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儦(biao),字叔岐,清河郡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北齐到隋朝时期大臣,仪同三司
崔仲文之子。
崔儦,字叔岐,清河郡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少与范阳
卢思道、陇西
辛德源志同友善。每以读书为务,负恃才地,大署其户曰:“不读五千卷者,无得入此室”。
举秀才出身,为员外散骑侍郎,迁殿中侍御史。与熊安生、马敬德等议五礼,兼修律令。寻兼散骑侍郎,出使陈国。还京,待诏文林馆,历任尚书郎。与顿丘李若俱见称重,时人语曰:“京师灼灼,崔儦、李若。”李若每谓其子曰:“卢思道、崔儦,杳然崖岸,吾所重也,汝其师之。”卢思道与崔儦尝酒后相调,儦曰:“偃邈无闻。”思道讥儦云:“高曾官薄。”齐亡,归乡。仕郡为功曹,补主簿。
隋朝开皇四年,征授给事郎,兼内史舍人。后兼通直散骑侍郎,聘于陈朝。还,授员外散骑侍郎。以聋,常得无事,一醉辄八日。越国公
杨素时方贵幸,重儦门地,为子杨玄纵娶其女为妻,娉礼甚厚。亲迎之始,公卿满坐,素令骑迎之。崔儦弊衣冠骑驴而至。杨素推令上坐。崔儦礼甚倨,言又不逊,杨素忿然拂衣而起,竟罢而坐。后数日,崔儦方来谢罪,杨素待之如初。诏授易州刺史,或言其未合,乃追停。崔儦语人曰:“易州刺史何必胜道义。”
崔儦出身清河崔氏大房,是崔宗伯长子
崔休后裔。唐显庆四年(659年),唐高宗下禁婚诏,禁止包括崔宗伯二子后裔在内的“
七姓十家”互相通婚,清河崔氏大房因而位列唐代著名的禁婚家。大房崔氏又是唐代清河崔氏定著六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