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獐毛(学名:Aeluropus pungens (M. Bieb.) C. Koch)是是禾本科、獐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向四周伸展的匐枝。秆直立或倾斜,高可达25厘米,花序以下粗糙或被毛,基部密生鳞片状叶,且自基部多分枝。叶鞘多聚于秆基,无毛,叶舌很短,
叶片狭线形,尖硬,扁平或内卷如针状,无毛。圆锥花序穗状,分枝单生,彼此疏离而不重叠;小穗含小花,在穗轴上明显排成整齐;颖卵形,具膜质边缘,并疏生少量纤毛,脊上粗糙,外稃卵形,具脉,顶端尖,内稃等长于外稃,脊上具微纤毛;子房先端无毛,花柱顶生。5-8月开花结果。
多年生,具向四周伸展的匐枝。秆直立或倾斜,高5-25厘米,花序以下粗糙或被毛,节上通常无毛或可被柔毛,基部密生鳞片状叶,且自基部多分枝。叶鞘多聚于秆基,无毛,长于或短于节间,鞘内有时具分枝;叶舌很短,其上具1圈纤毛;叶片狭线形,尖硬,长0.5-6厘米,宽约1.5毫米,扁平或内卷如针状,无毛。
圆锥花序穗状,长2-7厘米,宽3-5毫米,分枝单生,彼此疏离而不重叠;
小穗长2-4毫米,含(2)4-8小花,在穗轴上明显排成整齐的2行;颖卵形,具膜质边缘,并疏生少量纤毛,脊上粗糙,第一颖长1-2毫米,第二颖长1.5-2.5毫米;
外稃卵形,具5-9脉,顶端尖,边缘膜质而具纤毛,尤以基部两侧的毛较长而密,第一外稃长1.5-3毫米;内稃等长于外稃,先端截平或具缺刻,脊上具微纤毛;
花药长约1.5毫米;子房先端无毛,
花柱2,顶生。
刺叶獐毛(Aeluropus pungens var. hirtulus S.L.Chen et X.L.Yang)与小獐毛的主要区别为叶片上面密生刺毛,下面疏生柔毛,颖片的边缘无纤毛或仅有数根纤毛等特征。分布于中国新疆;生长在海拔560米的荒沙草地。
小獐毛生长环境,总的地势平坦而低洼,海拔1080米,祁连山的疏勒河,随着冲积扇向西北延伸,到此已无地表水。成土母质为第三纪含盐红砂岩冲积物,剖面分析,土质通层含盐,pH达8,地下水位4-5米,
矿化度为8-10克/升。气候温暖而干旱,年降雨量27-45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700-3900毫米,盐分随毛细管运动到地表,故表土盐分可高达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几,成分以氯化物为主,硫酸盐次之。但随土层深度又呈明显降低的趋势,达1米时盐分常低于1%。其群落结构主要有:⑴
盐角草+小獐毛群丛。此群丛由低矮的典型盐地植物所组成,建群种是盐角草,其盖度可达80%,其次是小獐毛,盖度在10-15%。另外还有
盐地碱蓬、矮生芦苇伴生其中,偶尔可见低矮的柽柳和苏枸杞零星分布。群落外貌夏季呈一望无际的绿色地毯,秋季呈暗红色为主(盐角草)绿、白镶嵌的景色,白色是小型盐湖蒸发后积累的白色盐结晶层。此处为当地主要牧场之一。⑵
柽柳+
骆驼刺+小獐毛。在局部地形稍高的或是撩荒的地方,常有小面积的柽柳、骆驼刺、小獐毛群丛出现,总盖度不及50%,其中还伴生有苦篙、本氏牛皮消、刺儿菜。⑶小獐毛+蒲公英群丛。在局部地形稍为低洼的地方,土壤盐分较重,常有小面积的小獐毛、蒲公英群丛出现,总盖度20-30%,此外还有盐地碱蓬伴生其中。
小獐毛的适口性较好,各种家畜均采食,马、牛利用比羊好,羊喜食其开花前较幼嫩的枝叶,在开花后,草质虽然有所下降,但仍为各种家畜采食。冬季,小獐毛仍能保留小獐毛一部分枝叶,在冬季草场上家畜也都非常愿意采食。因小獐毛茎叶较坚硬,幼畜一般不喜食。在禾本科牧草中,小獐毛蛋白质含量偏低,灰分含量较高。小獐毛是盐碱较重地区重要的放牧饲草,它的分布多靠近平原农区,因此也是发展近田养畜的重要牧草资源。从表又可看出,含谷氨酸最高。小獐毛也是多风沙地区优良的固沙植物,还可用于绿化城市铺建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