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堤村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永乐镇下辖村
岸堤村,属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永乐镇。
概况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永乐镇岸堤村
岸堤村受芮城县管辖,与许湾村,曹家村,李湾村同乡,空气好,英才辈出,人杰地灵,气候宜人
行政区划
岸堤村为岸堤镇驻地村,2004年10月由岸堤一村、岸堤二村、岸堤三村、岸堤四村、岸堤五村、岸堤六村、艾山后村、格拉山后村合并而成,现有耕地面积3133亩,1193户,3672口人,中共党员181名。
历史
该村建立于唐朝时期,当时村名叫双凤镇,明朝时期当地政府官员为确保该村一方平安,防止洪水泛滥,保证当地老百姓生活环境和生命财产安全,大兴水利,修筑河堤,故改名为岸堤。
抗日战争时期,岸堤为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沂蒙红嫂明德英、全国著名的抗日游击大队长、战斗英雄徐敏山的出生地。徐敏山带领的民兵游击队,在沂南、蒙阴、沂水一带,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英勇杀敌,进行过无数次战斗,令日伪军闻风丧胆,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该村涌现出大批的战斗英雄、支前模范和抗日英烈。革命烈士有:代怀杰、盛京传、李树田、刘方贤之子、公臭、郭长德、张学兴、邵连贯、郭兴合、李树业、任殿庆、田德华、田德昌、王彦福、李开忠、张录德、张征德、李纪运、李纪才、明启东、公方新、张学山之弟、刘方才、公双厚、王运珍20多名,残废军人有贾顺德、代环青、宋树全、张祥德等。
1938年7月,林浩率省委机关一部、四支队一团、教导队和政治部到达岸堤,8月中旬,郭洪涛南下返回岸堤,两部会合,合力开辟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苏鲁豫皖边区省委驻在岸堤,为全省抗日工作指挥中心,8月20日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随省委迁至岸堤。
在干校的支持帮助下,1938年9月该村发展了徐敏山、王立功、张顺德、凌开业、盛立叶、刘安吉等第一批党员,10月份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由徐敏山担任支部书记(徐敏山,1905年生,历任村长、乡长、区中队长、区长、沂南县大队长、副县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济宁地区行署副专员,被群众誉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该村凌开化、李子凡、朱凤祥曾在干校学习。同年11月建立了民主政权,并相继成立了宣传队。
建设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88年建成全县第一个烤烟生产示范村,同年被县工商局评为个体专业村。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党支部坚持以强村富民为目的,推行“支部加协会”模式。目前,发展黄烟180亩,桑园150亩,建冬暖式大棚150个,露天黄瓜600亩,发展养殖大户50个,规模投资300万元,同时投资62万元建成全县规模最大的长毛兔繁殖厂。个体经商户有320户,从业人员达到580人,在外劳务输出人员860人。建经济林1100亩。2006年建设工贸园区沿街楼13000平方米,新硬化艾山后大组水泥路1000米,在街道改造的同时,对西大沟集贸市场进行经济开发,建商品房33处,仅此一项增加村集体收入28万元,开发六大组河南商品房18300平方米,增加村集体收入36万元,投资48万元完成格拉山后大组和艾山后大组“引水上山”工程。完成有线电视户户通,自来水户户通,1992年被临沂地委评为“九间棚式”先进党支部,1996年被临沂市委评为“先进集体”,1997年被县委评为“五好党支部”、“五个好”村党组织,2002年被县委、县府评为“和庄式”计划生育协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模范村”,2003年被临沂市政府评为“模范村民委员会”,2004年被县委评为“五个好党支部”,2004年被县委、县府评为“全县综合实力强村”,2005年被县委、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和庄式”计划生育协会、全县“综合实力强村”、“农村工作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2-12-02 10:38
目录
概述
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