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学派(Budapest school)是匈牙利的一个新马克思主义派别。
苏共二十大后,卢卡奇在
裴多菲俱乐部的哲学讨论会上,批评匈牙利共产党“意识形态专家”的“引证学”和“反客观主义”观点。其学生
阿格妮丝·赫勒(Agne Heller,1929-)在一篇论述
车尔尼雪夫斯基伦理学的著作中,率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问题,主张维护人的个体利益的相对自主性。苏共二十二大后,卢卡奇重返哲学界,并有一群哲学家和文学家聚集在其周围,标志着布达佩斯学派的形成。
1968年捷克
布拉格之春事件后,该学派被认为持“背离党的政策、思想上错误、政治上有害的右倾观点”而再度受到谴责。1971年卢卡奇去世后,学派影响一度渐小。其主要代表现大多在西方进行学术活动。该学派在哲学上主张“社会存在本体论”。以
卢卡奇的《
历史和阶级意识》为依据,对社会本体进行研究和探讨,反对“物质存在说”。赫勒尔提出“日常生活”观念,认为是日常生活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使个人进到人群.进而成为共同体,形成族类活动,从而产生道德、宗教、政治与法律。阿格妮丝·赫勒20世纪80年代后出版的历史哲学著作,贬低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反对历史规律性,把历史归结为零碎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