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峡,汉语一级字,读作峡(xiá ),其本义为两山夹水处。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寅集中】【山字部】峡 ·康熙笔画:0 ·部外笔画:0
广韵》侯夹切《集韵》《韵会》辖夹切《正韵》胡夹切,𠀤音洽。《广韵》巫峡,山名。蜀楚之交,山有三峡。《左思·蜀都赋》经三峡之峥嵘。《注》三峡在巴东永安县,谓西陵峡,归鄕峡,巫峡也。《盛弘之荆州记》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无断处,重巖叠嶂,隐天蔽日,非亭午不见日月。
又州名。秦将白起攻楚,烧夷陵,卽其地。魏武於此置临江郡。後魏为拓州,取开拓之义。周以其居三峡之口,因曰峡州
又山峭夹水,亦曰峡。见前岬字注。《集韵》本作陜。或作陿。
方言汇集
◎ 粤语:haap6
潮州话:giab4(kiap) hab8(hâp) [澄海]giag4(kiak) hag8(hâk)
最新修订时间:2025-02-09 12:15
目录
概述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