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步香市是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明万历年间,莞香的香味每天都氤氲在东莞
寮步镇的上空。无数的莞香从东莞运至香港,再从香港分散到东南亚乃至
世界各国,莞香因而得以和茶叶、陶瓷等成为同期出口海外的名贵货物。
寮步香市,始于宋朝,繁荣于明代,萧索于清末。在明清时期,久负盛名的“莞香”集散于此,经广州、香港远销于东南亚、西亚等世界各地,故素有“香市”之称,被誉为广东四大名市之一。
莞香于元、明、清时期就远销国内外,寮步码头是莞香外销的主要集散地。寮步依傍着源远流长的寒溪河,成为通往海上商埠的重要之地。每到腊月,各地商人纷至沓来,从香农手中购得莞香,在寮步码头用大小木船、艇仔装满香木成品,然后经过东江口,运往石排湾(今香港岛)码头,在石排湾码头上,商人们将莞香经过包装、加工后运往广州、苏杭、京师,远至南洋、日本、阿拉伯等地区。
历史渊源
史学家罗香林考证,“香港”之得名,即因其为运香贩香之港。屈大均《广东新语》形容莞香交易的盛况时说:“当莞香盛时,岁售逾万金……故莞人多以香起家。”可见当时交易的兴盛。
1360年前的唐贞观年间,寮步始建,先民在寒溪河中游支流河岸搭茅寮而居,因而得名。这一带的土质和气候特别适合莞香树的生长,出产的香料品质最好,特有一种龙涎香(产自抹香鲸体内)与檀香相混合的香味,这种香味混合了动物与植物两界的精华,跨越了海洋与陆地的藩篱。明清时期,久负盛名的“莞香”集散于此,经寒溪河至香港转运,远销江浙、京城及东南亚等地。明万历年间,莞香的香味每天都氤氲在东莞寮步镇的上空。无数的莞香从东莞运至香港,再从
香港分散到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莞香因而得以和茶叶、陶瓷等成为同期出口海外的名贵货物。
史学家罗香林考证,“香港”之得名,即因其为运香贩香之港。屈大均《广东新语》形容莞香交易的盛况时说:“当莞香盛时,岁售逾万金……故莞人多以香起家。”“东粤有四市,一日香市在寮步,凡莞香生熟诸品皆聚于此”。
因此,久负盛名的寮步香市,与广州花市、廉州珠市、罗浮药市并称“四大名市”而名扬天下。寮步香市在清朝中后期时陷入低迷。
当时,贪官污吏依然大肆搜刮香农,加上后来连年战乱、时局动荡、香众锐减等原因,莞香生产陷入停顿,寮步的香市贸易也失去了往日热闹,兴盛一时的广东四大名市之首逐步走向衰落。但莞香文化依然萦绕着寮步镇。
2009年,寮步镇启动了“古代香市,现代香都”莞香文化项目,大力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大手笔,高起点,高水平策划香市文化旅游项目,打造“一区六园”的香市旅游区,将莞香的天然之香和文化韵味集合起来,加快寮步镇的旅游开发步伐,将失传的香市再次重现于世人眼前。
因此,久负盛名的寮步香市,与广州
花市、廉州珠市,并称“四大名市”而名扬天下。
传承现状
寮步重续香火盛景的大计,从确立“现代绿色新香市”的定位开始,寮步镇政府正式启动了名为“古代香市,现代香都”的莞香文化项目,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规划项目,“现代香都”包括八个香气四溢的子项目:
建设一个香市主题公园。寮步政府计划将区域内多个公园合并建成香市公园。公园内将补种莞香树,建设香市标志性建筑物,融入城市文化功能和休闲功能。公园内的建筑以仿明清岭南建筑为主,着重体现香市文化。
建设一所香市文化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定位为珠三角首座户外开放型“活”的镇史博物馆,通过文字、图片、缩微模型、投影等,重现香市历史,介绍莞香的种植、香市的由来、香具的使用等香文化的方方面面。
建设一条十里香堤。围绕寮步镇西南河、寮步河、黄沙河3条河堤的水利工程和绿化景观工程,通过莞香树种植、景观建设及氛围营造,打造一条长约25公里的“香市”绿色长廊,为游客提供一个感受香市、亲近自然的良好环境。
复原一条香市古街。作为“寮步香市”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化承载体,牙香街的复原改造是复兴香市文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寮步镇已经开始选择镇内原解放西路和湾龙街作为复原古街风貌的主题,对其按照明清岭南建筑风格,进行复原化改建。
传承保护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东莞市寮步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获得“寮步香市”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寮步香市”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东莞市寮步镇文化服务中心(东莞市寮步镇体育管理服务中心)。
知识拓展
莞香树
广东著名中药师汪科元对莞香有深入研究,他的研究结果是,东莞一带的土质和气候特别适合莞香树的生长,出产的香料品质最好,特有一种龙涎香(产自抹香鲸体内)与檀香相混合的香味,这种香味混合了动物与植物两界的精华,跨越了海洋与陆地的藩篱。而香味中的香味,让人生出无限遐想的香味,就是那今天已经绝难一见的“女儿香”。传说采集制作莞香的多为少女,她们会将最好的香块偷藏胸中,高价卖出以换脂粉,久而久之,就有了“东莞女儿香”的天下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