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指十岁至十五六岁的
未成年人,
少年期是一个人的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儿童“文明化,成为社会的个体”的时期。
基本含义
少年,相当于初中
教育阶段。教过这一时期学生的老师和有这样大孩子的家长都有这样的体验,孩子一到了这个年龄阶段,突然变得陌生了,不再是老师、妈妈身边的“小孩子”,而是表现出自信的“大人”了。是的,这时青春正踏着欢快的脚步,静悄悄地向您的学生或孩子走来。少年期是从童年期向
青年期发展的
过渡时期,是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变期。其主要特征是,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
依赖性、冲动性和
自觉性等交错发展着,因而在生理和心理社会化方面都有巨大的变化。从少年期开始,是一个人的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儿童“文明化,成为社会的个体”的时期。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教师、家长必须深入了解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地加强教育,促使他们的心理顺利发展。
心理特点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少年对人生、对自己逐渐形成一定型式的
自我价值观和自我认识能力,不断探求人生道路和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评价的能力尤为突出。人从出生到少年期,
自我评价能力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的过程。少年总是在有意无意中思索着“我是什么”及“别人怎样看待我”这些问题,他开始从对照别人,对比别人以及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评价自己。从这时起,他要了解自己,开始“想到自己”,真正发现自己。
自我评价能力基本成熟
少年在评价自我的时候,往往出现两种
心理状态。一方面,如果在评价自我的时候,他们不断受到外界环境的称赞,而从不被轻视或攻击,这时如果再没有成人的指点,他们就很容易陷入自我满足虚荣,经不起一点失败的状态。另一方面,如果在评价自我的时候,他们不断受到外界的冷遇,失败总缠绕着他们,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另一种倾向,即容易产生
自卑心理,并不断寻找种种客观理由来解释自己的失败,以弥补内心的
不平衡。正确地评价自我,是需要他人助一臂之力的。以上两种心理状态,需要老师与家长给予注意和关心,并给他们创造一些适当的外部环境,使他们改变对自己的不正确评价。
不同程度的叛逆
少年处于青春期,一般会出现叛逆的心理。这时的老师、家长不能盲目打骂,要理解他们,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否则,他们的
叛逆心理会加重。
产生
少年身体的迅速发展,使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于是便出现
心理发展第二时期的一些特点,具体表现为:企图要求摆脱父母和教师的管束,自行其事;不承认自己是小孩,要求老师家长平等对待,尤其要求老师父母理解他们;具有较强的自尊自信心,要求有一种“
独立人格”。少年的
成人感不是坏事,而是向成年人社会过渡的必要准备。
面对这样的少年,教师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不能再用对待小学生那样的监护、管束、惩罚等方式,那样会
挫伤他们的
自尊心。少年对于过去的“听话”的道德要求十分反感,他们要求独立和受到尊重。老师家长要充分利用少年“成人感”的心理特点,正确引导他们,促进他们发展自尊心和独立性,指导他们参加有益的
社会活动,承担部分力所能及的
社会义务和
家务劳动,以充分发展他们的
学习兴趣和探索人生与宇宙奥秘的
求知欲。
思维能力
少年处在
思维能力由具体向抽象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思维能力向深化和扩展方向发展,思维敏捷,灵活活跃,接受
新事物和
操作能力很强,因而是学习知识技能,接受新事物,从事脑力活动的“黄金时期”。但是,少年缺乏鉴别事物的能力,学习从兴趣出发,难以恒定持久,经常转变
学习目标和人生看法,思维尚未定型,不知珍惜自己的黄金年华。所以,老师和家长要时常告诫他们:“莫让青春付水流”。
情感丰富
情感是人对
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是客观事物刺激的反映。少年随着脑
神经兴奋和抑制的强化以及
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的增多,脱离童年期幼稚型情感,逐渐从低级性的单纯天真的情感活动向高级
社会性情感发展,表现为具有一定群体感,
道德感,美感,
社会责任感,向往美好理想的成熟型情感。这是
青春期教育和道德
理想教育的心理基础。
但少年情感常表现不稳定,欠成熟,容易波动失控。如果遇到不满和矛盾时,
容易激动,暴怒,呈现激情状态。男生比女生明显,少数人可导致反社会言行,这是特别应该注意予以正确引导的。
独立和依赖
少年思维能力在增强,实践范围在扩大,要求用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世界,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摆脱父母的羁绊而独立自主地生活。他们对老师家长的话,不仅不太听得进去,有时会提出批评意见,甚至有意无意地顶撞老师父母,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以及矛盾冲突也就因此而起。然而,少年毕竟不是成人,他们在心理上有的时候仍然摆脱不了孩子习惯的幼稚行为,有好多地方仍然要依赖父母和老师。因此,老师和家长应充分认识少年期的矛盾情况,既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
主动性,在安排各项活动时不包办代替,又要给予必要的具体指导,防止他们因贪玩或醉心于某种活动而耽误学习或误入歧途。
闭锁性
少年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坦率纯真。他们感到自己是成人了,要表现出一种自尊,对很多问题不再像儿童那样无所顾忌地刨根问底;他们有话不想对人说,把话埋在心底里,他们有了
自己的秘密,开始锁上自己的抽屉,日记不再是练习写作,可以随便公之于众。一句话,他们希望有片属于自己的空间。少年心理的闭锁性特点,使他们不愿吐露真情,但不等于他们真正不愿别人了解自己。他们在封闭自己的同时,又如饥似渴地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特别是老师和父母这些生活中最接近的人的理解。针对少年的这一心理特点,老师和父母就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关心他们,在他们苦恼时,给予安慰,在他们矛盾时,给予指导,在他们困难时,给予帮助,使他们感到彼此心灵相通。这样,两代人之间也就不存在“代沟”了。
性意识萌芽
随着
第二性征出现,少男少女开始产生怀春心理,注意和喜欢接近同性或者异性,有较强的
性意识和
性冲动。此期,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加强对少年的生理心理卫生教育,更要
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让少男少女之间朦胧的爱意识来得太早。
总之,
少年期变化之大,矛盾之多,是人的一生中其他时期不可比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都需要研究和掌握少年期的心理特点,坚持正确引导和尊重少年,使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顺利渡过这一时期。
特定含义
[特定词汇的少年界定]
[
少年犯]—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因犯罪而依法判处
徒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