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子钱是古钱版别研究中的一个专题。
基本介绍
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钱币,都有各自的制作特征,制作风格,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钱监铸造的钱币,具有各不相同的制作特征,甚至同一钱监铸造的同一类钱,因为铸期不同,炉次不同,也会出现某些制作上的差异。这便形成了古钱的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和制作特征。反之,同一地区,同一钱监,同一时期所铸的钱币,会具有相同的制作特征,一样的制作风格,一样的神韵气息。这便是古钱的版别。研究古钱的版别,是钱币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钱是指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用两种或几种不同书体的文字配对制作的同一钱文的年号钱(或者国号钱)。这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书体配置的对钱,尽管书体不一,但它们是同一钱监,同一时期铸造的,甚至是出于同一位设计师,工艺师,或者工匠之手制作的,因此,即使书体不同,却韵味相通,这便是出现对钱的根由。对钱除文字书体不同外,钱文内容,钱制大小,钱身厚薄,轮郭阔狭,穿孔大小,文字位置布局,笔划粗细深浅,用笔走势,字体大小,乃至铜质锈色,制作风格,几乎一样,因此也叫做对子钱,对制钱,日本学者则称之谓符合钱。我们知道了对钱产生的根源,对于对钱的研究,就不会拘泥于形式,不会机械地,生硬地去拼凑,而是掌握它的规律,解剖它的实质,运用自如。我们经常说,钱币鉴定关键在于看钱的神韵气息,要善于去捕捉蕴藏其间的“活”的东西,这个道理对于对钱的鉴定,同样适用。
铸造理念
对称美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审美观念,也是汉民族一种传统的
哲理思想。采纳方孔圆钱的形式,作为中国历史上主要流通货币的形制,沿用两千多年之久,其中既有制造工艺上的原因,使用习惯上的因素,也有传统伦理道德,哲理思想上的缘故。方孔居中,周廓圆浑,钱文分列上下左右,既显得端庄严肃,雍容大方,又易于流通,便于使用;既不失货币作为财富象征的高贵之容,又不落交换流通中轻重偏移的俗套。而对钱的出现,正是这种哲理思想在钱币制造中的延伸和发展,也是更多地追求钱币对称美的艺术效果的表现。特别是两宋时期,有崇尚艺术文化的风气,铸钱的工艺技术又大大提高,从合金配比的科学性,到工艺流程的严格要求,两宋时期都超越前朝,这些条件促成了两宋对钱的盛行,同时也把我国古代金属铸币的艺术性推到了巅峰。
演变轨迹
宋初沿袭唐制,尚无对钱之风,至太宗淳化、至道年间(990—997年),皇帝亲书钱文,始用真、行、草三种书体同时铸钱,史称“三体书”,也可以说是北宋对钱的先声,但两宋对钱之风的真正形成,是仁宗朝以后的事情。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到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是两宋对钱的盛行时期,历时一百五十六年。淳熙七年,宋钱币制改革,钱背开始记年,对钱制度在铜钱中不再采用,只是在部分铁钱铸行地区,继续沿用。
