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舞(寿阳爱社),
山西省寿阳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傩舞(寿阳爱社)发源于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中部,现仅流传于太行山西麓的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境内。“爱社”表演的是“轩辕大战蚩尤”的古代战争场面,于每年阴历七月十三在当地北神山表演,人称“耍鬼”。
1937年后,傩舞(寿阳爱社)被迫停止表演活动,直到1949年解放,才又出现了傩舞(寿阳爱社)的活动。但好景不长,1966年,面对当时的社会局势,傩舞(寿阳爱社)被认为是“牛鬼蛇神”,所有相关的物件被全部烧毁,傩舞(寿阳爱社)的表演又一次中止。
1976年,国家面对社会局势,提出尊重艺术、尊重文化的理念,傩舞(寿阳爱社)才又重见天日。
舞蹈特色
表演内容
傩舞(寿阳爱社)借助巫傩形式演绎“轩辕大战蚩尤”的传说,将“轩辕大战蚩尤”这个故事,用六套表演情节、六套固定动作展现出来,每场的表演几乎都是以“抱势”“ 推门”作为起始动作,再根据情节的需要进行拆分、重组或重复,每套动作都有若干不同的队形变换,每场时长不等。表演时由24人组成,6名大鬼戴鬼脸面具主要表演,18名小鬼站成城郭形两边助阵,演出顺序为:《武势》 所表现的是将士将“鬼面”戴在头上,假扮成鬼的样子,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战前准备动作;《倒上墙》讲述了“大鬼”摸索到敌方城楼下,为攻破城门商讨作战策略,组织对练,并商讨出相应的对战阵法的故事,其中有单人练习、双人对练、四人对练、并伴随变幻莫测的队形变化;《直墙》所表演的是面对重重困难,“大鬼”们不放弃,多次上前进行攻城的场景。表演时,队伍纵排一列队形向前行进,最前列依次从两侧退下,再在队伍后方续上,一直重复,因此,《直墙》 又被称为《蛇蜕皮》;《小场》 讲述的是对第一次攻城未成功,集体做调整,改变策略,为队伍布了新的阵法,使用“八卦阵”对蚩尤进行迷惑之情节;《过关》 展现的是“大鬼”将蚩尤所在的城全部包围,趁其不备时进行偷袭,经过激烈的夺旗斗争后取得了胜利;《耍桌》讲述了“大鬼”经过激战打败蚩尤后,当地百姓都拿出贡品摆在街边,以示对“大鬼”的“犒劳”。
服装特征
傩舞(寿阳爱社)的面具别具特色,表演者在表演中扮演的角色是“鬼”,所以所佩戴的面具也叫“鬼面”。“大鬼”面具颜色分为绿、红、灰、蓝、黑、白六种颜色。面具造型为头有两角,像牛头状,眼睛长而且大,外眼角向上拉起,额头、颧骨、眼睛、眉骨、鼻子、下巴都呈突出状,额头顶部和两角顶部有金色太阳状纹饰,颧骨、眉骨、鼻子、和下巴两侧也都有金色太阳状纹饰。不同颜色的面具头顶都有红色穗毛搭在面具前面,两个鬓角处插有彩色的纸扎。每副面具都佩戴有一对金色大耳环。每个面具都张着嘴,红色的舌头大部分在外露着,向下耷拉,嘴角两侧各有两个白色尖状獠牙,样子十分狰狞。小鬼鬼面相比大鬼少了穗毛和纸扎,其余都相同。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傩舞(寿阳爱社)是源于农耕文明的一份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与现代社会反差较大,其强烈的原始宗教性,增强了氏族和民族凝聚力的同时,也较多地保留了戏剧发展到某一特定阶段的生态特征和艺术样貌。傩舞(寿阳爱社)有着历史、人文、民间文化艺术价值,是研究文化史和人文史的重要资料。此外对其进行挖掘整理,有利于促进山西乃至整个中原地区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传承人物
韩富林,男,汉族,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项目名称:傩舞(寿阳爱社),序号:04-1557,申报地区:山西省寿阳县。
保护措施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傩舞(寿阳爱社)”项目保护单位寿阳县人民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演出
2014年8月8日,傩舞(寿阳爱社)在寿阳县举办的第五届傩舞爱社艺术节上参与了表演。
2016年8月15日,傩舞(寿阳爱社)在寿阳县举办的第七届傩舞爱社艺术节上参与了表演。
2017年9月3日,傩舞(寿阳爱社)在寿阳县举办的第八届傩舞爱社艺术节上参与了表演。
2019年8月13日,傩舞(寿阳爱社)在寿阳县举办的第十届傩舞爱社艺术节上参与了表演。
2020年8月31日,傩舞(寿阳爱社)在寿阳县举办的第十一届傩舞爱社艺术节上参与了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