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颖枯病是由颖枯壳针孢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主要为害小麦未成熟的穗部和茎秆,有时也为害小麦叶片、叶鞘和茎秆。受害植株,穗粒数减少,籽粒皱缩干秕,出粉率降低,早期受害还可影响成穗率。一般减产1-7%,严重者可达30%以上。
病原特征
小麦颖枯病病菌颖枯壳针孢(Septoria nodorum Berk.)是一种半知菌。其有性阶段是一种子囊菌颖枯球腔菌(Leptosphaeria nodorum Muler),在中国尚未发现。
分生孢子器埋生寄主皮层下,散生或成行排列,扁球形,暗褐色,大小为118.8-154.8微米×80-144微米,顶端孔口微露。
分生孢子为狭圆柱形,直或微弯曲,无色透明,两端钝圆,大小15-32微米×2-4微米,初为单胞,成熟时有1-3个隔膜,隔膜处稍收缩,每个细胞含工个核。菌丝分枝、分隔,前期透明,后期变黑。有性时期在寄主组织上形成的假囊壳,球形,黑褐色,大小120-200微米,内含大量的棒形子囊,成排生在子囊腔内。子囊大小8-11微米×40-80微米,每个子囊含有8个并列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长柱形,两端稍尖,无色至黄色,直或轻微弯曲,有3个隔膜,大小4-6微米×24-32微米。顶部第二个细胞为最大。
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3℃,低于6℃或高于36℃,生长显著延缓。侵染温度范围为10-25℃,以22-24℃最适。在此温度条件下,潜育期一般7-14天。分生孢子萌发需湿润的环境,相对湿度90%以上或有游离水存在的条件下孢子萌发最好。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可在死的小麦组织上有周期性的再生。分生孢子活力很强。据国外报道,残存颖上的病菌在室外经18个月后,分生孢子仍有30%以上的发芽率。在人工培养基和寄主组织中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可以发展;综合培养基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减少到1-0.1%时,病菌生长衰弱,这与田间含糖量高的品种发病重的现象相符。另据中国以外报道,小麦颖枯病菌可能存在生理专化现象。大麦上的颖枯菌株对大麦具有高度毒性,面对小麦的毒性较弱;反过来,小麦上的颖枯菌株对小麦的毒性较强,对大麦的毒性较弱。中国国内发现该病只为害小麦,中国以外报道还可侵害大麦和许多禾本科杂草。
为害症状
小麦从种子萌发至成熟期均可受小麦颖枯病菌为害,但主要发生在小麦穗部和茎秆上,
叶片和
叶鞘也可被害。穗部症状在乳熟期最明显,多在穗的顶端或上部小穗上先发生,初在颖壳上产生深褐色斑点,后变枯白色,扩展到整个颖壳,并在其上长满菌丝和小黑点(分生孢子器),病重的不能结实。叶片上病斑初为长椭圆形,淡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有淡黄色晕圈,中间灰白色,其上密生小黑点。病斑在叶的正、背面都可发生,但以正面为多。有的叶片受侵染后无明显病斑,而全叶或叶的大部变黄;剑叶被害多卷曲枯死。叶鞘发病后变黄,上生小黑点,常使叶片早枯。茎节受害呈褐色病斑,其上也生细小黑点。病菌能侵入导管将其堵塞,使节部发生畸变,弯曲,上部茎秆变灰褐色而折断枯死。
侵染循环
春麦区,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夏、越冬。翌年春,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分生孢子器释放出分生孢子,侵染春小麦。病粒上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殉子,也可引起初侵染;冬麦区,病菌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夏,秋季侵入麦苗,以菌丝体在病株上越冬。寄主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借风、雨传播,不断扩大蔓延。据国外报道,有性时期的子囊孢子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初次侵染来源。
流行规律
小麦颖枯病的流行与初染源、气候条件、栽培措施和品种感病性等均有密切关系。
菌源:病残体和种手带菌的有无和多少是影响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据国外报道,在湿润年份,10%的种子带菌即可为病害大流行提供足够的菌源。在此基础上,随着种子带菌率的增高,病害略有加重。在田间,如有1/5000的麦苗受侵染,便可造成小麦颖枯病的大流行。
气候:小麦颖枯病菌喜温暖潮湿环境,高温多两气候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据甘肃省康乐县观察,小麦灌浆期病叶数,病斑数的增加与前5天降雨次数,降雨时间和早8点钟时的相对湿度成正相关,与日照时数成负相关。暴风雨、阵雨次数多和日照时数长,对病害的发展不利。
生育期:小麦颖枯病菌仅能侵染未成熟的麦穗,随着麦穗成熟度的增高,颖壳等组织内的含糖量减少,病菌感染程度也便逐渐减弱,至蜡熟期就完全不受侵染。
栽培措施:麦田长期连作,田间病残体多,使用带菌种子和未腐熟的有机肥,均使病害初染源增多,病害发生重;土质瘠薄,土壤中缺乏磷,钾和微量元素,则植株抗病力减弱,发病也较重;偏施氮肥过多,引起植株倒伏;春麦晚播,生育期延迟,也会加重发病。土壤含水量对病害的发生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据中国甘肃省观察,在康乐县春麦区,川水地区发病率明显高于高山地区,同一品种在干旱地区比在川水地区的病叶率低17.5-53.4%,病情指数低25.5-43.2%。
品种:小麦品种间对小麦颖枯病的抗病性有一定差异,但目前尚未发现对小麦颖枯病表现高度抵抗的品种。一般来说,含糖量高的品种比含糖量低的品种发病重,春性小麦品种比冬性小麦品种发病重,主要原因可能是春小麦含糖量较高;矮秆、晚熟品种比高秆、早熟品种发病重。据国外报道,小麦品种对小麦颖枯病菌的抵抗性大多是由多基因所控制,在耐病和中度抗病品种中尤其如此。
防治方法
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0%多福合剂500倍液浸种48小时。也可用种子重量0.2%的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福美·拌种灵可湿性粉剂,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2年以上轮作。选用无病种子。春麦适时早播,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麦收后深耕灭茬,清除病残体,消灭自生麦苗。
化学防治:重病区,可在小麦分蘖前期喷施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每隔15-20天喷一次,连续1-3次。
病害区别
小麦颖枯病的病斑,无论在任何部位其色泽均较
小麦叶枯病为深,因而病斑上的小黑点(分生孢子器)不如叶枯病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