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
城市居民居住和日常活动的区域
居住区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计划任务和城市现状条件,进行城市中生活居住用地综合性设计工作。它涉及使用、卫生、经济、安全、施工、美观等几方面的要求。综合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为居民创造一个适用、经济、美观的生活居住用地条件。
简要说明
居住区是城市居民居住和日常活动的区域。
居住区规划是指对居住区的布局结构、住宅群体布置、道路交通生活服务设施、各种绿地和游憩场地、市政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各个系统等进行综合的具体的安排。
居住区规划是城市详细规划的组成部分。
规划内容
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
2.确定规模,即确定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
3.拟定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比例、数量、布置方式;
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
6.拟定公共绿地、体育、休息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7.拟定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在唐代以前主要采用封闭性的里坊制。如唐长安城的棋盘式道路系统把全城划分为110个大小面积不等的坊,坊四周建围墙,每边一门,晚上关闭,管理制度严格。
大体从北宋始,里坊取消了坊墙,住户直接面向街巷,商店沿主要街道布置,使街与坊结合起来(见开封城)。这种布局形式,街巷明确,易于辨认,居住安静,商业网点分布均匀。直至今天,中国一些城市仍保持这种布局。
19世纪末叶以来,中国一些通商口岸,如上海、天津、汉口等,因人口增加,地价昂贵,出现了以二三层联排式住宅为基本类型的里弄式居住区。一般格局是住宅面向里弄,里弄通向街道。较大的里弄分总弄、支弄,总弄通向街道。街道两侧布置商店,居民生活比较方便。
1949年以后,中国个别大城市应用西方邻里单位的概念规划和建设了一些居住区,如上海的曹杨新村
50年代,受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影响,采用以居住街坊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当时采用的街坊面积一般较小,为4~5公顷,生活服务设施不够齐全。
50年代后期,许多城市开始以居住小区取代街坊,由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居住区。
80年代又提出在一个或若干个居住区范围内,配备就业岗位,使居住和工作尽可能就地平衡,形成综合区,以减少市内交通流量。
各国现代城市居住区的布局形式,都是用交通干道把生活居住用地分隔成若干居住区。各居住区有合理的规模和较好的居住环境,便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居住区的具体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都是以邻里单位或居住小区为基本构成单元。在发达国家,居住区规模趋向于扩大化,住宅类型趋向于多样化,布置足够的生活服务设施、绿地和休息娱乐场地,强调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性质类型
⒈居住区按性质可分为新建居住区、改建居住区两大类。
⑴新建居住区较易于按照合理的要求进行规划;
⑵ 改建居住区要在现状基础上进行规划,任务比较复杂(见城市改建)。
⒉居住区按所处位置,可分为市内居住区、近郊居住区、远郊工矿区居住区等。
它们在住宅标准、市政公用设施水平、生活服务设施的项目和数量等方面都有差别。离市区愈远或独立性愈强的居住区,对市区大型公共设施的利用程度愈低,因而需要有较为齐全的生活服务设施。
⒊居住区按布局形式,可分为集中型的(规则地划分成小区或街坊)、分散组团型的(由组团或邻里单位较为自由地组合)等。
居住区按住宅层数和人口密度可分为高层高密度的 (一般住宅层数在15~20层以上,人口密度在每公顷2000人以上),低层低密度的(一般住宅层数为1~2层,人口密度在每公顷200人以下),低层高密度的等。中国当前城市居住区的住宅层数以 5~6层为主,人口密度在每公顷1000人左右。
⒋ 国外的居住区还有按居民的收入水平分类的,例如低收入的、中收入的、高收入的等。
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近十几年来建设了一批以大型、高层住宅综合体为主的居住区。综合体的地下设置车库等,地面上的下面几层为商店和公共设施,上面是住宅。这是一种在人口、用地、设施各方面集约式发展的居住区。
规划要点
①要为居民创造卫生、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要选择合适的住宅类型;住宅布置上要满足当地日照、通风,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不受污染等要求;要为不同年龄的居民提供休息、活动的场地;要考虑防火、防震、防空、防盗等安全上的要求。
②设置一套齐全、方便的生活服务设施。一些大型文化、商业服务设施一般采取集中布置,形成居住区中心;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粮食、副食、早点等服务网点要分散布置;占地较大的中小学、锅炉房等布置在居住区内的独立地段。
③要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公共交通、给水排水、供电、供热、供燃气、垃圾清除、路灯、汽车及自行车停车场地等。私人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居住区,采取车行道和步行道分离的设计原则,有的还设计专用的自行车道。居住区内市政工程管线要布置合理,便于维修。
