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貌
山是地面上被平地所围绕的具有较大绝对高度相对高度而凸起的地貌区。山离地面高度通常在100米以上,包括低山、中山与高山,是否被称作山取决于当地人。 山一般是因板块碰撞或是火山作用而产生。山会因河流、气候作用或是冰河而慢慢侵蚀。有些山会形成单独的顶峰,不过大部分的山会连在一起形成山脉
定义
没有普遍接受的对于山的定义,高度、体积、坡度、和其他山的间隔及连续生都曾用来作为定义山的方式。
在汉语字典中,山的定义是“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的部分”。
一座山是否被称作山取决于当地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的最高点被称为戴维森山,虽然它只有300米。而俄克拉何马州劳顿附近的史考特山从周围到山顶的高度是251米。
寿光境内的山,位于县城西南8公里孙家集与马家庄之间,由于长期以来不再增高,而得名“静山”。东西最长处1.24米,南北最宽处0.7米;北高南低,最高处距地面0.6米,最低处仅0.1米。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山的定义包括:
最高点高于底部至少2500米
最高点高于底部1500米-2500米,坡度大于2度
最高点高于底部1000米-1500米坡度大于5度
当地(半径7公里)海拔大于300米,300-1000米
按照这个定义,山覆盖欧亚大陆的33%,南美的19%,南美的24%,非洲的14%。作为一个整体,地球24%的面积是山地,10%的人生活在山区。世界上大多数河源自山,半数的人依赖于源自山的水。
地球上最高的50座山脉都在亚洲。
行星地质学涉及行星的山区,在这个学科中,山通常被称作montes (单数 mons)。太阳系里最高的山是火星的奥林帕斯山,海拔21229米。
形成
山的形成是经历火山作用大陆漂移板块碰撞)而产生,而引起褶皱、断裂、隆起、沉积侵蚀等地理因素。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欧亚大陆板块印度-澳洲板块两个大陆板块之间互相碰撞对方而产生的板块挤压运动;而北美东海岸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就属于古大陆地形,后遭侵蚀作用后形成现貌。
气候
参见:山地气候
由于对流和辐射的综合作用,山区的气候在高海拔地区变得更冷。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度,在山区海拔升高100米大致相当于纬度升高0.75度。然而这种关系仅仅是近似的,因为诸如靠近海洋(如北冰洋)等局部因素可能会彻底改变气候。
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降水形式主要变为雪。风也会增强。
生态
参见:山地生态
山脚和山顶的高度落差很大的山往往会有多样的生态环境。从山脚下到山顶会因为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生态景观生物圈。其形成主要是因为在一特定高度范围内的动植物群无法生活在该区域之上或之下(原因为气候之不适应),导致该生物群仅出现在一座山的特定高度。总的来说,这就是微气候所造成的结果。
山上较冷的气候会影响居住在高山上的动植物,特定的动物植物一般会趋向生长在某一特定的气候环境下,因此随着海拔及气候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生态系,称为海拔区划(Altitudinal zonation)。在一些干燥气候的区域,山上的降雨较多及温度较低,也加强了海拔区划的情形。
有些海拔区划中的植物及动物会只出现在某一区域中,因为海拔较高及较低的地区不适合动植物的迁徒及生物扩散生长。这样的情形一般会称为天空岛(sky islands)。
海拔区划一般会有固定的形式。海拔最高的区域,树木无法生长,不论是否有其他生命,这个区块是高山气候(Alpine climate),类似于苔原(tundra)。在树线下方是亚高山气候,会有耐寒耐干的针叶林植物。海拔再低的区域有山地森林,一般仍以针叶林为主,但在热带地区,则会有阔叶林甚至是雨林
山与人类
山对人类的居住来说,较不适合,故大多数的人类偏向习惯居住于平坦的地面(除非必要性),因为山区的气候通常较恶劣,且在受到地形的限制下,无法发展成较大的都市,但是坡度较缓的山区仍适合耕种。在高海拔地区,由于较缺乏氧气和较容易受到紫外线伤害的关系,所以居住的人更是稀少。另外,四成至五成以上生活于低海拔地区的人一旦待在三千五百米以上的海拔高度超过数小时后都会造成高山症(一种人体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氧气浓度过低而出现的疾病)。
在现代,山主要的用途是提供人类休闲娱乐,而其它小用途有包括了伐木业、采矿业或放牧。有些山峰提供了景观供人观赏。而到达山峰的可能性则受到了其高度、坡度、纬度、地形以及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公路、缆车是使到达山峰更为方便的常见设施。而山区提供给人类的娱乐包括了徒步登山露营、攀岩、攀冰、滑草、滑雪、单板滑雪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9 18:14
目录
概述
定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