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湍蛙(学名:Amolops torrentis)为蛙科湍蛙属的
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五指山。
其他信息
拉丁文目名: ANURA拉丁文科名: Ranidae
拉丁文属名: Amolops
拉丁文种名: torrenti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Smith, 1923)
数量趋势:降低
红色名录分类及标准:弱势B1ab
评估时间: 2004年
形态特征
小湍蛙体形大多与湍流生活相适应;体扁平,后肢细长;趾蹼发达,绝大多数为全蹼,指、趾末端膨大成吸盘状,背面有一横凹痕,腹面呈肉垫状,借以贴附在溪流石上。蛙科、湍蛙属的两栖动物。体形大多与湍流生活相适应;体扁平,后肢细长;趾蹼发达,绝大多数为全蹼,指、趾末端膨大成吸盘状,背面有一横凹痕,腹面呈肉垫状,借以贴附在溪流石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的五指山。
体型小,雄蛙体长28~33 mm,雌蛙体长 34~41 mm。头的长宽几乎相等,鼓膜大而显,无犁骨齿,下颌前侧方无齿状骨突。体背面皮肤较光滑,背部散有小疣,无背侧褶; 跗部腹面有厚腺体。前肢短,雄蛙前臂及手长近达体长之半,指、趾吸盘大且均有边缘沟,左右跟部重叠; 后肢长,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吻端或略超过,胫长大于体长之半,趾吸盘较小,趾间全蹼,外侧跖间蹼几乎达跖基部。体背面多为棕色或绿棕色,有不规则褐色花斑,四肢背面有横纹;腹面肉紫色或浅黄色,咽喉部有褐色色斑,有的胸腹部隐约可见灰棕色小云斑。雄蛙有一对咽下内声囊,无婚垫,无雄性线。卵径2.5~3 mm,乳黄色。第31期蝌蚪全长平均35 mm,头体长12 mm左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194% ; 头体茶褐色,体尾均有深色斑点; 尾末端钝圆; 口后方有腹吸盘,角质颌呈“八” 字形。鼻孔内前方沿上唇缘背面有8~11枚小刺排列不很规则; 眼后下方有一对较大腺体,腹后部有一对腺体,唇齿式为Ⅲ:2+2/1+1:Ⅱ。
生活习性
小湍蛙成蛙夜出活动,一般生活于山溪水边或岸边,有的蹲在瀑布下的石头上。4~9月为繁殖季节,这时比较集中,大雨后或近黄昏时颇易采到;曾在一条不长的溪流中一晚采到200余只,大多数都正在抱对。湍蛙可能只在产卵季节才能大量发现;俟后就很难找到。卵产于瀑布下的石隙间或贴在附着物上。卵径约4毫米,乳白色。蝌蚪吻部低圆,眼位于头背上方,体宽扁,尾肌强,尾鳍低。与蛙属不同湍蛙蝌蚪腹面口后有1马蹄形大吸盘,用以吸附在溪流石上,不致被水冲走,常逆流缓缓向前移动。
该蛙生活于海拔80~780 m的大型或中型山溪内,溪两岸植被繁茂,环境阴湿。成蛙白昼蹲在急流处石块上或瀑布两侧石壁上,发出 “吱、吱、吱” 的连续鸣叫声,音急而高,稍受惊扰则跃入水中,一般在水中仅停留3~5分钟又浮于水面。夜间蹲在流溪边石上或灌木和杂草叶片上。有的雌蛙腹内卵粒已坠入输卵管内待产。蝌蚪分散栖息于急流处或瀑布下水凼内。
物种评估
数量趋势:降低
评估人:Michael Wai Neng Lau, Shi Haitao评估组织:全球两栖动物评估协调组(西蒙斯图尔特,贾尼丝尚松和尼尔考克斯)
评估结论:列为脆弱,因为其程度发生不到2.0万平方公里和占用面积少于20,000 km2 ,其分布是严重分散,且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生态环境
小湍蛙为蛙科湍蛙属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海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五指山。范围描述:这个物种是一个地方性的中部和南部,海南西部,中国,并已记录到780m。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五指山
小湍蛙栖息地环境:它栖息中期至大型河流,和周围的河岸生境。育种是在流。
栖息地生态系统:地面;淡水
主要威胁
小湍蛙主要的威胁是栖息地的破坏和退化原因,特别是农业活动。威胁的名单:
1农业及水产养殖业
2年度和长期非木材作物
3移农业
4小农户农业
5木材和纸浆种植
6农用工业园
7生物资源的使用
8测井及木材采伐
9自然系统修改
10水坝和水管理、使用
参考文献
CSIS第一次校对时添加海南陆栖脊椎动物检索
在亲缘关系的中国和越南瀑布青蛙属湍。两栖类,爬行纲27 : 8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