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盛喜,男,中共党员,全国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原任北京大碗茶商贸集团公司
总经理。他本人自1979年6月响应党的号召,毅然摔掉”
铁饭碗”带领20名知青在前门箭楼西侧,靠1000元起家,搭棚盘灶,创办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茶社伊始,不断发扬
大碗茶人“老二分”精神,先后成立了百货、服装、水产、餐饮、珠宝玉器等十多个门市,组建集团公司。进而创办出了驰名中外的北京
老舍茶馆。先后打造出了“大碗茶”和“老舍茶馆”两块知名品牌。
高中毕业后的尹盛喜几番周折之后来到街道办事处,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对当时的待业青年问题感受是最实在。民族精魂,家国情缘,在尹盛喜心中是浓醇而内敛的,他开始寻求解决身边待业青年问题的方法,他觉得这是他为国解忧、为民分愁的分内之事。
万事开头难。说来寒碜,当时刚刚创业时,他们经济十分拮据,买不起锅炉,就大家一起动手砌土灶支铁锅,他们甚至连买个茶桶的钱都没有,只好用一个大盆来取代。就这样,从找茶摊的铺子、批营业执照、砌茶灶、找茶桌茶椅到买茶缸茶碗,最初加入茶摊的7个知青,毕竟还缺少一些社会的历练,尹盛喜几乎全是
事必躬亲,他以他的执着闯过了第一关。
1979年,尹盛喜辞去了街道办事处干部的公职,带领待业青年以两分钱大碗茶开始起家,其间沟沟坎坎大风大浪都一一闯过,如今将近二十多年过去了,屹立在众人面前的是充满浓郁京味文化的“聚宝盆”———开办于1988年的老舍茶馆,以其典雅古朴的陈设,深厚的京派文化底蕴,精美的传统艺术表演,十余年来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在老舍茶馆饮清茶、品小吃、听京戏已成为北京文化旅游的一处别致风景。
搭建民族艺术舞台 20世纪80年代,民族艺术受到极大的冲击,许多戏曲失去了艺术市场。许多老艺人、老演员多年无处演出,不练功,开始抽烟、喝酒,精神处于低迷状态。戏曲界知名艺人
魏喜奎、孙书筠、马增蕙等人,也感到前途渺茫,感到“中国文化完了”。尹盛喜和他们闲谈,鼓励他们,保护好嗓子,不要灰心。于是尹盛喜萌生了一个念头,要为这些艺术家建立起一个自己的舞台。他想出来一个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的办法,想把自己的茶馆搭建成一个民族艺术的舞台。
尹盛喜的打算,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市领导来茶馆视察时,提议叫做“老舍茶馆”。因为老舍的《茶馆》就描写了老北京的市井风情,也体现了茶文化与戏曲文化的结合。这个想法也得到了老舍夫人的赞同,老舍当年就说过:“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浓缩了大社会的风情世态。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否能撑得住,也是令人担心的一件大事。刚成立“老舍茶馆”就有人吹风说:“看着吧,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老舍茶馆肯定关门”。开始时,确实困难重重,台上是名角演出,台下大厅里冷冷清清,尹盛喜亲自去压阵,有时让员工来捧场。当时除了日常开支,还要给演员报酬。许多演员提出不要演出费。就这样,硬扛了3年,老舍茶馆和演员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民族文化处于低谷的形势下,能提供一个戏曲演出的舞台,许多演员主动提出,就是只有一个观众我也会演下去。靠大家捧场,演出了许多优秀的节目,像关学增的
北京琴书、
孙书筠的京韵大鼓、
马增蕙的单弦、
马玉萍的河南坠子等精彩节目,还选择搭配了京剧、大鼓、双簧、民乐、时调、相声。又添加了杂技、魔术、快板、滚灯,整场演出京味浓郁,一些几近失传的民间艺术,不断在老舍茶馆亮相,逐渐引起媒体的关注。
尹盛喜,以文化为切入点,从京味十足的传统文化上做文章,把老舍茶馆经营得
有声有色,不仅有茶叶定货会在这里举办,而且吸引了许多外国朋友和海外华人。中央领导人接见外国首脑,有50多位光顾了老舍茶馆,把老舍茶馆作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推荐给外国人。能吃、能听、能看,活灵活现的传统文化广告,在传媒的作用下,“老舍茶馆”很快就传遍了世界各地。老舍茶馆也成了旅行社喜欢光顾的地方。
尹盛喜197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北京市
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担任过中国雷锋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大碗茶商贸公司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是北京老舍茶馆的
创始人。他以“大碗茶广交九州宾客,老二分奉献一片丹心”为企业精神,以“振兴古国茶文化,扶植民族艺术花”为经营宗旨,先后打造出了“大碗茶”和“老舍茶馆”两块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