在两宋对钱盛行的时期,我们可以找到其演变的某些轨迹,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一)北宋仁宗天圣年间至神宗熙宁年间(1023—1077年),对钱均为篆书和真书两种书体的配对。其间有一个插曲,即仁宗康定、庆历、皇祐三朝(1040—1054年),就现存实物看,康定年间铸有真书康定元宝小平铁钱,庆历年间则有真书庆历重宝当十大钱和铁钱,皇祐钱则至今未见,查史书记载,此三朝均有铸钱的记录,北宋又盛行小平铜钱,由此推论,这个时期很可能是继续铸行前朝的铜钱。宝元年号(1038—1039年)只延用两年,但传世宝元年间始铸的
皇宋通宝篆、真书体的对钱,数量甚多,或许是一个证明。
(二)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至徽宗建中靖国年间(1078—1101年),对钱改为篆书和行书两种书体的配对。
元丰通宝钱,除篆、行两种书体外,还有一种所谓“东坡元丰”的隶书小平钱,铸额不多,所见均为广穿者,当非对钱之列。元符、圣宋钱中,也曾有过隶书铁母钱等,或和对钱也是无缘。这个时期是北宋铸钱最多的时候,各地设监铸钱,对钱版别非常丰富,书法变化亦多。
(三)北宋徽宗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年),徽宗御书瘦金体钱文,对钱之风暂时中断。其间亦曾出现隶书、行书等书体的钱文,但均和对钱无缘。这个时候的货币制度有波动,铸行大钱,大概是影响对钱中断的一个因素。
(四)北宋徽宗政和年间至钦宗靖康年间(1111—1127年),恢复对钱的铸行,并由篆书和隶书两种书体配对,成为主流。其间偶然杂有行书、瘦金体等其它书体。靖康钱是北宋最后的铸币,币制比较混乱,尽管铸额不多,却版别错出,这是动乱时期在铸币上的反映。
(五)南宋高宗建炎年间至孝宗淳熙六年(1127—1179年),继续北宋的对钱制度,主流由篆书和真书两种书体配对。淳熙七年以后,铜钱的书体划一为宋体字,对钱之制则在铁钱中断续使用了一个时期。
综上所述,两宋对钱盛行时期,各阶段的钱文书体是有一个演变过程的,且以篆书体作为配对的主线,或篆真,或篆行,或篆隶配对。用篆书钱文作为主线配对,是两宋对钱的一个特点。然而,这决不是绝对,更不是说对钱中必须有一枚篆书体的钱文。
对钱的分类是一项学术性比较强的专门课题,前人已经做过大量工作,我们必须首先在学习掌握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新的探索,这样才能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真正做到继承发扬,对对钱的认识才会不断完善,使之逐步贴近当时的实际。
日本研究
日本收研古钱是从元和年间(相当明天启年间)开始的,至元禄时(相当清康熙年间),爱好古钱的人上至王侯、下至庶民。其中最著名的是富山的前田正甫,用高薪雇用十余人分往日本各地收买古钱,写成古钱目录《化蝶类苑》,《化蝶类苑》所选的古钱分十类论值,是古钱按其形状、品级划分之始。至于专题研究宋代钱文,按真书篆书组配成对钱,最初是天明朝(1781-1788年)大阪人浪花安田而唐开始收集分类的,宽政朝(179-1800年)福知山城主朽木龙桥公继续这方面的工作,按真、篆书体进行整理分类,著有《弄钱奇鉴》。这些是日本初期研究宋钱的著作。其后,又有江户北郊青楼楼主田元成著有《对钱谱前集》《对钱谱后集》。文政十年(1827年),居住在尾张琵琶岛畔的一丰舍山田孔章(1768-1834),曾对照《弄钱奇鉴》和《对钱谱》着手搜集了近万枚北宋钱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上两书所载钱名、品位、书体等项分类存在着缺陷,因此他积毕生精力,完成了《符合泉志》初、二、三编,每编一卷。初编属一般性的搜集,二编为难得的品种,三编为稀少的珍品。四编尚未成书,遽而逝世。符合泉志的出版极大推动了日本研究宋钱的热情,《符合泉志》三编的问世,始日人研究宋钱走到了极盛时代。正如该书盘桓子勖的序中所说:“古钱,世之好之者,唯贵其稀少,不必问年代远近也,及至近世,其风一变,专于赵宋所铸,论其多寡异同以为贵贱,故有钱文全同而其值则有相什佰千万焉!”
