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领噪鹛(学名:Garrulax monileger),是画眉科噪鹛属的一种动物。中型
鸟类,体长27-29厘米。上体棕橄榄褐色,后颈有一宽的橙棕色领环,一条细长的白色眉纹在黑色贯眼纹衬托下极为醒目,眼先黑色,耳羽灰白色,上下缘以黑纹。下体几全为白色,胸部横贯一条黑色胸带。
小黑领噪鹛
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头顶、枕橄榄褐色或棕橄榄褐色,后颈棕色或栗棕色,形成一宽阔的棕色或栗棕色领环。背、肩等其余上体包括两翅
覆羽和尾上覆羽概为橄榄褐色,外侧
飞羽外翈橄榄褐色或灰亮白色,其余飞羽褐色或与背同色。中央两对尾羽和外侧尾羽基部与背同色,其余尾羽黑色具白色或棕色端斑。眼先、眼上下和眼后纵纹黑色,眉纹白色细而长,耳羽灰白色,其上下缘具黑斑或黑纹不明显。颏、喉白色,其后缘微棕;胸、腹亦为白色有时微沾棕色,胸部有一黑色横带,有的向两侧延伸至耳羽后下方;两胁棕色或棕黄黄色,尾下覆羽淡棕色或淡棕黄色。
虹膜黄色,嘴黑褐色、尖端较淡,脚淡褐色或肉褐色,爪黄色或黄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78-85克,♀75-90克;体长♂270-290毫米,♀270-290毫米;嘴峰♂24-27毫米,♀25-27毫米;翅♂118-131毫米,♀118-131毫米;尾♂123-140毫米,♀123-145毫米;
跗蹠♂40-43毫米,♀41-43毫米。(注:♂雄性;♀雌性)
小黑领噪鹛和
黑领噪鹛非常相似,野外很难鉴别。但黑领噪鹛体型稍大,眼先棕白色,耳羽黑色而杂有白色纵纹,胸部黑色胸带常中断或有时仅由一些连续的斑点形成。注意观察,亦不难区别。
主要栖息于海拔13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地带的
阔叶林、竹林和灌丛中,尤以
栎树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和沟谷林较喜欢。
习性:喜成群,常呈数只或10余只一起活动,有时亦见与黑领噪鹛及其他噪鹛混群活动。多在林下地上草丛和灌丛中活动和觅食,见人立刻潜入密林深处,不易看见,有时也见一只接一只地鱼贯飞行穿越林间空地,飞行迟缓、笨拙,一般不做长距离飞行。喜鸣叫,常常吵嚷不休,甚为嘈杂。
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印度阿萨姆、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中国(云南西部盈江、潞西、监沧、耿马、景东、西南部沧源、孟连、南部西双版纳、思茅、新平,湖南资兴,福建,广东
九龙山、连平、大埔和海南岛等地,重庆)。
繁殖期4-6月。营巢于低山阔叶林中,通常置巢于林下灌丛、竹丛或小树上,巢的开头为杯状。结构较粗糙、松散,主要由枯草茎、
草叶、竹叶、根和苔藓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细草茎和草根。每窝产卵通常4枚,偶尔也有多至5枚和少至3枚的,卵多为长卵圆形,深蓝绿色,卵的大小平均为28.4毫米×21.3毫米。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小黑领噪鹛在中国种群数量部分地区较普遍。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