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
疾病名称
尿毒症是急慢性肾衰竭的晚期阶段,一般指患有慢性肾脏病的4期和5期的患者。主要病因包括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肾脏病。尿毒症的发生是由于肾单位慢性、进行性和不可逆的破坏,导致肾单位无法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致使代谢废物和毒素在体内积聚,引起各种自身中毒的症状。
病因
尿毒症是由于各种肾脏疾病引起肾单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性地破坏,以致残存的肾单位不足以排除代谢废物,导致代谢废物和毒素在体内积聚,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肾脏内分泌障碍,从而表现出一系列自身中毒的症状。
发病原因
主要包括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肾脏病三类。
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动脉硬化症、慢性肾盂肾炎等。
继发于全身性疾病的肾损害,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损害、过敏性紫癜肾炎、狼疮性肾炎等。
遗传性肾炎, 常染色遗传的多囊肾等。
诱发因素
主要包括导致尿毒症渐进性发展的因素和急性加重的因素。
主要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吸烟、贫血、高脂血症、老年、营养不良、尿毒症毒素蓄积等。
主要包括累及肾脏的疾病复发或加重、有效血容量不足、肾脏局部血供急剧减少、严重高血压未能控制、肾毒性药物、泌尿道梗阻、严重感染、高钙血症、肝衰竭、心力衰竭等。
症状
慢性肾衰竭患者发展至尿毒症期,除原有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贫血、出血倾向、高血压进一步加重外,还可出现各器官系统功能及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疾病发展终末阶段。当纳差、恶心、呕吐、贫血、出血、劳力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则为尿毒症的早期症状。
典型症状
常表现为纳差、恶心、呕吐、腹泻、出血等。与毒物刺激胃肠道黏膜及水、电、酸碱平衡紊乱有关。
有贫血、出血倾向,检查会提示白细胞异常。
贫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缺乏或相对不足、红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红细胞寿命缩短、失血、铁和叶酸、蛋白的缺乏、继发甲旁亢、炎症、EPO抗体等有关;出血与血小板功能下降、数量减少。
出现心绞痛和其他相关症状,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透析中或透析间期低血压、心脏骤停或猝死、心律失常。还可能发生对干体重改变无反应的心力衰竭,无症状性缺血等。
口有氨味、Kussmaul呼吸、尿毒症肺、胸膜炎等。
精神症状: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抑郁、幻觉等;
神经症状:意识障碍、抽搐与扑翼震颤;
肌无力与周围神经病变:如不安腿综合征、感觉异常。
骨痛、易摔伤骨折,检查提示为低钙血症、高磷血症、高甲状旁腺血症,可能导致纤维囊性骨炎、肾性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肾性骨硬化症
皮肤干燥、瘙痒,面色晦暗、色素沉着、浮肿,有称为“尿毒症面容”。
全身乏力、口渴、消瘦,易发生感染,检查提示负氮平衡、糖耐量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血症,这主要是因为肾脏产生活性维生素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肾脏降解胰岛素、胰高糖素减少。
脱水或水肿,检查提示低钠血症和钠潴留、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高镁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基于以上多系统紊乱,患者的感染风险高,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常见;一些患者还会合并性功能障碍。
就医
尿毒症阶段患者,必须定期就诊,以免尿毒症毒素在体内积聚,造成严重并发症。
就诊科室
肾内科。
相关检查
可通过血红蛋白水平判断是否有贫血,根据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判断是否有感染。
尿沉渣检查可有为数不等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颗粒管型,可以协助判断基础肾病类型。
对确定肾的位置、大小、厚度以及有无肾盂积水、结石、肿瘤等有帮助。通常情况下,尿毒症患者双肾萎缩,皮质变薄。
可了解两侧肾脏的大小、血流量、分泌和排泄功能,以判断肾功能受损程度。
鉴别诊断
肾前性氮质血症患者在有效血容量补足48~72小时后,其肾功能可恢复。
根据急性肾损伤病史、肾脏超声提示、是否贫血、指甲肌酐等可进行鉴别。
治疗
尿毒症患者需针对引起肾脏损害的基础疾病进行病因治疗,此外还需控制并发症,保护残余肾功能。一般需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有条件者可进行肾脏移植。
一般治疗
是治疗的重要环节,能够减轻症状及相关并发症。推荐蛋白入量0.6g/(kg.d),糖尿病肾病患者需降至0.6g/(kg.d)以下。以优质蛋白为主,如蛋、瘦肉、鱼、牛奶等。
一般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8g/d,有明显水肿、高血压者,盐摄入量限制5g/d左右。
减少高钾食物摄入,如香蕉就属于高钾食物,应控制食用。
选择血液透析的患者,需提前1~3个月做好血管通路准备,联系好长期透析治疗的血透中心等。而准备腹膜透析的患者,需提前2~4周做好腹膜准备。
药物治疗
主要为口服碳酸氢钠,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必要时可静脉输入。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减少心肺等器官负担。
贫血患者当血红蛋白<100g/L可考虑开始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患者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时,需保证铁储备充足,即补铁。