一丰舍山田孔章所遗原品宋钱,装在桐木二十格的木箱中,共有四箱,以编归之,第四箱未做整理,品种比较杂乱。明治至昭和初年,这四箱钱币几经藏家转手,庆幸的是没有失散。当时天显堂大川铁雄对方孔钱的兴趣极大,曾数以十万计的亲手反复研究。1935年(昭和十年,以后均采用公元年号),天显堂大川铁雄从孔固亭中村不折画师处得到上述四箱珍品,自此,大川铁雄、小川浩和青货堂贯井银次郎讲师时常聚集在大川铁雄住所,专题开展对北宋对钱的研究工作,在讨论中曾多次出现反复和分歧。
1946年,大川铁雄将四箱原品又转让给小川浩,《新订北宋符合泉志》的筹备刊行是从1973年开始的。 1974年,大川铁雄准备将他所收集的古钱拓本免费刊行,并将山田孔章《符合泉志》三编当中的重复钱文加以归纳汇总,从名称到品位顺序进行了修订和补充,1975年4月,大川铁雄故去,小川浩则继续致力与综合编审工作,以示对大川的悼念。大川经过常年收集的庞大的“东洋古货币全品”也于同年赠给日本文化厅。
小川浩鉴于山田孔章的《符合泉志》原系木刻版(现存名古屋“东海银行”货币展览馆),原品拓片收藏尚完好,则采用原拓片,并添加“
重和通宝”、“
宣和元宝”、靖康通宝”正篆二体对子钱,钱名、品位不对的,也做了校正,并在每一行的通栏拓图的尾部加以文字说明,言及特征。山田孔章《符合泉志》三编品位附图分类有一至十类,一位是较少的品种,十位是最多的品种,这对收集,整理宋钱,判定哪些属于多出,哪些属于少出,是个关键性的问题。《符合泉志》在初、二编排列在第一位的相当与三编的五位,初、二编排列在第二位的相当与三编的六位,依次类推。(新订本对新补入的拓图没有附品位。) 小川浩在后记中谨慎的说:“我以不德之材,仅依大川所指导的排列顺序继续进行了整理。所谓《符合泉志》就是将真、篆书体的对钱一起登载出来,其中有很高的成套性,但也存在着过分强凑的钱图,又需要订正,这是一项较困难的工作,异种不成对的或临时混入的、或按作者设想所指定的对钱仍然有之,对名称、顺序排列加以细致的整理,还会不断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希望有志与此道的下一代诸君,继续给予全部订正。
小川浩《新订北宋符合泉志》的成书,是历二百余年,经几代人的努力才付诸与实现,这不但从钱币这一侧面,反映了中日人民的悠久友谊,且反映了宋钱的复杂性,有许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我国是宋钱的发源地,客观条件非常有利。小川先生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很大,验证对子钱是否正确,就需要进一步把制造对子钱的铸钱监、流通区域以及钱币的铸造程序、方法搞清楚,如果这个课题解决了,那可以说是对宋钱研究的一项新突破。
古钱相关资料
古钱冶炼
除了火法冶炼之外还有“胆水冶铜法”。这种冶铜法就是利用金属铁从含有铜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铜来,然后把它刮取下来,再经烹炼后,就可以得到铜锭。所谓“胆水”是指天然的含硫酸铜(我国俗称它为石胆、胆矾)的泉水。它的形成是因为天然的硫化铜矿石经风化氧化,一部分便会生成可溶性硫酸铜,经过地下水、雨水的浸泡、淋洗,便会溶解而汇入泉水中。这种胆水只要铜的浓度足够大,就可以做为水法冶铜的原料。
早在汉代时,我国先民就已经注意到金属铁可置换铜的现象。例如西汉古籍《淮南万毕术》上就有“曾青(碳酸铜类的矿物)得铁,则〔铁〕化为铜”的记载。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有“石胆能化铁为铜”的话。东晋炼丹家葛洪在其《抱朴子·内篇》中讲得更明确:“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而皆外变而内不化也。”不过那时多数人对这种现象没有确切的了解,误以为是铁接触到曾青、石胆就转化为铜了。及至唐代,有些从事炼金术活动的方士就利用这个化学变化把石胆水和水银放在大铁锅中加热熬炼,被置换出的铜便与水银形成汞齐。然后,他们把那些很像砂粒的铜汞齐加热,蒸出水银,便得到了红铜粉。他们美其名叫“红银”,很自以为得意,认为真的实现了使铁向铜的嬗变。唐代后期方士金陵子所撰的《龙虎还丹诀》就记载了这项“绝技”。
