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什维克,俄文Большевик的音译,意为多数派。1903年在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形成的拥护
列宁的多数派
政党组织。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于1898年成立后,尚未制订出
党章和党纲,党的组织也不够成熟。列宁在“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和在国外出版《
火星报》的活动为进一步建党作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1903年7月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上就党纲、党章问题展开争论。
由于列宁的坚持,党纲中写入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条文。讨论党章时,在入党条件问题上出现尖锐分歧。列宁主张凡承认
党纲,在物质上帮助党并参加党内某一组织者,皆可成为党员。以
马尔托夫为首的一些人反对把参加党的一个组织作为入党条件。结果大会通过了马尔托夫的条文。但在选举党中央委员会和党机关报
《火星报》编辑部时,拥护列宁的占多数,被称为
布尔什维克,马尔托夫派占少数,被称为
孟什维克。因而从1903年以来,布尔什维克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称号,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和策略被称为布尔什维克主义(参看
布尔什维克党)。
Bolshevism就是俄国Bolsheviki所抱的主义。这个主义,是怎样的主义?很难用一句话解释明白。寻他的语源,却是“多数”的意思,郭冷苔(Collontay)是那党中的女杰,曾遇见过一位英国新闻记者,问她Bolsheviki是何意义?女杰答言:“问Bolsheviki是何意义,实在没用;因为但看我们所做的事,便知这字的意思。”据这位女杰的解释,“Bolsheviki的意思只是指他们所做的事。”但从这位女杰自称她在西欧是RevolutionarySocialist而在东欧是Bolshevika,和Bolsheviki所做的事看起来,他们的主义,就是革命的社会主义;他们的党,就是革命的社会党;他们是奉德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家马克思(Marx)为宗主的;他们的目的,在把现在为社会主义的障碍的国家界限打破,把资本家独占利益的生产制度打破。此次战争的真因,原来也是为把国家界限打破而起的。因为资本主义所扩张的生产力,非现在国家的界限内所能包容;因为国家的界限内范围太狭,不足供他的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大家才要靠着战争,打破这种界限;要想合全球水陆各地成一经济组织,使各部分互相联结。关于打破国家界限这一点,社会党人也与他们意见相同。但是资本家的政府企望此事,为使他们国内的中级社会获得利益,依靠战胜国资本家一阶级的世界经济发展,不依靠全世界合于人道的生产者合理的组织的协力互助。这种战胜国,将因此次战争,由一个强国的地位进而为世界大帝国。Bolsheviki看破这一点,所以大声疾呼,宣告;此次战争,是Czar的战争,是Kaiser的战争,是Kings的战争,是Emperors的战争,是资本家政府的战争,不是他们的战争。他们的战争,是阶级战争,是合全世界无产庶民对于世界资本家的战争。战争固为他们所反对,但是他们也不恐怕战争。他们主张一切男女都应该工作,工作的男女都应该组入一个联合。每个联合都应该有中央统治会议。这等会议,应该组织世界所有的政府。没有康格雷,没有巴力门,没有大总统,没有总理,没有内阁,没有立法部,没有统治者,但有劳工联合的会议,什么事都归他们决定。一切产业都归在那产业里作工的人所有,此外不许更有所有权。他们将要联合世界的无产庶民,拿他们最大最强的抵抗力,创造一自由乡土,先造欧洲联邦民主国,做世界联邦的基础。这是Bolsheviki的主义。这是二十世纪世界革命的新信条
篇名。
李大钊撰。1918年11月载于《
新青年》。文章热烈欢呼十月革命的胜利,认为这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布尔什维的胜利,是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指出:“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宣告布尔什维主义一定能在全世界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