控制血压不超过140/90mmHg,可以保护心、脑、肾等器官,一般宜选用对肾脏影响较小的降压药。
一般口服磷结合剂,如碳酸钙醋酸钙、司维拉姆、碳酸镧等。
碳酸钙,餐中服用效果最好。司维拉姆、碳酸镧为新型不含钙的磷结合剂,可有效降低血磷水平而不增加血钙水平。明显低钙血症患者可口服骨化三醇,治疗中需要监测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将甲状旁腺激素浓度维持在150~300pg/ml。
主要针对并发各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疗效相近的情况下,应选用对肾脏毒性最小的抗生素,且剂量大小需根据肾小球滤过率水平进行调整。
高血脂症的患者在透析前应积极调整血脂水平。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为宜。常用药物有他汀类和贝特类调脂药。
手术治疗
肾移植是尿毒症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肾移植与透析疗法相结合是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措施,成功的肾移植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死亡风险。
绝大多数尿毒症患者都可以考虑肾移植。但一般需要考虑如下。
原发肾病的种类
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代谢性疾病为原发疾病的肾移植患者最多。而其他如遗传性肾炎、囊性肾病、肾硬化症等进行肾移植的病人少,且术后存活率低,效果差。
年龄
无绝对年龄限制,一般认为12~50岁进行手术较好。对于老年人应严格选择。
患者的健康情况
如患有其他脏器疾病(如糖尿病、肺结核、狼疮等)应先得到控制;如患有急慢性感染病、消化性溃疡、精神病等在免疫下降时病情恶化的疾病,则视为相对禁忌;如合并有恶性肿瘤或全身感染则视为绝对禁忌。
供体选择
对于提供肾脏者的选择:可取自尸体或活体捐献者。供体的选择应遵循供、受体免疫学及非免疫性匹配条件。ABO血型必须相同或相容;供、受体淋巴细胞性毒性试验<10%;HLA检查位点尽可能少的错配及尽可能相符。
排除供者全身性疾病及供肾的功能(及解剖)异常。特别是对于活体供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保失去一侧肾脏后供者的健康和安全。
肾移植局限性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其他治疗
血液净化治疗
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替代肾脏清除体内过多的物质和液体,主要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疗效相近,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可互为补充。但透析疗法仅可部分替代肾脏的排泄功能,不能代替其内分泌和代谢功能。
透析开始的时机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确定的,而不是血尿素氮或血清肌酐的水平。早期开始透析可以尽早减少毒素在体内积聚对身体的影响,避免出现无尿或少尿、喘憋、血钾增高、深大呼吸等。
需尽快开始透析,具体透析时机的选择应在医院长期随访进行监测。
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一般需要在手臂上做动静脉瘘,即把手臂上的一条动脉和静脉吻合在一起,使静脉“动脉化”,其血流能达到透析所需的量。血管功能不支持动静脉瘘的患者可以使用合成动静脉移动物(AVG),但其安全性低于瘘管,发生血栓和感染的风险高。还可以选择使用静脉置管,将透析导管放入静脉内,发生血栓和血管狭窄的风险高。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需要常规抗凝治疗。
利用自身的腹膜来清除体内废物和水分,其优点是不需要做血管准备,可以更好的保护残存的肾功能,尤其适用于儿童、糖尿病患者、严重血管病患者。腹膜透析无需抗凝治疗,因此出血风险减少。另外腹膜透析可以在家进行,治疗灵活。但腹膜透析易发生腹膜炎和蛋白营养不良。
预后
尿毒症是药物治疗不可治愈的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应积极进行病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及时进行透析治疗以排除体内毒素。
对有条件的患者可进行肾移植,减轻尿毒症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损害,一般肾移植术后患者1年生存率在95%以上,5年存活率80%以上,而10年内存活率在60%以上,远高于维持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
治愈性
尿毒症是肾功能衰竭的终末阶段,肾功能已无恢复的可能,无法治愈。
进行肾移植后,由于需要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且异体肾并不能保证患者终生维持正常,也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治愈。
危害性
尿毒症是肾功能衰竭的终末阶段,严重时可引起患者死亡。
此外,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需要依赖透析或肾移植,可给患者及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并发症
尿毒症是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不予治疗的话死亡风险高,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的风险增加。在此按照透析和肾移植治疗方式介绍相关并发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导管相关感染。另外可能存在体液清除过多的问题,出现低血压。血液透析的长期并发症是贫血营养不良心血管病
其中心血管病是透析患者最重要的死因,需积极处理这些并发症,减少死亡率。
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腹膜炎,其他并发症有腹疝形成、高血糖高血脂等。
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排异反应,可发生在移植时、移植后早期和晚期。
参考来源:
政策支持
2024年12月1日消息,尿毒症透析等门诊慢特病费用已开通医保跨省直接结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5 18:25
目录
概述
病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