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珠兰
蔷薇科野珠兰属植物
小野珠兰(Stephanandra incisa (Thunb.) Zabel)是蔷薇科野珠兰属植物,主产中国的东北地区和华北、华东地区,各处同地常见野生。常绿半灌木,直立或稍伏地。盆茎干丛生,节部明显隆起,枝光滑,青绿色,柔弱而质脆,容易折断。单叶对生,椭圆形,边缘有钝齿,齿尖有腺体;叶质厚而柔,有光泽,似茶叶,故有茶兰别名。穗状花序通常顶生,少有腋生,成圆锥花卉排列;花小,两性,无花被,是裸花,黄绿色。其花如珠,其香似兰。
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2.5米;小枝细弱,弯曲,圆柱形,微被柔毛,幼时红褐色,老时紫灰色;冬芽卵形,先端圆钝,无毛或顶端微具柔毛,红褐色。叶片卵形至三角卵形,长2-4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心形或截形,边缘常深裂,有4-5对裂片及重锯齿,上面具稀疏柔毛,下面微被柔毛沿叶脉较密,侧脉5-7对,下面显著;叶柄长3-8毫米,被柔毛;托叶卵状披针形至长椭圆形,先端急尖,微有锯齿及睫毛,长约5毫米。顶生疏松的圆锥花序,长2-6厘米,具花多朵,花梗长5-8毫米,总花梗与花梗均被柔毛;苞片小,披针形;花直径约5毫米;萼筒浅杯状,内外两面微被柔毛;萼片三角形至长圆形,先端钝,边缘有细锯齿,长约2毫米;花瓣倒卵形,先端钝,白色;雄蕊10,短于花瓣,着生在萼筒边缘;心皮1,花柱顶生,直立,子房被柔毛。蓇葖果近球形,直径2-3毫米,外被柔毛,具宿存直立或开展的萼片。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小野珠兰喜高温、阴湿的环境条件,忌霜雪冰冻,在长江流域一带都栽于盆中,冬季移入花房越冬。珠兰怕阳光直射,夏天要有遮荫设备,喜通风透气的环境,要求土壤排水较好,否则肉质根易腐烂。春季珠兰出房后,要注意水肥管理。开春气温还不太高,每天可在中午浇一次水。夏季需早晚各浇一次水。秋季气候转凉又可2~3天浇一次。要注意及时施肥,以使珠兰花多香气浓。肥料可用腐熟的饼肥或人粪尿。春季出房后施一次,夏季梅雨期施一次,秋季施一次,秋季剪苗后再施一次。开花期施腐熟后的鱼肉脏、骨头等物配成的稀肥水,会提高花的香味。珠兰茎枝因柔弱而带蔓状,如果任其生长,容易徒长倒伏。故从幼苗开始就要多摘心,并且设立支柱,同时又可促使多生分枝。老叶也要经常摘除,秋后必须剪除枯弱枝条。
小野珠兰性喜温暖,怕高温,也不耐寒 喜夏季凉爽,冬季温暖,四季温差小的气候。冬季室温必须保持在5℃以上才能安全越冬。
小野珠兰属阴性植物,性喜散射光,忌强光曝晒,一般以透光度30%为宜,这样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开花繁茂。在强光直射下生长发育不良,植株生长缓慢,叶色变黄,严重时造成白灼病。因此栽培珠兰从入夏至初秋需要遮荫。但光照过弱则植株易徒长,发育也不好。
分布范围
产辽宁(岫岩、长海)、山东(牟平、青岛)、台湾(花莲港)。生于山坡或沟边,海拔500-1000米。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枝条紫红,纤细拱曲,叶片美丽,缘具裂片转红,是良好的园林观赏树种,在草坪、花坛、路边等处用作点缀树种十分适宜。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于春季将3-5年生,有15-20个分枝的母株,切成2-3个株丛,分栽,浇水,每日喷水1-2次,半月后按一般管理。扦插繁殖:插穗选6-10cm的健壮枝条,留最上一对叶,插入土中一半,30d生根发叶。压条繁殖:最适时间是花后半月,选强壮的2年生枝条,压埋于土中,30-40d生根。
田间管理
生长期需遮荫。浇水以保持土壤,忌过湿。喜肥,春季施稀肥,半月 1次,生长期 7-10dl次,用量由少到多。
病虫害防治
根腐病,浇水过多及排水不畅造成,浇水适量即可防止。茎叶腐烂,通风不良而潮湿条件下,引起真菌侵染造成。发病后立即剪除被害部,喷50%代森铵溶液1000倍液。介壳虫,吸取枝叶汁液,需及时防治。
近种区别
小野珠兰与华空木 S. chinensis Hance 极为近似,惟小野珠兰的叶形较小,叶片分裂较深,花梗与萼筒常有柔毛,可以区别。
参考资料
珠兰栽培与管理.中国花卉报.
珠兰.中国医药网.
小野珠兰.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7 15:5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