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基塔·马加洛夫1912年出生于圣彼得堡,1992年于瑞士威伟市过世。其家族在俄国大革命后逃往芬兰定居,后来又迁徙到法国。少年尼基塔在
巴黎音乐学院求教于伊西朵尔·菲力普(Isodore Pilipp),十七岁时赢得首奖和
拉威尔亲自颁发的褒扬状,后来他还跟随浦罗高菲夫学习作曲。其
演奏生涯的足迹遍及全球最首屈一指的演奏厅,和萨尔兹堡、爱丁堡、柏林、苏黎世、音乐节和洛桑等著名音乐节。
个人简介
钢琴家和
教师尼基塔·马加洛夫是
圣彼得堡一个显赫
家族的后裔,他的
艺术在近一、二十年来不公平地遭到忽视,原因之一当然是马加洛夫在晚近的
录音和
演奏会中,倾向于过度缅怀他那超凡的过去一种复杂和精巧的醒目结合,而非为其成熟时期的
风格带来深入化和个性化的成长。只有少数国际级的
演奏家,努力在晚年保有年轻时的体力和精神利,同时还以这些力量为基础,为他们的诠释基础注入成熟风貌,以让甚至是专家以外的人相信他们所听到的,是独特而醒目的表演。尼基塔·马加洛夫稳固立足于
演奏家和权威的
领域中,教导、磨练后进,但他自己的演奏中的意图和效果似乎也维持着这样的
风格足够讨喜可亲的、高贵的、有时自我满足的,对投以局促不安的一瞥,对辉煌的过去则注视以美好的眼光。 对比于季弗拉的李斯特
录音,马加洛夫呈献的是一种冷然、圆熟的磅礴演出的动人观点,尽管我较偏好热血澎湃、出人意表的李斯特
演奏者,马加洛夫在我回忆中仍然总是扮演这位作曲家的典范诠释者。在后来唱片目录的扩展中,再也没听过在马加洛夫那液态的、透明的、芬芳的
录音中所呈现的,如此狂野、尖锐、
风格上和音乐上内蕴的精彩诠释,它们是如此的自然流畅,如此的沉着冷静,如此自信地专注于氛围和技巧本质。第一号练习曲中那冗长的颤音乐段,在他晶莹透彻的指法下去除了丰腴的外表,没留下任何一
盎司的脂肪,
旋律的潮起潮退以一种明确的逻辑Z由开展,直到那些猛烈的音阶返回,
演奏者才再度深入琴键中挖掘。
作品评价
美好的老旧单声道
录音终于被一种叫做立体声的奢华新颖技术取代的年代,售货商将大量的单声的LP降价求售。在我搜集的那些廉价宝物中,包含了李希特和卡拉扬的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协奏曲(DG),李希特和孔德拉辛合作的李斯特协奏曲(飞利浦),哈拉雪维契(Adam Harasiewicz)在飞利浦录制的
肖邦,而我的第四张单声唱片,就是尼基塔·马加洛夫的
舒曼《狂欢节》和李斯特六首《
帕格尼尼练习曲》的
录音。那时的我还没怎么听过马加洛夫的
演奏,其中有一次广播音乐会中我得坦白我对这位来自俄罗斯的演奏者那异国的、响亮的名字,较对其
演奏印象更为深刻。这是一位来自曾为托尔斯泰和陀斯妥耶夫斯基固有的诗意、戏剧性磁场的音乐家,他的心灵是更为契合他那伟大的同胞浦罗高菲夫和史特拉汶斯基之人格和
作品的,比起那些在60年代争先恐后以这两位作曲家的钢琴协奏曲或《彼得洛希卡组曲》试图征服国际钢琴大赛的年轻
钢琴家而言。马加洛夫那种理智的灵巧赋予降E大调练习曲(第二号)叙事曲般的运动力,富有娱乐性的演员在直接和非直接的音乐对话中互相嘻笑调情。不同于那些倾向于爆发以
汗水及叹息的李斯特
演奏家同行们,这里马加洛夫有如一位钢琴剧院总监,扯动着琴弦,变化着形貌、气质和主题,令它们闪闪发光、喃喃自语,满足微笑、隆隆作响,将所有的剧情安排在精心规画的布景中。稍后,在著名的“音钟练习曲”中,李斯特变奏所创造的主题的戏剧化听起来集中而专注,有如以鸟瞰的观点视之。而在最终,当第六号练习曲的变奏在宽阔的阶梯瀑布状的琶音中,向
帕格尼尼致上最后的敬意,马加洛夫有如一个能完全掌握自己力量、对法术效果有着全然自信的魔法师,以美化的狂热演出。如果说贵族世袭的概念本质上是高贵的,那么马加洛夫的李斯特
演奏在这份自我实现和
作品实现观点中,必须以名门血统视之敬之;它不只在最佳的时刻力争主导权,同时也能以天赋的本能传达这样的主张;在这样的背景下,
舒曼的《
狂欢节》变成一场充满端庄诱惑、自制反射的假面舞会。像阿劳这样的
钢琴家会努力地在这部随想曲的裂缝空隙中发掘自己的诠释方法,而且在这样的过程中,似乎总是注意到这部德国浪漫派抒情
作品中那些晦暗、暧昧的
艺术层面;而马加洛夫则沿着装饰音型滑奏,而不过于*近。这样的舒曼充满敏锐的透明度,即使在狂暴的终曲中也维持着亮丽的优雅,然而
演奏着所做的不过是镇定地陈述一个故事罢了。
音乐风格
在李帕第和马加洛夫(于其全盛时期)之间,不只有着
风格上的相似处,其生平也有交迭之处。二次大战后,马加洛夫接手李帕第在日内瓦音乐学院指导的大师班,直到1959年为止,他以高度的责任感执行这个职务达10年之久,并对许多年轻的人才和未来的同业产生长远的影响,其中也许会令你惊讶包括了奥地利
