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苔草(学名:Cladopus doianus (Koidz.) Kôriba)是川苔草科、川苔草属水生小
草本植物。根狭长而扁平,暗绿色至黄绿色,羽状分枝,借吸器紧贴于石上。不育枝上有簇生、线形的叶;能育枝上的叶常作指状分裂,覆瓦状排列,花后叶脱落。花单朵顶生,佛焰苞斜球形,
花被片线形,位于花丝基部之二侧。蒴果近球状。花期9-12月,果期1-3月。分布于中国和日本;在中国分布于福建、广东。生于水流湍急的河川及瀑布下。
植物学史
1944年,厦门大学教师
赵修谦首次在中国福建长汀县发现了川苔草科植物,并对该科分类做了细致研究,成果刊载于1948年的《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丛刊》,文中川苔草学名为Lawiella chinensis。由于川苔草分布区域的局限性、生境和形态的特殊性,使得该植物在分类地位的归属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观点。1982年《福建植物志》又将其放入Cladopus中,学名改为Cladopus chinensis;1988年《中国植物志》将川苔草并入
飞瀑草(Cladopus nymani)中;2003年,Flora of China又将其重新独立出来;同年,日本学者M.Ka.to与Y.Kita对中国川苔草科进行了分类修订,将Cladopus chinensis作为Cladopus japonicus Imamura的异名。
截至2022年,“植物智”等数据库将Cladopus chinensis和Cladopus japonicus作为Cladopus doianus (Koidz.) Kôriba的异名。
形态特征
水生,多年生小草本,外形似
苔藓;根扁平,肉质,暗绿色至黄绿色,宽0.84-2.91毫米,通常2.5毫米;茎短,生于根分支的枝腋,有不育枝和能育枝两型;能育枝矮小,倒卵形,高2.23-4.11毫米,宽1.2-3.02毫米;不育枝上的叶为线形,长3.00-3.50毫米,能育枝的叶呈掌状,常6-9裂,质硬,裂片长0.80-1.10毫米,宽0.15-0.25毫米。营养生长期,植株铺满石头上表面。形似一席绿地毯。
花两性,单生于能育枝的顶端,幼时包藏于深绿色至暗红色的佛焰状联合苞片内,
佛焰苞直径1.13-1.60毫米,具短梗;
花梗1.84-3.76毫米,花被片小,2片,薄膜质,线形,白色或粉红色,长0.75-0.90毫米,宽0.11-0.15毫米;雄蕊具有多型性,表现为数量不一(常1-2枚)、花丝有不同程度的联合、花药形状的变异及雄蕊的异化等;花药长0.54-0.82毫米,宽0.16-0.32毫米;
花丝长1.11-1.87毫米,宽0.19-0.25毫米;柱头红色,呈菱状楔形,长0.62-1.07毫米,宽0.93-1.30毫米。子房光滑,呈椭圆状圆球形,长1.02-1.71毫米,宽0.93-1.30毫米,通常上部深红色,下部红黄色或淡黄色,偶见全为淡黄绿色,蒴果球形,直径0.93-1.49毫米,
果柄长1.85-3.03毫米,结实率高。
生长环境
川苔草常集聚生活于石块上,组成单优势种水生群落,属溪流植物。相关水域内常有生于石缝间沙质土壤中的黑藻、浮叶眼子菜及水绵等。川苔草对水质有特殊要求,要求水流湍急、水质良好,同时也要求含氧量高、阳光充足。静水培养,无法存活。海拔200-400米。
分布范围
川苔草分布于中国和日本;在中国分布于福建、广东东部。
生长习性
川苔草依赖于根特有的固着器(haptera),群生于急流中的石头(坂)上。夏季为营养生长阶段,石块上几乎都是不育枝,夏末能育枝慢慢长出;秋季,水位下降,川苔草有的暴露于水面之上,有的沉浸于水底石块上;冬季,能育枝里长出了苞状结构,即总苞。内部包裹着花蕾。待能育枝露出水面后,花梗迅速伸长:总苞破裂后,暗红色的小花从能育枝顶端绽放,镜头下观察,如同石块上铺上一席红毯,惊艳夺目。蒴果开裂时分大小两瓣,大的宿存,小的脱落。外种皮有粘性,种子可能粘附于涉禽类的腿上进行传播。果后能育枝脱落,不育枝长出。花期为当年9月至次年2月,果期1-3月。夏季,川苔草在水中进行营养生长和无性繁殖;冬季枯水期,不育枝脱落,能育枝可能在温度和水分2个生态因子的共同作用下促花、成花和开花。
主要价值
川苔草在研究植物进化、建立植物系统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濒危(EN)。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二级。
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如山区的开荒种地、如薪炭林、园艺观赏以及燃料的需求对川苔草的威胁严重。数量稀少。
生境退化或丧失;直接采挖或砍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