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右史(拼音:zuǒ tú yòu shǐ)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宋·宋祁、欧阳修《新唐书·杨绾传》。
成语出处
宋·宋祁、欧阳修《新唐书·杨绾传》:“杨绾学公权,华州华阴人。祖温玉,在武后时为显官。世以懦闻。绾少孤,家素贫,事母谨甚。性沉靖,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澹如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左图右史”。
成语典故
杨绾(生卒年不详),字公权,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举进士,补太子正字,擢右拾遗。肃宗即位,拜起居舍人,知制谐。累迁中书舍人,兼国史。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修国史。任宰相不久病故。
祖父杨温玉,在武则天皇后时为显官。家族世代以儒学闻名。杨绾在小时候异常聪慧,他四岁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宴请宾客,饮酒时,先要宾客按平上去入四声的读音说出一件宴会上的事物。宾客们还未想出,站在一旁的杨绾,却指着铁树灯说:“灯盏炳曲。”在座的宾客听后,都为小小年纪的杨绡竟如此敏捷聪颖而吃惊。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杨绾父亲就去世了,从此他的家境每况愈下。他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日子。
杨绾性格沉静,不好说话,常常独自一人待在书房里读书,他的身边都是围书,虽然书上和所铺的席子上都落满了灰尘,他也满不在乎,淡然处之(性沈靖,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澹如也)。似乎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能与书相伴,他就能得到最大的满足。
杨绾做人不招摇,不好虚荣,即使写出很好的文章,也不会主动拿出来向别人展示。
杨绾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进京面试时直接由唐玄宗主考。在考完了常规试题后,唐玄宗可能是觉得他的文章写得好,又特地让他加试诗和赋各一篇,杨缩从而夺得了第一名。考试时加写诗、赋就是从杨绾开始的。由于杨绾在科举考试中得到唐玄宗的赏识,所以他从此开始官运亨通。
成语寓意
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其中的“万卷”和“三百首”,意思就是要多读。读得数量多,眼界开阔,才能从许多书中进行比较,印证,受到启发,进而写作成文。在历史上,凡是立马文场,驰骋自如,成为大文章家者,无一不是左图右史,采英撷华,读过许多书的。不读书而成文豪者绝无仅有。绾家里之所以“世以儒闻”,这和他“独处一室、左国右史”是分不开的。可见,一个读书人只有经过寒窗苦读,才能在学识上有所长进,才能有所成就。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左图右史”指周围都是图书。后用“左图右史”强调藏书极多。联合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
“左图右史”也作“左图右书”。
运用示例
宋·秦观《致政通议口号》:“北陌东阡,时命青牛之驾;左图右史,日从赤松之游。”
宋·文天祥《回诸郡教官送别》:“南辕北辙,迹似远于江湖;左图右书,情相期于筲汉。”
元·方回《一斋箴》;“于斯一斋,左图右史。一在斋乎?一在心乎?”
明·王世贞《明故处士云槎张君墓志铭》:“人君之堂,沃若兰芳。左图右书,金薤琳琅。”
清·魏秀仁《花月痕》二回:“此番召试词科,因偕窗友万庶常,同寓圆通观中,托词病暑,礼俗士概屏不见。左图右史,朝夕自娱。”
鲁迅《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古人‘左图右史’,现在只剩下一句话,看不见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