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斯·孔波雷
布基纳法索前总统、军事独裁者
布莱斯·孔波雷(法语:Blaise Compaoré,1951年2月3日-),莫西族人,布基纳法索前总统、军事独裁者。
人物经历
军旅生涯
1951年2月3日,布莱斯·孔波雷生于布基纳法索(原名上沃尔特)高原中部大区乌布里滕加省的济尼亚雷镇(距离首都瓦加杜古以北约35公里),早年毕业于教会学校和师范学校。
1972年,孔波雷加入国家武装部队。孔波雷与托马斯·桑卡拉自童年时代起就交往甚密,从军后同效力于驻南方波城伞兵突击队,在政治观点和意识形态上同属倾向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派军人。
1973-1975年,孔波雷在喀麦隆雅温得联合军事学院学习。1975年,晋升为少尉,任驻德杜古伞兵团排长。1975-1976年,在法国蒙彼利埃摩托化突击步兵训练中心实习。1976-1977年,在法国任突击队见习教官和伞兵教官。
1977年,孔波雷在摩洛哥拉巴特伞兵中心进修并任突击队教官,同年晋升为中尉。1978年,任驻博博迪乌拉索第三步兵团情报处负责人。1981年2月,任全国武装力量最高委员会委员。9月,任波城伞兵突击队训练中心司令。1982年,晋升为上尉。
革命时期
赛耶·泽博统治时期,桑卡拉与孔波雷秘密组织“共产主义军官团”。1982年5月,孔波雷因反对赛耶·泽博军政权推行的政策,辞去武装力量全国委员会委员职务。11月7日,孔波雷参加了让-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少校和桑卡拉上尉联合发动的推翻泽博军政权的军事政变。政变成功后,任拯救人民临时委员会常设书记处书记。
1983年8月4日,桑卡拉发动“八四革命”,孔波雷鼎力相助,推翻了韦德拉奥果政权。政变后,孔波雷任全国革命委员会委员、总统府国务部长,成为桑卡拉政权事实上的第二号人物。1984年9月,兼任内政和安全部长。1985年8月,任全国革命委员会主席府总协调员,并兼任第五军区司令,负责首都瓦加杜古的安全保卫。1987年9月,任总统府国务部长兼司法部长。
政变夺权
桑卡拉上台后,推行了一系列偏激的国策,孔波雷与他之间的矛盾日渐公开化、尖锐化。孔波雷怀疑1987年8月瓦加杜古街上出现的攻击他和其他人的传单是桑卡拉指使的。9月3日,在全国革命委员会会议上,孔波雷要桑卡拉出面澄清此事,遭到桑卡拉的拒绝。此间,在瓦加杜古街头还出现了“谁反对桑卡拉,谁就是反革命”的标语。至此,孔波雷与桑卡拉两派对立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
1987年10月15日,孔波雷在巴蒂斯特·林加尼、亨利·宗戈的配合下,指挥他的部队与桑卡拉的国家安全部队展开决战。在交战中,桑卡拉总统和卫兵中弹身亡,政变军人集团随即夺取了国家政权,宣布解散全国革命委员会,成立以孔波雷为主席的全国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人民阵线”。全国实行宵禁,关闭边界。27日,“人民阵线”武装部队攻取库杜古军区(军区司令布卡里·卡博雷是桑卡拉的密友,十月政变后拒绝支持孔波雷政权,并以武力相抗),控制了全国局势,布基纳法索从此进入孔波雷时代。有迹象显示,孔波雷的政变得到了法国和科特迪瓦的幕后支持。
权力稳固
1987年10月31日,布基纳法索成立了新一届政府,孔波雷任人民阵线主席、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晋升为少校。1989年4月,在孔波雷的倡导下,布基纳法索共产主义者联盟、革命军事组织、布基纳法索共产主义战斗联盟-火焰、布基纳法索共产主义小组等30多个支持孔波雷政权的政党和团体合并,组成布基纳法索争取人民民主组织-劳动运动,作为执政党和唯一合法政党。该党采用自由市场经济政策。
孔波雷与巴蒂斯特·林加尼、亨利·宗戈三人合谋推翻桑卡拉政权后,形成以孔波雷为首的“三驾马车”的集体领导。但此后,孔波雷与林加尼、宗戈因政见分歧矛盾不断激化。1989年9月,林加尼和宗戈图谋发动政变推翻孔波雷政权。9月5日晨,孔波雷夫妇及亨利·宗戈应邀访华,林加尼留在国内准备举事。然而,林加尼和宗戈的政变阴谋被孔波雷的亲信、人民阵线协调执委会国防和安全委员会主席迪昂德雷觉察。9月18日晚间,忠于孔波雷的一派趁政变集团不备,先发制人,一举粉碎了未遂政变。9月19日,孔波雷一行结束访问平安回国,林加尼和宗戈均被处决。“三驾马车”体制不复存在,孔波雷一人独揽党政军大权,兼任国防和安全部长。
1990年5月-1991年7月和2007年1月-2008年12月,孔波雷任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主席。1991年3月,孔波雷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6月2日,全民投票通过独立以来第四部宪法。1991年12月和1992年5月,举行首届多党制下的总统和议会选举,孔波雷作为唯一候选人以86%的绝对优势当选总统,其所属政党争取人民民主组织-劳动运动获议会多数席位,组成以该党为主的政府。当时由于主要反对党的抵制,只有25%的选民参加了投票。1998年12月、2005年12月和2010年12月,孔波雷三次连任总统。
1996年2月5日,以布基纳法索争取人民民主组织-劳动运动为主体,联合其他10个政党合并组成布基纳法索争取民主和进步大会。该党在历次总统、议会和地方选举中获胜,长期保持执政地位,形成一党独大的政治格局,布基纳法索历届政府总理和该国大部分官员都是该党党员,在议会拥有最多席位。1998年6月8日-1999年7月12日,孔波雷任非洲统一组织主席。
