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
文艺作品里,在提到古代医药时,常用“岐黄”一词。有人认为这是一味中草药,甚至说这是中药黄芪、
大黄的简称。其实,这是误解。尽管“岐黄”确与医药有关,但它实指一部古代医学名著《内经》和它的作者。
《内经》
全称《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说为黄帝和岐伯所作。黄帝就是我们
中华民族的先祖轩辕氏(也称
有熊氏、公孙氏),曾为统一中原作出贡献。也是养蚕、
舟车、文字、音律、医药、算数的发明者。
岐伯系黄帝的大臣,典主医病,史称岐伯医术高明,“脉理
病机治法经运气,靡不详尽”。《内经》就是根据他与黄帝就医术、
医理、中草药等方面的对话,经后人编纂补充而成的。《内经》共计十八卷,分《
素问》、《
灵枢》两部分。它以
人体结构、机能联系及人与自然关系等
整体观念为出发点,运用
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关系,解释人体生理、病理,阐述诊断、治疗、预防、养生等方面的方法,是我国古代一部系统、全面、科学的基础性著作,对后世中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
重大影响。尤其在明代
李时珍《本草纲目》问世之前,医家视之为必读之书,不读该书,则不能行医。所以古人尊称《内经》为医书之祖。而它的作者黄帝、岐伯,亦为人尊为医家之祖。正是这个原因,后来岐(伯)黄(帝)几成“中医学”的代名词。以致后来人们学医时,就说是学习“岐黄”;对于医术高超的人,说成是精于“岐黄”。只是清末民初以后,随着西医的普及,中医开始
退居二线,“岐黄”一词,除了古籍里尚能见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就很少使用了。
据说
黄帝和他的臣子
岐伯都能治病,黄帝常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形式写成《
黄帝内经》。其文简而意博,其理深奥有趣,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
医学文献。后世因此称中医学为
岐黄之术,岐黄也被视为医家之祖。并由此引申而专指正统中医、中医学,更多的则是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同时,由“岐黄”组合的新词,也各有自己相应的意义。
另外,《医源资料库》记载: 岐黄 ,岐伯与黄帝的合称。古代相传有黄帝令岐伯研究医药而创立
经方之说,《黄帝内经》中有不少内容是以黄帝问、岐伯答的体裁写的,因而人们把岐黄作为祖国医学的代名词,岐黄也和
杏林、悬壶一样当作中医的别称在使用。岐黄之术即指中医学术。
有关
岐伯与岐黄的研究发现,其中充满了浓郁的
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由此说明中医药学与其母体文化的密切关系。相传黄帝常与岐伯、
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对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等原理设问作答,予以阐明,其中的很多内容都记载于《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中。后世出于对黄帝、岐伯的尊崇,遂将岐黄之术指代中医医术,并认为《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理论的渊源、最权威的中医经典著作。直至今天,凡从事中医工作的仍是言必称引《黄帝内经》之论。其实《
黄帝内经》
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只是托名于黄帝、岐伯而已,它汇集了古代医务人员和
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
临床经验和
理论知识。
近日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中华医学会医学分会在
新密举行授牌仪式,新密被命名为“岐黄文化发祥圣地”,岐黄文化作为宝贵的
民族文化遗产,将被传承开发。
据了解,自2010年11月19日开始,中华学会医史学分会在
新密举行了为期四天的岐黄文化高层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医史研究专家学者,对新密市的
岐伯山、
黄帝宫、
药王庙等岐黄文化遗迹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和研讨,一致认定:新密是《
黄帝内经》思想的形成地,是岐黄文化的发祥圣地,是中华医祖岐伯的第二故乡。
岐黄文化是宝贵的
民族文化遗产,新密市委、市政府以
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实施
文化传承,将加强这一珍贵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决定将其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纳入新密“十二五”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围绕
中华医药圣山岐伯山初步规划建设“三个园区、七个中心”,三个园区是岐伯山岐黄文化
保护区、天然中药材保护区和
生态林保护区,七个中心是《
黄帝内经》及中华医药文化研究中心、易经研究中心、道教武术研究中心、
道医治疗
养生保健中心、中医药博士活动中心、中药材种植研究中心和中药精深加工提炼中心,力争早日把新密建设成为岐黄文化的研究中心、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基地。
新密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境内具茨山、浮戏山、岐伯山上野生药材多种多样,素有“天然药库”、“中药材之乡”的美称。长期以来,新密人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生产的金银花、
地黄等在中药界负有盛名。新密境内发现与岐黄文化有关的遗迹、胜迹、地名、山川、庙宇约六十余处,岐伯祠、岐伯墓、岐伯泉、岐伯洞、药王庙、黄帝城、黄帝宫、轩辕宫等闻名遐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