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院,是山东省最早开设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和拥有国际贸易学硕士点的高校。1960年学校贸易经济系开设对外贸易专业;1979年在工商经济系成立对外贸易教研室;为适应对外开放需要,1990年12月对外贸易教研室独立为国际贸易系,2003年国际贸易系改名为国际贸易学院。
发展历程
山东经济学院是山东省最早开设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和拥有国际贸易学硕士点的高校。山东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院的前身是对外贸易专业。1960年山东经济学院贸易经济系开设对外贸易专业;1979年工商经济系成立对外贸易教研室;1990年12月成立国际贸易系,2003年国际贸易系更名为国际贸易学院。
国际贸易学院现有教职工47名,专职教师3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讲师17人;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及在读博士10人;硕士学位获得者34人;专职教师中有出国访问学者7人。作为省内首家获取
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授予权的单位,国际贸易学院拥有4个教研室、2个教学模拟实验室、1个国际贸易研究所。四个教研室分别是:国际贸易理论教研室、国际商务教研室、国际经济教研室、国际商务英语教研室。
学院现有硕士、本、专科三个办学层次,国内培养和国际联合培养两种办学模式。它们是——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本科专业,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国际商务两个专科专业。
办公地点:山东经济学院逸夫楼六层国际贸易学院
师资力量
时英教授
时英,中共党员,国际贸易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校“231人才工程”关键学术岗位带头人。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山东省对外经济学会副会长,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山东省委员会特邀顾问、
中国国际商会山东商会特邀顾问。
山东交通学院兼职教授、山东省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兼职教授。主讲《国际市场营销学》、《外贸企业管理》、《公共关系学》。主要研究领域: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2003年以来承担并完成的科研项目:
2004年5月SA8000对山东省外贸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2004年11月我省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四大战略问题
2005年“绿色壁垒”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2005年11月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山东半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2006年11月SR(企业社会责任)对山东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06年行业协会对国际贸易摩擦对策研究
2003年以来的获奖情况:
2004年11月 《我省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四大战略问题》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04年《我省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四大战略问题》获山东经济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05年《山东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面临问题及对策分析》获山东经济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05年《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获山东经济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5年5月《WTO“绿色条款”对我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对策研究》获厅级科研二等奖
2005年11月 《国际贸易专业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和实践》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11月 《“绿色壁垒”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建议》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06年11月《SA8000对我省外贸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获山东经济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06年《“绿色壁垒”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建议》获山东经济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007年4月《山东半岛城市群与日韩产业协作区发展战略及模式研究》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7年7月《反倾销发展趋势和实效分析》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3年以来出版著作、主编教材、发表论文情况:
2003年6月WTO框架下保障措施的中国视角分析
2003年12月我国企业同跨国公司竞争战略刍议
2003年12月我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四大战略问题
2004年1月WTO与中国对外贸易
2004年7月试析影响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因素
2004年10月论政府与主导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004年11月山东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面临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2004年12月山东半岛城市群与日韩产业协作区发展战略及模式研究
2004年12月WTO“绿色条款”对我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对策研究
2005年2月“绿色壁垒”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2005年8月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新探
2005年9月“SA8000”对我外贸出口影响及对策分析
2005年12月“SA8000”对我外贸出口影响及对策分析
2006年1月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新体制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
2006年5月全球区域化趋势下
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必然性
2006年12月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及对策