1997年1月,人民议员大会(议会下院)通过宪法修正案,全面抛弃带有“革命”色彩的言辞,将人民议员大会改为国民议会,人民武装力量改为国家武装力量,将国家座右铭“为祖国、毋宁死,我们必胜!”改为“团结、进步、正义”。 修改了国徽图案,取消了桑卡拉时代的带有革命、工农联盟等激进色彩的国徽,新国徽借鉴了上沃尔特共和国时代的国徽样式。
2002年7月,孔波雷兼任最高司法委员会主席。2007年1月和2008年1月,连任西非经济货币联盟执行主席。
政权垮台
2011年,布基纳法索发生一系列学生、法官和士兵等游行示威、抢劫事件,抗议政府处置突发事件不力和物价上涨过快。4月,布总统府卫队等部分士兵以未能按时领到住房补贴为由哗变,并在首都一些地区进行抢劫。随后,布多个城市相继发生警察、商人、农民等游行示威事件。为稳定局面,孔波雷解散并重组政府,任命新的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和总统府特别参谋长,并在首都实施宵禁。6月初,布第二大城市博博迪乌拉索部分军人因不满军饷被拖欠再次哗变,在当地实施抢劫,被布总统卫队武力镇压。之后,布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平抑物价、改善民生的举措,惩办了涉嫌杀害示威学生的军人和卷入贪腐弊案的海关署长,并举行政治改革协商委员会会议,提出设立参议院等改革建议。4月21日,孔波雷任命新政府,并亲自担任国防部长。
2012年2月和2013年1月,孔波雷两次对内阁进行调整。2013年,根据政改方案,恢复议会两院制,设立参议院。2013年7月,执政党赢得参议院选举,布基纳法索政局总体稳定。
2014年10月30日,已经执政27年的孔波雷打算通过议会修宪延长其任期,引发了大规模反政府示威,示威者要求他下台。31日,布基纳法索发布官方声明,孔波雷已经辞职,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诺贝雷·奥诺雷·特拉奥雷将军宣布代行总统职权。11月1日,科特迪瓦政府证实,孔波雷携家眷和随从抵达科特迪瓦首都亚穆苏克罗。
晚年受审
2021年10月,因涉嫌在1987年的政变中谋杀当时的泛非主义运动领袖、总统桑卡拉,孔波雷面临起诉。文件显示,孔波雷被指控的罪名包括危害国家安全、藏尸等。
2022年4月,孔波雷被布基纳法索法院判处终身监禁。7月初,布基纳法索总统达米巴以“民族和解”的名义邀请孔波雷返回布基纳法索几日,其间孔波雷没有面临逮捕。他的回国引发了民间社会团体和政党的强烈抗议,认为民族和解不应该以有罪不罚为代价。7月26日,布基纳法索政府发言人代为朗读了孔波雷的道歉声明,声明中说:“请布基纳法索人民原谅我在任职期间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向我的兄弟和朋友、托马斯·桑卡拉的家人道歉。”
为政举措
政治
1987年,布莱斯·孔波雷执政后,由于他牢固控制着军队,政局一直比较稳定。1990年5月,成立了制宪委员会,同年12月召开全国代表会议,讨论和修改宪法草案,实行多党制。1991年6月2日,公民投票通过布基纳法索第四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布基纳法索是一个民主、统一、非宗教的国家,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制度。
孔波雷推行民族和解政策,提倡各政治派别进行对话,给予反对党更多参政议政权利。1998年7月,成立全国独立选举委员会。11月,孔波雷在由10个反对党组成的“2月14日集团”抵制大选的情况下,以87.52%的得票率蝉联总统。此后政局基本稳定,但反对党联合抗争意识增强,工会多次举行罢工反对国家机关总体改革法案,社会矛盾加深。
经济
孔波雷上台后,相继执行1986-1995年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1991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支持下,开始实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不断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加快国营企业私有化,振兴农业,加大对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投入,经济发展呈增长趋势。
布基纳法索是农牧业国家,将近90%的人从事农牧业。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政府在农村进行了大量建设性工作:1、实行土地私有化。以前农民由于无力改良土壤,在一地耕种几年,土地贫瘠后便迁移别处,另烧荒开辟新的耕地。现将农民组成自然村,按村固定耕地,分地到户,农民有经营权和保养土地的责任,但不准转让或出卖土地。2、宣传和动员禁止烧荒。3、在沙特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援助下,在北部半沙漠区和中部高原区大力打井取水。
