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曲·潇湘夜雨》是
元曲作家
马致远的
散曲作品。此曲写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是一支表达作者身处天涯,心系故园的“断肠人”羁旅乡愁的
小令,与《
天净沙·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全曲情景交融,语简意深,意境幽远,堪称马致远散曲小令中的佳作。
⑵潇湘夜雨:宋元人所称“
潇湘八景”之一。潇湘,原指湘水与潇水在零陵的汇合处,后用以指湖南。
船头上渔灯格外幽暗,客居船上的行人从梦中惊醒。夜雨声声敲打着船篷,滴碎了游子的心。思念远隔万里的家乡,躺在这孤舟上直到天明。那滴着的哪里是雨呀,是离乡人行行动情的眼泪。
此曲载于《阳春白雪》前集卷三。潇湘,指湘江中游与潇水汇合的一段,或作为湘江的别称,因湘水情深而得名。据《
寄园寄所寄》《
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
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马致远所描写的八首《寿阳曲》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曲也是潇湘八景。此曲乃其中之一。据
孙楷第考证,马致远“至大、至治间宦江浙,至治末始改江西”(《
元曲家考略》)。又,马致远八景小令之一的《
寿阳曲·洞庭秋月》有“豫章城故人来也”之句,由此可知,这首小令写于作者由江西至湖南之时。
这支小令写的是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写羁旅思乡之愁。开篇“渔灯暗,客梦回”两句写在水上过夜的情景。潇湘自古为鱼米之乡,故以“渔灯”二字开头,巧妙地抓住了“潇湘夜”的特点。同时,一个“暗”字奠定了全曲暗淡感伤的气氛。“客梦回”的“客”系作者自指,此字为下文的思家作了铺垫。“梦回”,梦到什么,作者未写。梦回人醒,却是孤舟夜雨,故下面紧接”一声声滴人心碎“。这句写对深夜雨声的感受。雨点滴在船舱上,一声声传来,像滴在人心上。“心碎”两字,直接切入曲子主题,为全曲之眼。前两句何以有黯淡情调,于此揭出其因。以上三句为一个层次,紧扣题面,写潇湘夜雨及作者触景生情。
“孤舟五更家万里”,写离家之远,孤身之苦。“孤舟”照应“鱼灯”,“五更”照应“梦回”,“家万里”照应 “客”。五更,言夜之深;万里,则言离家之远。这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写出了远离家人的旅客在深夜的孤独寂寞之感,是为“心碎”之第一层烘托和具体内容的揭示。“是离人几行情泪”,再写出思家的痛苦。它是“心碎”的第二层烘托。“孤舟”句暗点离人之苦,此句则直揭离人之情,反复回环,“心碎”之情之状,虽无过多言词渲染,然而却淋漓尽致。这里作者又采用比喻手法,把大自然的声声雨滴,比作离人眼中滴出的伤心之泪。夜雨无边,人泪如斯,离人“心碎”之深,可以想见。
闻雨伤心,离情顿生,乃是古代诗词常用的手法。马致远将这种诗词中常有的意境和手法引入此曲,然后有自出机杼,将雨、泪、情、景融为一体。语简意深,堪称马致远散曲小令中的佳作之一。
信阳师范学院教授
王忠阁:此曲情调低黯,意境幽远,其情景交融的韵致,大有唐宋人令词遗风,而其遣词造句,仍大有曲味,当系元散曲中较为精粹的作品之一。(《元曲大辞典》)
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邓元煊:此曲重在写情,透过潇湘夜雨表现离人深切的思乡情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真切感人。三五两句分别运用夸张和比拟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元曲:彩图版》)
马致远,元代杂剧家、散曲家。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晚年隐退。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现存七种。作品多写神仙道化,有“马神仙”之称。曲词豪放洒脱。与
关汉卿、
白朴、
郑光祖同称“
元曲四大家”。其散曲成就尤为世所称,有辑本《
东篱乐府》,存小令百余首,套数二十三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