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红·采莲人和采莲歌》是金末元初曲作家
杨果创作的一首
小令。此曲以
南朝之事抒发哀金之隐痛。开头写采莲人欢乐地唱着采莲歌曲,天真活泼,无所顾忌;中间的“夜如何”将全曲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空间,一边是欢悦的采莲之景,另一边是闻歌垂泪的伤心之景;最后作者以
白居易自比,当心采莲人会唱出南朝旧曲,委婉地说出了心灵的隐痛。全曲以乐景写哀情,运用对比,构思巧妙,语言婉曲,格调深沉。
作品原文
【越调】小桃红⑴
采莲人和采莲歌⑵,柳外兰舟过⑶。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⑷?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⑸,司马泪痕多⑹。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越调:
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小桃红:越调常用
曲牌名,又名“采莲曲”“武陵春”“绛桃春”“平湖乐”等,句式为七五七、三七、四四五,八句六韵。
⑵和(hè):即唱和,相互应和。采莲歌:梁武帝作乐府《
江南弄》七曲,其中一曲名《采莲曲》,后代仿作者颇多。这里泛指中国南方地区妇女采莲时唱的歌曲。
⑶兰舟:又作“木兰舟”,船的美称。旧题南朝梁
任昉《述异记》下有云:“七里洲中,有鲁般(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
⑷夜如何:现在是夜里的什么时辰?言夜已深。《
诗经·
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⑸南朝旧曲:指南朝陈后主所作的《
玉树后庭花》曲,旧时一向被视作亡国之音。这里似借以指引发离人伤感的歌曲。
⑹司马泪痕多: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年间被贬为江州司马,他作于这时期的《
琵琶行》诗,借歌女身世以抒发自己失意的悲哀。诗的末两句谓:“座中泪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此取其意。司马,州刺史的辅佐官,在唐代实为闲职。
白话译文
采莲人唱着采莲歌,划着采莲船驶过杨柳岸。欢歌笑语响彻两岸,全然不顾寂静的夜晚,鸳鸯梦被惊醒。现在是夜里的什么时辰?原来还有人独自躺在江楼上。请不要唱令人伤心的歌曲,南朝旧曲,会让江州司马泪眼婆娑。
创作背景
杨果一生经历了金元两个时代,金初曾登科及第,担任官职。金亡五年之后,他经人举荐曾出来做官,虽身在新朝,却心怀旧恨,有着遗民独有的亡国之恨,失节之悲。此曲即是他独宿江楼,因被采莲人的歌声触动伤心故国的情怀而作,当作于金朝灭亡后杨果出仕元朝之前(约1234—1239年)。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支小令是伤心金亡之作,写采莲女的歌声惊破了“鸳鸯梦”,勾起作者怀念亲人、故土的感伤之情,并运用对比的手法,以极其委婉的语言,抒发了深沉的兴亡之感。全曲依据内在的情绪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写采莲人的热闹,“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作过渡,后部分写独上江楼之人的寂寥与惆怅。曲中没有直抒亡国之恨,而在一幅美景中展开自己的情绪,婉转、含蓄地写出了自己的兴亡之感,惆怅之情溢于言表。此曲之所以获得极大的艺术效果,是因为它符合诗歌“深文隐蔚,余味曲包”(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妙在含糊,方见作手”(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即以最经济的篇幅表现最丰富的内涵,以最婉曲的语言抒发最深沉的感情这一美学观点。
曲子开篇两句描绘了一幅热烈的江南夜景图,体现出民歌特色。这两句话看起来似乎很平凡,不新鲜,也不奇突,但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环境,是曲中发出的所有信息量的枢纽。一叶装饰华美的小舟,从杨柳岸边荡了过去,舟上是一片欢声笑语,互唱互和,打破了夜深的寂静,这就充满了诗的韵味,就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画。这柳外荡舟、莲歌互笞的气氛和环境,正是作者引起联想的契机。可以说没有互唱互和的采莲歌,就没有下文的“惊破鸳梦”,更不可能引起读者对“南朝旧曲”的联想,当然也就没有“司马泪痕”了。
“不管鸳鸯梦惊破”三句,在艺术构思上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反衬法,即是以冷反衬上文的闹,以孤独反衬上文的欢笑,冷热相间,悲喜交错,使悲者愈见其悲,孤独者愈形其孤独,这正是
王夫之所说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绎》)二是倒装法,即是变化语言的常态性秩序,以化板为活,以平淡为奇突。“独卧江楼”是为了“寻梦”,“夜如何”是“惊梦”以后的呼问,而作者却把它的语序颠倒了过来,这也正是
王骥德所说的“意常则造语贵新,语常则倒换须奇”(《
曲律·论句法》)。后来
洪亮吉也说过,“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北江诗话》)。可见它是诗歌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手法。这里尤妙在作者没有说明梦见什么,令人产生无穷的遐想。直到曲的结尾,才像画龙点晴似的点明了曲的真正意蕴。
曲末三句把原本若隐若现的悲哀情绪推向高潮,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南朝旧曲”,显然是以陈后主的荒淫喻金宣宗、哀宗之无道,由眼前的现实回溯到遥远的过去,于是金的腐败,元的黑暗,都一齐包括在这寥寥数语中,从而扩大了曲子的信息量和诗的启示性。“司马泪痕多”,自然是从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泪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句意浓缩而来,但白居易抒发的是“沦落天涯”之感,而杨果抒发的则是“故国黍离”之思。只言“司马泪痕”,而不言“故国黍离”,正是作者为了更深地隐蔽自己的见解,不愿和盘托出,以此来调动读者想象的积极性的。
此曲将采莲众人的欢畅与独上江楼之人的悲戚作对比,将采莲歌与南朝旧曲作对比,悲喜互见,哀乐相形。作者深谙“以乐景写哀情”之法,有多繁华就有多落寞,有多热闹就有多寂寥。杨果目睹了金的繁荣与衰亡,朝代更迭的兴亡之感挥之不去。小令中虽未言明,但亡国之音“南朝旧曲”,多多少少包含了作者对于金统治者昏庸无度的影射和对金灭亡原因的思索。
名家点评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
曾永义《黑暗时代的自由颂——元人散曲》:贯云石《阳春白雪·序》:“杨西庵平熟,已有知者。”《太和正音谱》云:“杨西庵之词,如花柳芳妍。”平熟盖指其音调,芳妍则其词采。西庵采莲女计十一首,右举二首写采莲女之情思,柔媚悠长,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
王星琦《元曲三百首注评》:曲写离人相思之情。“独上江楼卧”之叹与鸳鸯双飞之羡,是同一思绪的不同说法。音乐的穿插其间,更增无限凄凉,且有余音缭绕,不绝如缕之韵致。
作者简介
杨果(1198—1269),字正卿,号西庵,祈州蒲阴(今河北安国县)人。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登进士第,官至参知政事,为官以干练廉洁著称。卒谥文献。工文章,长于词曲,著有《
西庵集》。与
元好问交好。其散曲作品内容多咏自然风光,曲辞华美,富于文采。明朱权《
太和正音谱》评其曲“如花柳芳妍”。现存小令十一首,套数五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