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足面
地质地貌学术语
风化作用、坡地重力作用和片状洪流作用反复进行下去,结果就使山坡不断地平行后退,因而在山麓形成一种缓缓倾斜的平整基岩面,土覆薄层松散堆积物,称为山麓剥蚀面,或简称山足面。
坡地发育产物之一
谷坡受剥蚀,并保持与原先坡地的坡度一致而后退,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原始坡平行的坡地只能在上部坡段保留,长度越来越短;下部坡段因接近剥蚀基准面坡度变小、长度加大;从坡地的纵剖面上,呈一下凹的地形。随着侵蚀作用的进行,分水高地的面积逐渐缩小,直到不同方向的坡地后退在分水高地相交时,分水高地的高度才开始减低。在干旱、半干旱区,由于山坡的不断后退,停积在坡麓的风化碎屑被洪流冲走,基岩裸露,形成达到平缓基岩坡面,称山麓剥蚀面
继续发育产物
在干旱区,山麓剥蚀面较发育。它的形成是由于山坡不断后退,坡麓受洪流冲击把凤化碎屑搬运到更远更低的地方,使山麓基岩裸露的结果。也有些山麓剥蚀面可能是河流侧蚀造成的。如果地壳长期稳定,山麓剥蚀面将扩大联合形成广阔的剥蚀平原,一些尚未夷平的高地称岛状山。
形成机制
山麓剥蚀面是岩漠中最为发育的一种类型。干旱区风化作用强烈,山坡上的岩石受到强烈的破坏,形成大量的风化碎屑产物,在重力作用下,大量碎屑物沿坡向下滚动,聚集于山麓,一旦暴雨时,便由强大的片状洪流将其迅速搬运走,堆积在山麓边缘,形成大规模的洪积扇。山坡上的基石又重新暴露,再遭风化,风化碎屑物又被片状洪流运走。在风化作用、坡地重力作用和片状洪流等共同作用下,便使山坡不断地平行后退,在山麓带形成缓缓倾斜的基石剥蚀面,上覆薄层松散堆积物,称为山麓剥蚀面。
常见地区
在我国的内蒙古高原,非洲北部,澳大利亚大陆西部等地都可以看到典型的山前夷平面地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19 15:30
目录
概述
坡地发育产物之一
继续发育产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