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
湖南衡阳县境内国家级森林公园
湖南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衡阳县东北部,东西宽14公里,南北长17公里,总面积2067公顷。辖南岳七十二峰之岣嵝峰,嫘祖峰、白石峰等五峰。森林公园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常年平均气温17.9℃,相比周围城镇低6℃~8℃,具有夏无酷热,冬少寒冷、四季分明的特点。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覆盖率达95%。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湖南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衡阳县东北部,东临湘江,南接雁城(距衡阳市25公里),西望船山,北揽祝融。位置坐标介于东经112°30′~112°38′,北纬27°5′~27°15′之间,总面积2067公顷。
地形地貌
湖南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湘江中上游低山丘陵地带,由岣嵝峰、白石峰、酒海岭、大海岭、小海岭、毕架山大小六座山体组成,山体分散,境内岣嵝峰、白石峰均属南岳七十二峰,群峰突起,山体雄伟壮观,峰峦迭透,沟深谷幽,最高海拔1189.3米。
气候特点
湖南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热量充足,无霜期长,山高雾日多,年平均气温17.9℃,7月平均气温24..8℃,年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间,
土壤
湖南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土壤以板页岩发育形成,在海拔500米以下为红壤,500~800米为黄壤,800米以上为黄棕壤,土壤湿润肥沃呈酸性。毕架山及大、小海岭位于岣嵝峰的西南面,海拔在250~550米之间,土壤以板页岩发育的红壤土为主,呈酸性,土层较厚。
资源情况
植物资源
截至2009年,湖南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植被种类丰富,树种繁多,境内植物种类繁多,有原始次生林900多亩,有森林植物70余科、300余种,珍稀树种40余种,有水杉树、梭椤树、黑楠、银杏、白辛、三尖杉等。
动物资源
截至2018年,湖南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内有小鲵野猪果子狸穿山甲、獐、画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主要景点
禹王殿
禹王殿建于岣嵝主峰上,是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所建。相传,大禹求治水策至岣嵝峰,经仙人指引得金简玉牒天书,从而使治水获得成功。始建于西汉武帝朔二年(公元127年)。历代相继改造,或为祠,或为坛,或为庙,或为宫,或为殿,后改殿为祠至唐。从唐至宋曰宫,南宋时改为禹坛,随后又改为殿。
禹王碑
禹王碑高7尺,宽5尺,厚1尺,碑文77字,形似蝌蚪,又似鸟篆。自明代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对碑文进行注释。于1935年建碑亭护碑,现已列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开发建设
基础建设
湖南嵝峰国家森林公园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达1亿元,公园建设禹王殿、原始次生林景观、胸有成竹、禹碑、禹泉、仙履石、镇龟洞、望日亭、望江亭、彭公亭、回音古墓、生态观光果园、南林竹海、妙溪飞瀑、老岩奇洞、灵芝岩、嫘祖坟、陈世杰墓等景点。
品牌建设
1995年11月1日,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
2011年7月,申评为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
2012年7月,创建湖南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交通线路
交通
驾车
长株潭—走高速至南岳,在沿107国道往衡阳方向至李坳“丁”字路口,右转往集兵滩方向见路标直达景区; 衡阳市往南岳方向走107国道至李坳“丁”字路口,右转前往集兵滩方向直达景区。
路线
岣嵝峰二日游
第一天下午在市区或高铁站接团,约一个小时到达岣嵝峰景区,游览理纱河景区(约2个小时),晚上入住馆。享用绿色环保晚餐。
第二天,早餐后,登成功峰—岣嵝峰,走成功路—禅意古路,观岣嵝日出,游览行程同一日游得(约2个半小时),中餐后返回到接团的地方,结束旅程。
历史人文
岣嵝峰古称衡山主峰,故又兼衡山和南岳之名,她雄峙三楚,遥接朱炎,坐收洞庭,俯瞰湘流,仰摩列星,巍巍峨峨。早在公元两千多年前就作为国内名山载入史册,《山海经》、《史记》、《湘中注》、《金石萃编》、《湖南通志》、《水经注》等均有记载。神农、轩辕、唐尧、虞舜、夏禹、韩愈、刘禹锡、苏轼、朱熹、湛若水、王夫之、魏源、彭玉麟等名流志士都曾留足于此,他们既为千古名山增添了无限的光彩,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传说和宝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
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省林业厅.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4 00:41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