约在五代时,“胆水冶铜”正式成为一种实用性生产铜的方法。及至宋代,这种工艺发展到很大的规模。据《宋会要·食货篇》记载,北宋徽宗年间以胆水冶铜的地区有11处,以韶州岑水(在广东)、信州铅山(在江西)、饶州德兴(也在江西)三处规模较大。在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时,全国胆铜总产量达到了1874427斤,约占当时铜产量的12%。而在赵宋王朝偏安江南以后,所领江南14州的铜产量锐减,而乾道年间胆铜产量仍有21万斤,竟占到南宋当年铜总产量的80%。所以宋代的人对胆铜生产非常重视,南宋人张甲曾专门写了一部书《浸铜要略》,记载了当时胆铜的生产情况。关于浸取胆铜的具体操作,《宋史·食货志》有记载:把生铁打成薄片,排放在贮有胆水的槽中,浸渍几天,然后刮取析出的泥状铜(称作“赤煤”),入炼炉化炼。当时的效益,大约每用铁二斤四两可得铜一斤,技术水平是相当高的。此外,那时还有利用胆土煎铜的“淋铜法”,基本原理与“胆水法”是相同的,此法“工多利少”,但“其土无穷,若比之矿铜,其利已厚”,所以也被普遍利用过。
古钱鉴定方法
1、看铜质 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每个朝代各有特点。总的来讲,用
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
先秦时期的铸币主要是铜锡合金铸成的,铜质呈青红色,质地较硬挺;汉代至唐宋时期的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中微带淡红。隋代的五铢钱因为锡的成份大,铜质泛白,称之为白钱。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过渡,到天启年间,用黄铜铸币成为定制,钱币色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见,我国古钱铸造均有规律可循。
2、观锈色 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传世品也因空气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铜色。 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
碱式碳酸铜等。氧化铜因形成的颗位大小不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等。
出土的发掘品钱币表面锈色深深渍入钱币里面,因为其分子结构稳定、紧密,所以真锈很不容易擦掉。而伪造锈色则不然,伪锈多在钱币表面,称作“浮锈”或“粉状锈”,比较轻浮,容易脱落,往往经碱水一煮,做上的假锈便不堪一击。发掘品伪锈作法有两种:(1)将伪品钱币放人醋酸中,埋入地下,迅速生成锈色;(2)将伪品放入塩卤砂(氯化氨)、锡绿(硫酸铜)、醋的混合液中,把新铜腐蚀成旧色,然后用胶水往钱币上面粘锈。传世品伪锈的作法是把伪品用火熏黑、擦油、打蜡。传世真品黑得沉着、光滑,而伪品则漂浮、发亮。
绿锈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别,地质带酸性的地区氧化程度也相应严重些。北方干燥,雨水少,则锈色坚硬。南方多雨水且潮湿,氧化层较松且多呈蓝绿相间二色。例如南宋钱币发行于南方,放出土于南方较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钱币一般呈蓝绿色。如发现浅绿锈者,则此钱有问题。如果入土区域燥热,铜锈会呈红紫色,但这种锈色不会单独存在于钱体上,必伴有绿锈混杂在一起,称之为“红斑绿锈”。如发现钱体通为红锈,应属假钱,它是造假者将伪品放入炉中烧红。这种仿锈肤浅,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
3、看铸币铭文 我国金属铸币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铭文书写,可以说,每一种钱币文字的字体各有特征,不同时代的铸币铭文,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根据这些特征可检验是否为同时代的钱币。另外,在注重各种铭文特点的同时,还可找出铭文的演变过程和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和特征可以作为鉴定古钱真伪的依据。
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等金属铸币上的文字是用大篆来书写的。秦汉时期,铭文书体属小篆范畴,如半两、五铢,但已有汉隶风格,其中莽钱为悬针篆。魏晋南北朝书体复杂。唐代钱币为八分隶书,唐代以后隶书盛行,
