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华奇 男,中共党员,1943年8月出生,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院士最早的两名助手之一。40年来,积极参加了袁院士主持的三系、两系杂交稻育种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1998年选育出香型两系法不育系——香125S,选配出高产、优质、中熟的杂交早稻“
香两优68”,先后在湖南、安徽、广西等省(区)通过审定并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杂交水稻科研与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6年,袁隆平发表论文《
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此后,他与学生李必湖、尹华奇成立“三人科研小组”,开始了水稻雄性不孕选育计划。1970年,在海南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打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突破口。
袁隆平自称是鱼,助手是水。他的得力助手尹华奇,80年代被美国得州聘为杂交水稻顾问想留他在美国。袁隆平风趣地说:“鱼儿离不开水,要是肥水流向外人田,我这条鱼就快变成泥鳅了。”他借访美把尹华奇重新召回麾下。温饱时代过后,袁隆平为尹华奇立项,专攻改良稻米质量,不牺牲产量,提高稻米品质。
我国光身杂交水稻研究获重大突破。“国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究员原助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
联合国粮农组织杂交水稻特约顾问尹华奇认为:“‘三系’超高产优质光身杂交稻技术,填补了我国杂交稻领域在这方面的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据介绍,“三系”光身杂交稻选育成功,具有四大创新点:一是率先在我国育成野败型“三系”光身杂交稻及其配套亲本;二是创造出崭新的水稻宝贵种质资源,为籼粳亚种间的杂种优势利用打开了新的突破口;三是具有抗光氧化等特性,解决了早稻选育米质差的难题;四是光身杂交稻优高兼备,实现米质产量双突破,较好地解决了优质与高产、高产与多抗之间难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