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崇玉,男,河北
遵化县人,194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毕业。现任职于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人物履历
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古生物地层专业
1981年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
1983-1985年赴
美国加州大学Santa Barbara分校地球科学系研究进修
1992年9月-1993年9月国家教委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加州大学访问研究
现为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层古生物研究室主任,兼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中心秘书长。
主要社会及学术兼职
现任
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分会常务理事、副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理事、副主任;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专业委员会委员,末前寒武纪工作组组长;国际地层委员会伊迪卡拉系分会投票委员(Voting members of the EdiacaranSubcommission);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通报》编委。
出版图书
尹崇玉的主要贡献
长期从事前寒武纪及寒武纪微化石及疑源类研究,近期研究兴趣主要为早期后生动物及其化石胚胎学研究以及晚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和伊迪卡拉系建系研究。从事前寒武纪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以疑源类研究为专长,具有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和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是我国较早开展震旦纪燧石地层系统岩石切片研究的专家之一,发现并研究了丰富的震旦纪矿化生物群。
现从事前寒武纪及早古生代早期地层及占生物研究工作。自1981年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晚前寒武纪及早古生代早期微古植物、藻类、后生动物及相关时代的
生物地层学研究。1983至1985初赴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地质科学系P.克劳德实验室合作研究三峡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微化石,研究成果 1985年在NATURE上发表。回国后,先后参加研究和主持研究包括地矿部“七五”、“八五”攻关项目、地矿部重点项目、地科院院控项目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3项。
近年来,连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先后公园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著40余篇(部)。其中参编的《中国晚前寒武纪地层古生物》及《华北地台中、上元古界生物地层序列》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湖北震旦系》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及湖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先后参加地矿部攻关和重点项目《中国震旦系—寒武系界线研究》、《中国晚前寒武纪古生物地层研究》、《中国震旦系研究》、《中国晚前寒武纪重大生命事件研究》等;地矿部“七五”攻关项目《中国北方中上元古宙生物地层划分对比及含矿性研究》;地矿部“八五”攻关项目《中国地层典》以及地科院项目《中美合作峡东地区震旦系微化石研究》、《中国震旦系建系研究》等15项,并先后主持完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目前正主持国家科技部基础工作专项《中国典型地层剖面的立典研究》,
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项目《热河、关岭、瓮安等重要生物群的起源、演化及环境制约》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加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重大地史时期生物的起源、辐射、灭绝和复苏》的课题研究。目前已单独或合作发表论著70余篇(部)。
在前寒武纪微古植物研究领域比较突出的贡献是,在国内较早应用岩石切片法对震旦系燧石相微化石开展系统研究,发现震旦纪陡山沱期丰富的具刺疑源类微化石组合,为深入研究
伊迪卡拉动物群爆发前微生物界的演变积累了大量资料,奠定了研究基础。
在发现和纠正前人化石层位错误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震县纪的疑源类生物地层序列以及新元古代具刺疑源类演化的阶段特征,为我国晚前寒武细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新依据。
主要科学成就和贡献包括
较早在我国开展震旦系燧石地层的系统岩石切片法微化石研究,发现震旦纪陡山沱期丰富多样的矿化微化石和具刺疑源类。在该类化石的分类命名、地层对比等方面具有独到见解,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为进一步研究晚前寒武纪疑源类生物地层和全球对比做出贡献。
通过研究纠正了前人发表的庙河‘陡山沱组’化石的层位错误(实为下寒武统),并综合多年研究成果,确立了震旦纪具刺疑源类生物地层序列,提出我国新元古代具刺疑源类演化的阶段特征,为深入研究
伊迪卡拉动物群爆发前微观生物界的演变进程奠定基础。
长期致力于我国震旦系层型剖面及其与国际接轨的综合地层学研究,推动新一轮确立震旦系下界及其层型剖面以及建立新系-南华系的地层学研究。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向为:晚前寒武纪古生物学及地层学研究,重点研究地球早期生命演化最活跃的元古宙,特别是新元古代(1000—545Ma)时期的古生物记录和地层学问题。因为新元古代时期全球生物圈经历了最为重要的进化事件,即多细胞后生植物的适应辐射和早期后生动物的起源和演化。所以,新元古代重大生命事件和年代地层学研究对探讨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和完善元古宙年代地层划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