五代十国主要为真、篆、隶三种。北宋钱币则有篆、隶、真、行、草。自南宋光宗绍熙以后至元、明、清,铭文均以楷书(真书)为主,间或篆、隶书体。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铸币铭文又有蒙、满、回、党项(西夏)等少数民族文字。
鉴定一枚钱币书体对不对,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当时的特点;第二步才看它是否符合本品种的特点。如:“益化”圜钱虽为先秦大篆,但它又同时有齐文字的特征,不同于同时期其它各国之圜钱文字;发现有东周、西周的圜钱,若其钱文是小篆书写,显然是伪品无疑;秦半两在古钱中颇负盛名,其钱体厚重,铜质精良,钱文隆起而雄伟,半两的“两”字中“人”字高耸,如发现钱文扁平者,一看便知是伪品;如见到清代宝源或宝泉局钱币中的满文书写有错误,则应考虑到宝泉、宝源二局是清代国家级的、最正规的铸钱局,满文的书写绝不会出现错误,则所见之钱币必属伪品。
4、听声音 古钱古钱币由于质地的原因,年代越久远,火气尽脱,氧化越严重,掷于水泥地面其声音也越喑哑。大概来说,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均是哑音。而明代以后的钱币,距今时间较近,还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是清脆、响亮。如果我们把先秦时期的钱币掷在地上,传来清脆声,则此钱不太可靠;反之,如果明、清钱币掷地为哑音,则也必将怀疑。
5、了解铸造方法 我国古代铸币的铸造,大概经过了子范(土、石,铜)、母范(砖、铜)、翻砂等几个发展阶段。无论是真钱还是伪品的各种铸造方法,都会在钱币上留下相应的痕迹。这些痕迹就是我们今天鉴定钱币真伪的一个有力依据。
6、闻气味 此种方法是古钱鉴定中最简单的一种。因为伪品钱币多是用化学物质来伪造装饰,往往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刺鼻的化学性怪味,而真品钱币则没有这种怪味。
7、观版别 从版别上辨别古钱最主要的办法是除了多看钱谱之外,必须要多接触实物,以熟悉各个朝代的钱币真品。不但要注意珍稀品,更要注意大量的普通品种。因为这些普通品很少伪品,能真实地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钱币特征。如战国时期刀布形制特殊,造伪者只好用真品翻砂制造赝品,其破绽在于翻砂铸造后的钱币偏小,较为厚重,文字肤浅,铜质粗糙,锈色不对且易脱落。而且刀币在铸造时其浇口在刀环上,布币的浇口在首端,出落后基本不作修整,保持自然状态,而造假者往往为了品相美观,将刀币、布币边缘磨光滑,实际上是画蛇添足,露出了破绽。再如会昌开元,因扬州已以昌字纪年,如发现背“扬”字者,无论传世品还是出土品均应将其视为伪品。因北宋各代和清咸丰钱币版别最为复杂,也是造假者竞相仿制的对象,我们应对它们的形制多加分析,掌握特征,以防上当受骗。
古钱制作方法
1.阴文字范铸钱法,以泥陶子范为主流的子范铸币。泥质子范,是将币形钱文雕刻在细泥片上,阴干后并烧烤成陶后,直接浇铜液铸钱。这种钱范很不结实,只能使用一两次,用后即碎,如再铸,仍需重新再制范。
2.阳文母范铸钱法,阳文母范在铸币上称范母,范母是翻制子范用的,不能直接铸钱。用这种范母可以印制很多子范,把数十个子范摞在一起,一次能铸上百枚钱币。阳文母范铸出的钱币,钱面文字笔划棱角已经圆浑,不见特别锋利,钱体也不是那样平整,但绝无细小的砂粒痕迹,如有“砂眼”,必是翻砂伪造的假币。
3.母钱翻铸法,铸钱的要求已很严格,每逢改元铸新钱,先作样钱呈帝王审定。铸钱程序最为典型:象牙精雕钱样?铜雕祖钱?初铸母钱?印范母钱?进呈样钱。以外省钱局的程序是:初铸母钱(
部颁样钱)?印范母钱?进呈样钱。用母钱翻铸的大量钱币,规整精美,同版钱很多,但钱体面、背直观无砂眼,且文字优美,钱文与地章之间深峻,无肤浅之象。
4.沉泥烘模熟铸法,。此法是将钱形和钱文铸印在泥型上,再经过高温处理,这样既可起瘠化作用,又可降低配合料的可塑性,减少其收缩程度,称之“沉泥”。然后采用早期冶炼熟铁的方法,利用小型反射炉的作用,直接在泥型钱模上熔铜精炼,并加入锌、铅、锡等,再通过冷却,使粗铜和粗合金的杂质析出,如此冷却或加热多次,所铸钱币钱文纤细锋棱,表面光洁,铜质精良,是砂型浇铸的钱币不可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