2007年4月Theanalysisandcounter-measuresonthenewCharacteristicsofFDIentrymodelinChina
2007年7月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五日通
袁其刚教授
袁其刚(1966.10-)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国贸学院副院长;1989年毕业于山东经济学院
国际贸易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高校教龄17年,主讲本科生《世贸组织法》、《国际商务》、《国际商务谈判》;硕士研究生《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国际贸易专题》、《国际商务专题》等课程。教学效果优秀,曾获山东经济学院教师讲课大赛二等奖,山东经济学院首届“教学名师”提名奖。
作为学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1996-2006年获省级厅级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奖23项。在《
国际贸易问题》、《
国际经贸探索》、《国际商务》、《
对外经贸实务》、《WTO时代经贸》、《InternationalJournalofBusinessandManagement》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4篇,其中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摘,4篇进入其索引;编著出版著作、教材7部;主持省级科研课题4项,厅级课题2项;课题“反倾销发展趋势及实效分析”于2006年获山东省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学术兼职:任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学会副会长,山东对外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山东省委组织部农村党员干部
现代远程教育“世界农产品贸易规则”教学辅导专家,
山东省财政厅干部培训兼职教授。
研究方向:国际商务、世贸组织法。
2003年以来承担并完成的科研项目:
2003年10月WTO‘绿色条款’对我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对策研究
2003年10月反倾销发展趋势和实效分析
2006年10月加快我省产业集群科技知识溢出对策研究
2006年10月行业协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对策研究
2006年5月我省文化产业资本运作模式研究
2007年10月WTO绿箱支持措施新发展与我省支农制度创新研究
2004年10月SA8000对我省外贸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2006年10月CSR对山东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对策研究
2006年10月后过渡期山东外贸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006年10月研究生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
2003年以来的获奖情况反倾销发展趋势和实效分析获科研奖
2004年11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获教学奖2004年11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获教学奖
2006年10月反倾销发展趋势和实效分析获科研奖
2006年5月论文化产业形成中资本的作用获科研奖
2005年5月WTO“绿色条款”对我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对策研究获科研奖
2006年11月SA8000对山东外贸出口的影响与对策获科研奖
2004年10月“我省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四大战略问题”获科研奖
2004年5月《国际商务谈判》科研奖
2005年12月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获教学奖
2003年以来出版著作、主编教材、发表的论文情况
2007年2月《国际商务谈判》
2003年8月《国际商务谈判》
2003年2月《WTO规则教程》
2004年1月《WTO与中国对外贸易》
2007年4月《TheAnalysisandcount-measuresonthenew characteristicsofFDIentrymodeinChina》
2007年8月《TheanalysisonliftingExportsCompetitionThroughCSR》
2006年6月《山东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及负效应规避》
2006年12月《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及对策》
2006年8月《THENEWCHARACTERSOFENTRYMODEOFFDIINCHINA》2006年2月《论文化产业形成中资本的作用》
2006年2月《跨文化商务谈判的策略分析》
2005年2月《“绿色壁垒”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2003年6月《WTO进口救济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建议》
2004年12月《山东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面临问题及对策分析》
2003年12月《我国企业同跨国公司竞争战略刍议》
2006年2月《国际商务理论新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
2005年9月《影响一国实施反倾销起诉的因素分析》
2005年8月《反倾销预警模型构建思路分析》
2004年10月“绿色条款”挑战中国农产品出口
2004年12月国际托收指示书中代理法律问题
2003年4月山东外经贸发展需解决的几个结构性矛盾
毕红毅教授
毕红毅,女,1963年10月生,山东荣成人。山东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院教授,副院长。经济学硕士,硕士生导师。山东省世界经济贸易研究会理事。山东经济学院“23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重要岗位学术带头人。山东省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兼职教授。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1980.9-1984.7
山东师范大学本科
1984.7-2017山东经济学院教师
2001.2-2002.2捷克布拉格经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商务专业。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
主讲过《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服务贸易》等专业课程。主讲《国际市场营销学》、《
跨国公司经营理论与实务》等专业必修课程。1999年担任研究生导师,主讲《跨国经营》和《国际贸易专题讲座》和两门研究生课程。担当4项省部级重点课题的主持人。两项厅局级课题主持人,主持山东经济学院《跨国公司经营理论与实务》教学研究项目两项。自1996年至2017年发表学术论文37篇,其中在国外学术杂志发表5篇,国内发表32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出版著作、主编教材、发表的论文情况
2003.6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3.1ChinaEconomyinTransition
2003.1谈我国如何运用普惠制原产地规则
2003Transnationalcorporations'roleinpromotingthecreationofmiddleclassinChina
2004.1WTO与中国对外贸易
2004.6利用PECA条款扩大我国
机电产品对欧出口国际贸易问题
2004.8欧盟东扩,中国如何应对?
