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林缘地带、条块森林,包括桉树等外来树木的种植园。秋冬季节多出现在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在其生活范围的南部地区,即马拉维,它仅限于山地雨林,并且不在森林外面的开放栖息地捕食。
迁徙。常见在开阔平原、荒漠、旷野、开垦的耕作区、林缘草地和村庄上空盘旋翱翔。多单独活动,有时亦见2-4只在天空盘旋。活动主要在白天。经常栖息在悬崖上的岩壁上。性机警,视觉敏锐。善飞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空中盘旋滑翔,宽阔的两翅左右伸开,并稍向上抬起成浅‘V’字形,短而圆的尾成‘扇’形展开,姿态极为优美。
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为食,除啮齿类外,也吃蛙、蜥蜴、蛇、野兔、小鸟和大型昆虫等动物性食物。捕食方式主要通过在空中盘旋飞翔,通过锐利的眼睛观察和寻觅,一旦发现地面猎物,突然快速俯冲而下,用利爪抓捕。此外也栖息于树枝或电线杆上等高处等待猎物,当猎物出现在眼前时才突袭捕猎。
在繁殖季节,山鵟的求偶炫耀有起伏式、螺旋式和摇摆式等技艺高超的婚飞和空中炫耀。当繁殖期到来的时候,雄鸟便在自己的巢域上空所作的各种体态的飞行,同时发出大声鸣叫,以博取异性的爱慕。它们常常飞到30-90米的高处,垂直冲下,急剧地旋转着,发出警报似的叫声,似乎已经失去了控制,马上就要摔在地上。但在接近地面只有1米左右时,却又灵巧地恢复常态,振翅飞起,直上高空。这样的表演有时可以反复100多次。会反复地呈波浪状不断起伏的飞行,进行空中炫耀。当这种空中炫耀由雄鸟和雌鸟共同进行时,更是扣人心弦。开始是雄鸟在雌鸟的上空作水平翱翔,接着径直向雌鸟俯冲过去,当雄鸟临近,雌鸟突然翻过身来,把脚爪伸向雄鸟,于是两双脚抓在一一起,翻着筋斗象两片落叶似的一起跌落下去,有时一直跌到临近地面或水面的千钧一发之际,才突然分开,腾空飞起。隼形目猛禽的交配主要在树上或地面上进行,一般每天交配多次,但一到产卵期即停止。
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林缘或森林中高大的树上,尤喜针叶树。通常置巢于树冠上部近主干的枝桠上,距地高7-15米。也营巢于悬岩上。巢结构较简单,形状巨大,主要由枯树枝堆集而成,内垫有松针及细枝条和枯叶,有时也垫有羽毛和兽毛。每窝产卵2枚,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以雌鸟为主,
雏鸟晚成性。孵化期约50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经过70天的巢期生活后,雏鸟即能飞翔和离巢。只有一只雏鸟能生存下来,幼小的那只常常被老大杀死。
该物种分布范围狭窄、有限,发生的密度低,被认为有一个适度数量减少的趋势,下降的原因是因为栖息地丧失、大部分范围内的山地森林遭受了大面积的森林砍伐。降水量减少、旅游影响、道路发展、致使生存环境发生改变。生存的大部分范围内与同属的物种
普通鵟等竞争加剧,已被列为生存近危的物种。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