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定价是指企业用两种或多种价格销售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尽管
价格差异并不是以
成本差异为基础得出的。
又称“弹性定价”,是一种“以顾客
支付意愿”而制定不同价格的
定价法,其目的在于建立基本需求、缓和需求的波动和刺激消费。
差别定价策略是实际中应用较典型的
定价策略之一,也称为
歧视性定价(Price discrimination),是对企业生产的同一种产品根据市场的不同、顾客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价格。一般来说,只要对不同类型的顾客就同一种产品采用不同的价格,或经营多种产品的企业对具有密切联系的各种产品所定的
价格差别同它们的
生产成本的差别不成比例时,就可以说企业采用了歧视性定价。比如工业用电和生活用电的价格不同,而每度电的生产成本是一样的。与采用统一价格相比,歧视性价格不仅更接近一个特定顾客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即“
保留价格”),也可能服务于不能按统一价格购买的顾客,或者诱使他们消费得更多,从而能获取较大的利润。
二、不同市场的价格弹性不同。利用价格弹性来分割市场,可以增加
企业利润。
三、企业的市场必须是能够分割的,就是说,人们不可能在不同的市场之间进行
倒买倒卖。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差别定价就不会成功,不同的市场的价格就会趋于相等。
二、 二度差别定价:一度差别定价的不完全形式,根据单个消费者购买的数量大小来定价。常用于
公用事业(电、水、煤气等)。例如,美国按不同的月
用电量Q收费:
三、 三度差别定价:最常见的差别定价。根据
需求的价格弹性的不同来划分顾客或市场。就是说,对
价格弹性大的市场,价格定得低一点;价格弹性小的市场,价格定得高一点。
(2)产品用途不同:如
电话用户分为企业用户和居民用户,企业费用(弹性小)>居民费用(弹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