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十三枚(9g),麻黄四两(12g),生姜四两(12g),细辛、紫菀、款冬花各三两(各9g),
五味子半升(12g),大
枣七枚(7枚),半夏(大者,洗)八枚(12g)。
寒痰郁肺结喉证。症见
咳嗽,气喘,喉间痰鸣似水鸣声,或胸中似水鸣音,或胸膈满闷,或吐痰涎,苔白腻,
脉弦紧或沉紧。临床常用于
支气管哮喘、
急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源性心脏病等。
本方所治之证乃寒饮郁肺,
痰结咽喉所致。寒饮郁肺.
浊气上逆,则
咳嗽,气喘;痰气搏结于咽,则喉间痰,似
水鸡声;浊气与寒饮相结于胸,则胸中似水鸣音;浊气不降而逆乱胸中,则胸膈满闷;
痰饮随寒气而上冲,则吐痰涎;苔白腻,
脉弦紧或沉紧,皆为寒饮郁肺结喉之征。治当温肺化饮,下气祛痰。
方
中麻黄宣肺温肺,化饮
散寒,止咳平喘,开达气机;寒饮结喉,以射干泻肺降逆,利咽散结,祛痰化饮,其为
君药。寒饮内盛,以细辛温肺化饮,温宣肺气;肺主宣降,以款冬花宣肺化饮止咳;紫菀泻肺止咳,降逆祛痰,温化寒饮,调畅气机,与款冬花相配,一宣
一降,调理肺气;痰饮蕴结,以半夏醒脾
燥湿化痰,温肺化饮,利喉
涤痰;生姜降逆化饮,畅利胸膈,助半夏降逆
化痰,共为
臣药。
肺气上逆,以五味子收敛肺气,使肺气宣降有序,兼防宣发降泄药伤肺气,为
佐药。大
枣补益
中气,生化气血,滋荣肺气,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温肺化饮,下气祛痰之效。
本方是主治寒痰郁肺结喉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咳喘,
喉中痰鸣,
痰多色白,舌质淡,苔白腻,脉浮紧或沉迟为辨治要点。
用法:共为细末,
姜汁调神曲末打糊为丸,每遇发时,临卧生姜泡服二钱(6g),羸者一钱(3g),更以
三建膏贴
俞穴中。服后时吐
顽痰,胸膈自宽。服此数日后,以
补脾肺药调之,候发如前,冉服
射干麻黄汤与
冷哮丸均用麻黄、细辛、半夏、紫菀、款冬花,功用均有宣降肺气止逆作用,均能主治寒
哮证。射干麻黄汤中又用五味子收敛肺气,避免宣
降药损伤肺气;而冷哮丸又用
生川乌、
白矾、
牙皂等,兼有
逐寒涤痰开窍之功,主治
寒痰阻肺
哮喘证。
1、《
千金方衍义》:上气而作水鸡声,乃是痰碍其气,气触其痰,风寒入肺之一验。故于小青龙方中,除桂心之热,芍药之收,甘草之缓,而加射干、紫菀、款冬、大枣。专以麻黄、细辛发表,射干、五味下气,款冬、紫菀润燥,半夏、生姜开痰,四法萃于一方,分解其邪,大枣运行脾津以和药性也。
2、《
金匮要略心典》:射干、紫菀、款冬降逆气;麻黄、细辛、生姜发邪气;半夏消饮气。而以大枣安中,五味敛肺,恐劫散之药并伤及其正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