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温病学
医学术语
《岭南卫生方》讨论瘴疟证治,指出瘴疟与伤寒不同,此书较吴又可《瘟疫论》早三百余年,对于流行于岭南的传染病在认识上已有很大进步。
病理简介
岭南温病学是岭南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岭南中医中具有鲜明的地理、气候、环境特点的一个学术流派。其形成和发展既受到清代叶天上、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等江浙温病名家学术体系的影响,同时,又结合岭南的具体情况,具有鲜明的岭南医学特色,因而也丰富了我国温病学的内容,为完善温病学说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岭南医家对急性外感热病和传染病的认识甚早。晋代葛洪对传染病如丹毒、疟疾、恙虫病等已有论述,《肘后备急方》首载用青蒿治疟疾;宋代陈昭通等著《太平圣惠方》及元代释继洪著《岭南卫生方》已明确提出岭南之地理、气候及饮食习惯、人的体质均与中原有异,载有不少防治温病的方剂。
发展历程
清代岭南医家何梦瑶著《医碥》,详论“火”与“湿”证,对后世岭南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何氏长期亲自参加温病的诊疗工作,其“立方救疗,多所存活”。
他仔细观察研究热带、亚热带地理气候条件下人体病变的规律,并针对当时景岳学说盛行,不少医生忽视岭南的实际而滥用温补之弊,强调南方“凡病多火”、“多湿”,运用脏腑经络学说对火热证进行辨治。对于湿病强调合理运用理牌祛湿法,用药有其独到之处。
据史料记载,清初南方诸省曾暴发几次瘟疫大流行,提高瘟疫病的诊治水平成为当时医务界的当务之急,不少岭南医家继承了吴又可《瘟疫论》的学术观点,致力于瘟疫病防治的研究。
何梦瑶指出瘟疫的病源是“天地之疠气也,邪自口鼻人内”,详细论述了该病的汗、斑、苔、脉变化的临床意义及汗、下法,下后变证、兼证,妇人、小儿瘟疫,瘟疫后遗证等。治疗方面何氏主张立法应重在“逐邪”,对白虎、举斑、黄龙等汤证,从临床证候、辨证要点到立法用药都作了分析和阐述。
此外,南海潘大纪著《南北喉证辨异》、李朝栋著《寒温条辨治疫汇编》、梁国珩著《救疫全生篇》。黎佩兰著《良方释疑》等关于瘟疫诊治方法的研究,对岭南温病学发展亦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总的说来,他们多重于瘟疫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温病学理论体系形成完整的温病学理论体系。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17 11:10
目录
概述
病理简介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