言禄”,被《史记》和
《资治通鉴》等历史名著反复引用,清代被收入古文启蒙读本
《古文观止》,《中国散文鉴赏》第一篇就是“介子推不言禄”,成为中国古文的经典作品之一。在历代诗词作品中,题咏寒食节的诗词从战国屈原、西晋
孙楚到现代从未间断,仅全唐诗就有近三百首,宋代诗词及元曲也有一百余首,涉及
唐玄宗、张说等历史名人,
杜甫、
白居易及唐宋八大家等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成为研究中国诗词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节日内涵
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
寒食节蕴含了介子推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志在清明的政治理想、功不言禄的奉献精神、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唯诚唯信的人生准则,这是古代社会伦理,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节日为媒,以民俗为介,人们在此时踏青赏花、扫墓祭祖,感怀先人之恩,亦思国家之强盛,崇尚正义、奉行正道,早已融入炎黄子孙的血液中。两千年来,寒食清明习俗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忠孝慈悌文化,保护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凝聚了深厚的民族精神,将中华传统文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节日影响
在古代朝鲜,寒食这天除了祭扫之外,还有多样的活动,迈入现代文明社会后,却只剩扫墓祭祖这一项。寒食之日,民众会到各地墓园追思、清扫,还会给旧坟植上新的草皮,称为“改莎草”。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与中国一样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在越南,许多地方则将“寒食”“清明”的概念混用,并将两个节日统一定为农历三月初三。据《安南风俗册》记载:“三月初三日为寒食节”。据文献记载,韩国人过寒食节起步也很早,现在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
相关争议
传统祭祀,据统计每年在清明节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就达千吨以上。随着各地禁止鸣放鞭炮后,焚香和烧纸也出现了诸多争议,一是认为烧纸危害较大,会释放大量的粉尘和浓烟,造成空气及环境的污染;二是认为烧纸涉及到明火,容易引发火灾,安全隐患较大;三是认为烧纸寓意着把钱烧给逝去的亲人,这是一种迷信行为。
为保护优美环境,引导人们移风易俗,转变部分不环保的传统祭祀观念,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开展文明祭祀的活动,出现了诸如音乐祭祀、鲜花祭祀、社区公祭、植树祭祀、网上祭祀、签名祭祀、家庭追思会、洗墓祭祀等具有环保意义的新型祭祀活动,这也逐渐成为祭祀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