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县位于陕西东南部,地处秦岭南麓,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石山区农业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革命老区县。县域面积3535平方公里,辖18个镇(办)、239个村(居)、13.04万户46万人。
县境为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海拔1100米,年均气温13.1℃,年均降水量709毫米,年无霜期207天。境内山青水秀,空气清新,
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以上天数350天左右,属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
森林覆盖率达到64%,被誉为“西安第二生活区”。
境内矿产资源富集,已发现矿藏49种,以
钒、金、镁、锌、重晶石等为主,其中钒储量310万金属吨,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矿床,有“中国钒都”之称;生物资源富集,有国家二级以上保护野生动物26种,野生中药材1000多种,素有“西部药乡”之美誉;水力资源富集,水能蕴藏量19.5万千瓦,可开发量5.6万千瓦。
全县有旅游资源单体93个,国家二级以上资源12个,山、水、林、古建筑、地质等旅游资源齐全,国家级森林公园天竺山、明清古建筑群漫川古镇、省级风景名胜区月亮洞、明末山寨群天蓬山寨等景区对外具有一定影响。特别是海螺宫—黑龙谷景区连绵200平方公里,溶岩面积大,峰、峡、溶洞、瀑布等景观类型多,为世界罕见的喀斯特地质地貌。漫川前店子、法官秦岭原乡等
美丽乡村山水环绕、风景醉人。
境内203省道、福银高速公路自西北向东南穿境而过,山(阳)柞(水)公路已经投入使用,西(安)武(汉)高铁和丹(凤)宁(陕)
高速公路已列入规划,山阳已成为连接陕东南和鄂西北的交通枢纽,融入关天经济区、
西安武汉都市经济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优势更加明显。
西晋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置县,古名丰阳县,明成化12年(公元1476年)更名山阳县,建县距今已有1700余年,曾是秦楚和宋金的国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革命战争年代是鄂豫陕和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是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山阳受南北文化共同影响,秦楚文化底蕴深厚,道佛文化交互接替,红色文化源远流长,
民俗文化多姿多彩。
近年来,山阳县坚持以建设美丽幸福山阳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
生态立县、
工业强县、
产业兴县、
旅游活县”四大战略,认真落实改革带动、项目带动、城镇带动、创新带动、科技带动“五大举措”,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标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五化进程”,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2015年完成生产总值104.05亿元、增长13.3%;财政总收入7.37亿元、同口径增长44.76%,地方财政收入4.21亿元、同口径增长14.12%;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4.17亿元、增长29.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05亿元、增长2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67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133元、增长10.2%。12项市考主要经济指标有8项位居全市第一。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省级教育强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生态园林县城、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等50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