2004.7试析影响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因素,
2004.4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4.5论政府与主导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日本为例
2005.5ThepositiveanalysisabouttheconditionofChinesetechnologygainFDI
2006.12山东的第三产业
2006.8跨国公司经营理论与实务
2008.1人民币汇率升值与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理论学刊
2006.5欧盟农业与环境政策对山东农业的借鉴科学与管理
2006.4跨国公司对我国市场的不和谐因素及规避措施山东经济
2006.7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新特点与防范策略研究理论学刊
2006.2CEPA-未来鲁港合作首推服务业山东商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以来承担的科研项目:
2003.10欧盟东扩的贸易扩展效应及我国的市场定位分析”
2003.12欧盟农业环境政策对我省农业的借鉴”
2004.12二十一世纪欧盟经贸政策走向与我省对策”
2006.12欧美跨国公司产业转移新趋势对山东的影响与对策
2007.11山东企业如何尽快嵌入全球价值链问题研究
2007.12构建山东现代制造业体系的比较优势研究
2003年至2017年的获奖情况
2004.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11《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获山东经济学院科研成果二等奖
2005《21世纪欧盟经贸政策走向及我省的应对策略》获山东经济学院科研成果奖
2005.11《欧盟扩展的贸易转移效应及我国市场定位分析》获山东经济学院科研成果二等奖
2005.12学位论文《青岛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对策》获
山东省教育厅本科学位论文优秀奖
2005.10《临沂物流发展模式》获山东经济学院科研成果二等奖
国际商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商务、跨国经营基础理论、业务知识,专业技能,通晓
国际商务惯例和国际商务文化,熟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要求,具备跨国经营、管理、策划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同时以培养中高级
国际商务师为目标,毕业生将主要在跨国公司、涉外企业从事跨国经营和国际商务管理。
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服务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具务开拓进取精神,了解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熟练掌握国际设备理论与专业科研课题技能,主要包括WTO规则与国际商务惯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管理、国际投资理论与实务、项目管理、跨国公司管理、国际商务策划、国际商务会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沟通等业务知识。此外,还要求学生国家对外开放和各项方针政策;熟练地掌握英语读、写、听、说技巧。要求学生既在国际商务领域有突出的专长,在国际经济管理方面也要具备较强的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平现代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国际商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国际商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国际商务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和
国际商务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
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实务、财务会计、跨国公司管理、国导市场营销、国际税收、企业战略管理、国际商务沟通、国; 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英语、国际经济合作等。
四、学制及学位授予
本科标准学制为4年。根据学校学分管理规定,可提前1年或延长2年毕业。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须修满指导性教学中规定课程总学分17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62学分,学科基础课42学分(其中必修课32学分,选修课10学分),专业课36学分(其中必修课26学分,选修课10学分),实践课程体系(含毕业实习、毕业论文)15学分,全校选修课15学分,方准毕业。
国际贸易
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学生应比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和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状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企事业部门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的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
4、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
6、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主干学科
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财务会计、跨国公司经营理论与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外贸运输与保险、国际技术贸易、世贸组织法、国际商法、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英语、国际经济合作等。
学制学位
本科标准学制为4年。根据学校学分制管理规定,可提前1年或延长2年毕业。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毕业要求
本专业须修满指导性教学中规定课程总学分17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62学分,学科基础课42学分(其中必修课32学分,选修课10学分),专业课36学分(其中必修课26学分,选修课10学分),实践课程体系(含毕业实习、毕业论文)15学分,全校选修课15学分,方准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