钢琴家英格丽?海布勒。当这位著名的
莫扎特、舒伯特
演奏家谈起当年在学校的情形时,她总是将自己演奏生涯中最重要的成长历练归诸于尼基塔?马加洛夫的人格和说服力。英格丽·海布勒的钢琴美学特征,如同马加洛夫的,是线条和色彩上绝对的清晰和透明,当然,那银色、几乎是一致的微妙手法,和马加洛夫特别以弹性速度和宏伟语法刻画的
录音两相比较,在清澈度、触键和音色上几乎如出一辙。对于此一事实,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证据可以在马加洛夫的
肖邦录音中找到。终其一生,他以强烈的爱好和对于原谱的谨慎,献身钻研这位波兰作曲家的所有
作品,萧邦一直是他巡回
演奏的主要曲目。 在70年代末期,马加洛夫开始着手进行一个既令人兴奋又令人畏惧的任务为飞利浦
唱片公司录制
肖邦钢琴独奏和二重奏
作品全集。在筹策这个计划时,他毫不迟疑地将一系列迄今乏人问津的
肖邦早期小型
作品列入名单中(例如一阙赋格和一首对舞舞曲),这里呈现的是作为真正的肖邦诠释者的马加洛夫,而不似那些其它同业,只是持续地企图从那些已经
演奏过的代表性作品中挖掘出新观点来,他做的是热情地呈现那些不为人所知的,包括那些令人不舒服的。在本选集中的
肖邦选曲可为这种态度的见证,稍嫌迟重、难以处理的”Allegrodeconcert”
作品四十六、充满生气但仍遵循传统的”RondolaMazur”作品五、灿烂而泡沫般梦幻的《变奏曲》作品十二,还有两首启发自地中海民间音乐的舞曲练习曲;
《波丽露舞曲》作品十九和《塔朗泰拉舞曲》作品四十三,这些都是
演奏家用来练习以发掘萧邦主流作品新观点的非主流曲目。以其显著的弹性,马加洛夫成功而忠实地呈现了这些
作品中显而易见但前所未闻的美感。马加洛夫也用圆熟的坚持来抚平早期c小调奏鸣曲
作品四中某些乐段的僵硬,甚至成功地让这份苦心创作的曲子听起来像是一个讨人喜爱、几乎是引人入胜的故事。
个人评价
马加洛夫被热诚地描述为一个洗炼优雅、自然光辉的大师,那么必须注意的是,当有必要时,他也能以闪电雷鸣般的肌力来轰击琴键(当然,并不是像有些较年轻的重量级比赛运动家那样残忍无道的)。像马加洛夫这样高雅的音乐家,总是考虑乐器和听众耳朵鼓膜能忍受的程度,来
演奏狂放的乐段;在伦敦录制,由安塞美
指挥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协奏的史特拉汶斯基“为钢琴和木管创作的协奏曲”可以作为有力的例子,马加洛夫将这首
作品的敲击能量人性化,代以
机械般严密的慎重手法来加强之。同样地,他似乎也一肩扛下了
演奏、推广一位
家族世交普罗科菲耶夫的
作品的责任。
作品简介
英文名称:MendelssohnPianoWorks
资源类型:APE
发行时间:2000年
马加洛夫的《门德尔松钢琴作品》
专辑歌手:Magaloff
语言:其他
专辑介绍:Nikita Magaloff(马加洛夫,1912-1992),瑞士籍俄国
钢琴家,6岁时全家迁往芬兰,4年后又迁居巴黎。马加洛夫就学于
巴黎音乐学院,17岁得钢琴一等奖并获拉威尔的证明书,1949年入日内瓦音乐学院接替李帕蒂而任教。马加洛夫担任西盖蒂的伴奏,两人的合作在当时曾被称为绝配,后来他成为西盖蒂的女婿。马加洛夫以演绎
肖邦作品而闻名,他演绎的肖邦,突出一种温和、自由、写意的抒情美,Philips公司重制有他录制的肖邦钢琴作品全集。
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费利克斯·门德尔松-
巴托尔迪,1809-1847),德国作曲家。1809年2月3日出生于德国汉堡一个富有的银行家
家庭。祖父是哲学家,母亲和姐姐是
钢琴家,家里是汉堡名流经常来往的沙龙。门德尔松4岁开始随母亲学钢琴,9岁登台举行钢琴独奏会,11岁开始作曲,14岁组织起自己的私人乐队,到17岁创作出著名的《仲夏夜之梦》。由于
家庭环境,使他接触到许多卓越的人物,如黑格尔、海涅、韦伯、
歌德等。他还自学柏林大学部分课程。他的创作一直比较顺利,1829至1832年间,门德尔松周游英伦三岛、瑞士、巴黎和意大利,结交了许多著名音乐家,如柏辽兹、李斯特、
肖邦。他曾十次到英国,
指挥过伦敦管弦乐团,出任音乐总监;1836年
指挥过做过莱比锡著名布店大厦音乐会。1843年创建了
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
莱比锡音乐学院。1847年11月4日于莱比锡逝世,年仅3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