④要形成丰富、优美的建筑空间,外观上注意完整、统一并富于变化。居住区的内部空间应给人以亲切感,并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要特别重视绿化,改善卫生条件。低密度的居住区还可提供宅园用地。
⑤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在规划上采取适当的标准,布局紧凑,以节约用地、降低工程造价。
规划方法
居住区规划基本上包括社会规划和建设规划两个方面。社会规划主要是对居民结构的调查、分析和预测,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职业、收入、年龄、民族以及对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休息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建设规划要为居民创造物质环境条件。
一个完整居住区的建设周期往往需要几年,完善各种设施所需时间更长。因此全面的规划应充分考虑阶段性。每个阶段的发展建设要尽量紧凑,并注意各阶段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在建设上,采用综合开发的办法。
70年代末,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以提高规划质量。主要是对居住区在卫生、教育、服务、环境等方面列出具体项目,进行调查评定,以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并综合评价。中国也已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位置选择
居住区在城市中心的位置,宜选择在地势较高,卫生条件较好,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地段(见城市用地选择);要尽量接近景观较好的地方。居住区要接近居民的主要工作地点或同工作地点有方便的交通联系。应尽可能少受噪声的干扰和有害气体、烟尘的污染。居住区要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构建规模
居住区的规模包括人口及用地两个方面,一般以人口规模作为主要的标志。
居住区的规模主要受以下一些因素决定:
①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配套设置居住区级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
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是影响居住区人口规模的重要因素。所谓合理的服务半径,是指居民到达
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放大步行距离,一般为800~1000,在地形起伏的地区可适当减少。
②城市道路交通方法的影响。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要求城市干道之间要有合理的间距,以保证城市交通的
安全、快捷和通常。
③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居住区的规模与居民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或相结合,这是在中国社会主
义制度下居住去规划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影响居民区规模的另一个因素。
④住宅的层数对居住区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都有很大的影响。
此外,自然地形条件和城市的规模等因素对居住区的规模也有一定的影响。
居住区规模结构的基本形式
规划结构有各种组织形式,基本的形式有:
①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具体地说,居住小区的规模一般以一个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
规模的下限,而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为其用地规模的上限。
②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这种组织方式不划分明确的小区用地范围,居住区直接由若干住宅组团
组成,也可以说是一种扩大小区的形式。其规划结构的方式为:居住区—住宅组团。
③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其规划结构方式为: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
规划内容
⑴根据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确定规划用地位置及范围;
⑵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
⑶按照确定的居住水平标准,选择住宅类型、层数、组合体户比及长度;
⑷确定公共建筑项目、规模、数量、用地面积和位置;
⑸确定各级道路系统、走向和宽度;
⑹对绿地、室外活动场地等进行统一布置;
⑺拟定各项经济指标;
⑻拟定详细的工程规划方案。居住区规划应符合使用要求、卫生要求、安全要求、经济要求、施工要求和美观要求等。
设计文件
⑴规划设计任务书
⑵用地现状图
⑶规划总平面图
⑷功能分区分析
⑸交通组织分析
环境规划及设计
⑺配套设施建设
施工许可证 设计许可证 用地许可证等相关政府文件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6 16:18
目录
概述
简要说明
规划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