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集镇,灵璧县
中心镇之一。灵璧县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业重镇。
历史沿革
早年陈姓居民在老睢水边设立渡口,称为陈家渡。后有尹氏居民也定居于此,因陈与“沉”音同,遂改名为尹家渡,设立集市后,称为尹集。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3月,设尹集区,为宿东八区;同年5月,属灵北县。
1957年2月,撤销尹集区,尹集乡划入杨疃区。
1958年9月,设立尹集公社。
1961年12月,撤社改为尹集区。
1969年,整编规划为尹集区延续至1979年。
1984年,设立尹集区。
1992年3月,撤区,尹集镇、圩疃乡、田路乡、尹楼乡、尹西乡合并为尹集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菠林、姬贺、尹楼、解阁、张集、三村、尹北、田路、尹集、马楼、霸王城、程刘、李大庄、杜庵、圩疃、陈渡口、土桥、17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3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尹集镇辖1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兴华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尹集镇地处灵璧县中部西侧,东与浍沟镇接壤,东南与
禅堂镇相连,南与
杨疃镇为邻,西南与
埇桥区苗庵镇搭界,西与埇桥区时村镇相依,北与
朱集镇隔拖尾河相望。镇人民政府驻地南距县城26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4.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6千米,总面积108.9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尹集镇地处黄河与淮河之间的平原地带,地势低洼。地形为东西长,南北略窄的不规则方形。最低点位于陈渡口村小郭庄,海拔22米。
气候
尹集镇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寒干燥,夏热多雨,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073小时。多年平均气温14.4℃,1月平均气温0℃,极端最低气温-21.9℃(1969年);7月平均气温27.5℃,极端最高气温41℃(1994年)。无霜期年平均209.2天。年平均降水量856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1692毫米(1996年);极端年最少雨量611.2毫米(1978年)。
水文
尹集镇境内河道属奎濉河水系,主要河道有拖尾河新濉河、唐河、青年沟,总长43千米。
自然灾害
尹集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雷击、旱涝、风灾、低温、霜冻等。雹灾平均5年3遇,但均不严重,最严重一次发生在1974年5月23日18时,损毁房屋4000间,伤67人,损失粮食600万千克。风灾多发于6~7月,最严重一次发生在2009年6月4日,造成56间房屋倒塌,伤2人。水灾多发于6~7月,最严重一次发生在1996年7月,降雨量为1063毫米,绝收面积9万亩。
自然资源
2011年,尹集镇有农业耕地面积9.6万亩。
人口
2011年末,尹集镇辖区总人口7.9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1万人,城镇化率21.4%。总人口中,男性41251人,占51.2%;女性38621人,占48.8%;14岁以下14329人,占17.9%;15~64岁58395人,占73.2%;65岁以上7125人,占8.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79868人,占99.96%;其他少数民族27人,占0.04%。2011年,尹集镇人口出生率13.1‰,人口死亡率8.2‰,人口自然增长率4.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37人。
2017年末,尹集镇常住人口77529人。
截至2019年末,尹集镇户籍人口8128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尹集镇财政总收入355.8万元。国税收入60.8万元,地税收入162万元。
2019年,尹集镇有工业企业15个,其中规模以上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7个。
第一产业
尹集镇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6.7万吨,其中小麦4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730亩,产量93吨;蔬菜种植面积4.1万亩,产量10.7万吨,主要品种有大白菜、萝卜,其中大白菜2.6万吨,萝卜3.2万吨。
尹集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50800头,年末存栏20200头;羊饲养量33200只,年末存栏6500只;牛饲养量4181头,年末存栏875头;家禽饲养量670万羽,上市家禽564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4368吨,其中猪肉2759吨,牛肉132吨,羊肉375吨,禽蛋36821吨。
第二产业
尹集镇形成以面粉生产、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7.9亿元。2011年,工业企业5家,新增企业12家,职工2000人。
第三产业
2011年末,尹集镇有商业网点700个,从业人员180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7000万元。
2011年末,尹集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324万元。
2011年,尹集镇邮政业务收入40万元,电信业务收入300万元。
交通运输
2011年,尹集镇有201、302省道过境,西距京沪高铁苗庵车站15千米,北距观音机场35千米。
2011年末,尹集镇镇区道路总长度80千米;道路铺装面积30平方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尹集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320人,专任教师19人;小学28所,在校生4870人,专任教师27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80人,专任教师14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5.7%,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8%。
文化事业
2009年,尹集镇建成有线电视台1所,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4万户,有线电视覆盖率100%,入户率71.3%。
2011年末,尹集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7个;文化专业户20个,各类图书室47个,藏书30万多册;民间艺术团体25个,从业人员280人,菠林周家唢呐班2000年参加在河南郑州举办的全国部分省区唢呐大赛,演奏《百鸟朝凤》,荣获特等奖。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尹集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6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张,固定资产总值0.06亿元。专业卫生人员68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15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2.3万人次,住院手术150台次,出院病人0.38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尹集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9户,人数63人,支出15.43万元,比上年增长18.0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22户,人数2822人,支出296.68万元,比上年增长11.66%;农村五保集中供养78人,支出13.4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55人,支出53.08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37人次,支出41.3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7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25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6748人,参保率达90%。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尹集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0千米,投递点104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44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0.1万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0.09万件,征订报纸0.086万份、期刊0.04万册。
2011年末,尹集镇有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20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0.6万户,比上年增加11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38.9%,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0.4万户,比上年增加15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5.5%,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180千米,主干电缆达300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0.3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0.11万个,宽带接入用户0.11万户,比上年增加160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尹集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0座,铺设干线水管14.53千米,生产能力1896吨/日,生活用水1896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45%,年人均生活用水10吨。
2011年末,尹集镇镇区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1台,总容量10225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5条,总长度115.427千米,用电负荷2300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276.12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6%,供电可靠率99.5%。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尹集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尹集村而得名。
非物质文化
灵璧菠林喇叭的发源地位于灵璧县尹集镇菠林村,起源于明末清初,是中国唢呐流派中较为出名的一支,以曲牌丰富、音乐独特、彰显礼仪、盛传不衰而著名,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
2014年11月11日,灵璧菠林喇叭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文物古迹
霸王城遗址
尹集镇的汉代古迹有霸王城遗址,公元前204年濉水之滨
项羽大败
刘邦于此。遗址包括李楼的三围城和三村的霸王城遗址两处,在遗址所在地仍能见到古城砖、瓦砾、盆罐等文物残片。
灵北县委县政府旧址
菠林村曾是中共灵北县委、县政府驻地。
皖东北抗日中学旧址
皖东北抗日中学旧址在尹集镇菠林村菠林学校院内,皖东北抗日中学由
彭雪枫和张爱琴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元月筹建,该学校当时曾为淮北地委和灵北县委培养了许多地方和部队干部,彭雪枫将军遇难后遗体东迁过程中曾在此停留一周。旧址有三十米院墙,五间砖房,占地约500平米,坐落于菠林学校院中,院墙表面部分脱落,房屋屋顶已经毁坏,后经维修换成红泥瓦房顶。
荣誉称号
2019年7月,尹集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