在人民生活方面,布基纳法索资源贫乏,是非洲最穷国之一,广大农村由于资源贫乏、土地贫瘠和气候条件差,人民生活十分贫困。据世界银行1998/99年发展报告,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在5岁以下儿童中所占百分比1990-1996年为33%,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1996年为158‰,预期寿命为男45岁、女47岁,生育率1997年为每一妇女生6.36胎。对医疗卫生的公共开支1990-199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为2.3%,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1995年占总人口的78%,获得卫生设施的人口占18%。
军事
布基纳法索的重要军事基地是在首都瓦加杜古东南方向90多公里的波城,波城突击队是布基纳法索最精锐的部队,桑卡拉和孔波雷都曾先后担任过波城突击队司令,并在那里集结力量发动军事政变上台。孔波雷在执政中期出于前车之鉴,采取措施削弱和分散波城的力量和装备。
司法
2002年7月,布基纳法索对司法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国家最高司法委员会为最高司法机构,主席由国家元首兼任,司法部长为副主席。取消最高法院,设立高等法院、行政法院、审计法院和宪法委员会。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构,由民事、商事、社会和犯罪4个法庭组成。行政法院主要审理国家行政机关之间的纠纷和公民对行政机关的控告,下设两个法庭。审计法院是对国家财政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最高专门机构,审理国家企业、中央和地方行政机关财经违法案件,下设三个法庭。宪法委员会监督和保障宪法的实施,解释宪法。 实际上,孔波雷作为总统把持了国家的司法大权。
外交
孔波雷上台执政后,对外继续奉行友好合作的政策,并宣称布基纳法索政府愿意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进行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布基纳法索强调经济外交,同西方国家特别是法国保持密切关系,积极谋求在地区和非洲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努力调解多哥几内亚、科特迪瓦和马里等国危机,曾向中非派遣维和部队。注重加强同亚洲国家交往,以拓展外援渠道,争取更多外援。
在对华关系上,孔波雷曾于1987年6月和1989年9月两次访问中国。但在1994年,中布关系发生逆转。2月2日,布基纳法索政府置中布两国关系于不顾,和台湾当局在台北签署联合公报,决定“恢复”所谓大使级外交关系。2月4日,中国驻布大使李永谦奉命向布政府进行严正交涉,对布政府同台湾当局“复交”提出强烈抗议,并宣布自即日起中止同布的外交关系,停止执行两国政府间的一切协议。此后,两国仍保持经贸关系并呈上升趋势。
对国际及非洲形势的看法,孔波雷认为当前国际矛盾和对抗有所缓和,但冲突远未消失,各国之间正建立新型关系。世界经济制度越来越自由化,但竞争更为激烈。赞扬联合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希望联合国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协调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实施维和行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关于非洲形势,孔波雷认为非洲国家只有采取一致行动,才能在世界舞台上重新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主张建立非洲预防冲突机制,积极参与地区维和行动,维护非洲的和平与安全。强调加快非洲一体化进程,加强团结和相互依存。要求国际社会减免非洲债务,确保对非洲的官方援助。
所获荣誉
布莱斯·孔波雷于2005年被授予优秀指挥官勋章,2012年获布基纳法索国家大十字骑士勋章。此外,他还被授予法国国际政治研究学院、日本创价大学法国里昂第三大学(让·穆兰大学)、泰国兰甘亨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非洲-马尔加什高等教育理事会国际秩序学术棕榈奖。
人物评价
布莱斯·孔波雷在政变中上台,杀害了其前任。孔波雷离开布基纳法索,留下的是被点燃的政府建筑和数量不详的骚乱死亡者。这个国家有40%的居民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之下,60%的人是文盲,这并未阻挡年轻人起来结束一个腐败的体制。这位“亲爱的布莱斯”曾是法国的朋友,他曾帮助法国参与多次棘手的斡旋,并参加法国的反恐事务。尽管如此,巴黎很清楚要在这次危机中保持必要的距离。那些自以为永不沉没的非洲大鳄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法国《费加罗报》社论《“非洲之春”来临?》)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08 13:14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