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廷
汉语词语
帝廷,汉语词汇,拼音读作dì tíng,释义为朝廷,出处为《史记·孝武本纪》。
解释
1、朝廷。“王廷”的别称。
2、帝廷,祭天神之廷。
3、古天文学上指
太微垣
。
出处
《
史记
·
孝武本纪
》:“鼎宜见于
祖祢
,藏于帝廷,以合
明应
。”
宋 苏辙 《贺张宣徽知青州启》:“伏审入觐帝廷,荣加使秩,遂解南籥,作镇
东藩
。”
清 顾炎武 《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门小坐栅洪桥下》诗:“曾折帝廷槛,几死丹陛旁。”
《辛亥革命百年》:“动了民基动帝廷,难禁
易帜
一枪鸣。”
《汉书·郊祀志上》:“鼎宜视宗祢庙,臧於帝庭,以合明应。”
颜师古
注:“帝庭,甘泉 天神之庭。”
《史记·天官书》:“大角者,天王帝廷。其两帝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摄提。”
《汉书·李寻传》:“少微处士,为比为辅,故次帝廷,女宫在后。”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言少微四星在太微次。太微为天帝廷。女宫谓轩辕星也。”
参考资料
帝廷
.汉典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0 12:34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