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青镇是唐代著名的藩镇之一,即
平卢淄青节度使,简称
淄青节度使,是由原驻守东北的
平卢军南下而建立。《
新唐书·藩镇传》把它列在“
河朔三镇”(即
魏博、
成德、
幽州镇)之后,列第四位。拥兵十万余人,长期辖有淄、青、齐、登、莱、兖、海、沂、密、郓、曹、濮等十二州,其统治地域大体包括黄河以南的今
山东地区。淄青镇经历了五位节帅,即
侯希逸、
李正己、
李纳、
李师古、
李师道,共五十七年的统治,最终被唐政府平定。
历史背景
建立
平卢淄青镇的建立与
安史之乱对山东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其军队先后攻下洛阳、长安,战火遍及黄河南北。安禄山死后,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也先后统帅叛军,与唐朝争战多年。安史之乱也将山东地区卷了进去。安禄山率军南下时,内地各郡因军备松弛,许多地区很快就被叛军占领,而只有山东的平原郡早有防范,并成为当时抵抗叛军的中流砥柱。其领导者就是当时的平原郡太守颜真卿。平原郡太守颜真卿早就觉察到安禄山的反叛动向,所以提前作好抗击的准备。当安禄山大军一到,颜真卿立即部署兵力进行抵抗,同时急忙派人向朝廷奏报叛军军情。颜真卿在国难危急关头,以一郡之力英勇抗敌,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和各地的拥戴。当时河北有17个郡纷纷响应,他们一致推举颜真卿为盟主,拥兵20多万。北海太守贺兰进明也率青州军队进入平原,与颜真卿并肩作战。安禄山的军队被阻挡在黄河以北,而且屡遭重创。
就在颜真卿举兵平原之际,驻守在辽东的平卢军也开始与叛军作战,颜真卿以海上为交通线与其取得联系。平卢军驻扎的营州(今辽宁朝阳),是当时十镇之一,起初归安禄山管辖。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平卢将士杀死了节度使,与安禄山脱离关系,并与之作战。鉴于当时颜真卿抗敌名气大,平卢军将领刘正臣以其所据渔阳(今天津市蓟县)降唐。平卢军将领田神功、董秦、邢君牙、阳惠元等先后率领精锐部队过海来到青、齐一带,参与抵抗安史叛军的战斗,山东境内因而驻扎了大量的平卢军。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到达山东的平卢军在大将田神功、董秦的率领下渡过黄河,收复平原郡,并沿着黄河两岸与安史叛军展开了多年的战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驻扎在营州的平卢军2万多人在节度使侯希逸的率领下,击败范阳叛军,然后率兵南下,横渡渤海,于公元762年一月到达了今天山东的北部一带;又在青州之北渡过黄河,与青密节度使、徐州刺史会合于兖州(今山东兖州市),三人联合进击安史叛军。至此,平卢军大部分主力已集结在山东境内。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五月,唐朝正式任命
侯希逸为平卢、淄青节度使。
唐代宗宝应元年(
762年)五月,
侯希逸以平定
安史之乱功封平卢、淄青二镇节度使,统领青、淄(治今山东
淄川)、齐(治今山东
济南市)、沂(治山东
临沂)、密(治今山东
诸城)、海(治今
江苏连云港西南海州镇)之州。 为淄青镇割据之始。
淄青镇在李正已管辖时达到全盛阶段。无论是版图、兵力还是经济实力,在唐朝各镇中都是首屈一指。淄青镇保持了当时最强大的军镇军力,拥兵10万余人,而其他强镇充其量也不过3万或5万人。在几次讨伐叛乱的军事行动中,各方军镇都以淄青军的进退为凭据。淄青镇也长时期维持着繁荣富裕的经济状况,并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商业贸易活动。同时,淄青节度使还身兼唐朝的海运押新罗渤海两蕃使,负责山东与辽东和朝鲜的口岸贸易、海道运输以及国事往来等事务。
淄青镇的统辖范围,并非固定不变。侯希逸任节度使,仅辖有青(治今山东青州)、淄(治今山东淄博南)、齐(治今山东济南)、沂(治今山东临沂)、密(治今山东诸城)、海(治今江苏连云港)等六州。
李正己任节度使时,增扩了登(治今山东蓬莱)、莱(治今山东莱州)、德(治今山东陵县)、棣(治今山东惠民南)四州,达十州之地。
大历十一年(756年),李正己会合诸道平定汴宋留后李灵曜的反叛,又得曹(治今山东曹县北)、濮(治今山东鄄城北)、兖(治今山东兖州)、郓(治今山东东平西北)、徐(治今江苏徐州)五州,辖境扩至最大,达十五州之多。建中年间四镇之乱中,淄青镇失去了德、棣、徐三州。此后,直至
元和十四年(819年)被朝廷平定,淄青节度使一直控制淄、青、齐、登、莱、兖、海、沂、密、郓、曹、濮等十二州之地,大致相当于今山东省几乎全部及江苏省部分地区。
兴盛
唐代宗大历十年(公元775年),河北诸镇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淄青军借战争时机不断扩充地盘,管辖淄、青、齐、海、登(治今山东蓬莱)、莱(治今山东莱州市)、德(治今山东陵县)、棣(治今山东惠民东南)10州之地。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汴宋镇发生变乱,留后李灵曜欲效仿河朔反叛,唐朝廷命令各镇举兵讨伐。李正已率领淄青军直赴战场与其他节度使联合作战将其灭掉,并乘机攻克原属汴宋镇的曹(治今山东曹县西北)、濮(治今山东鄄城北旧城)、兖、郓(治今山东东平西北)、徐(治今江苏徐州市)5州,将其占为已有。这时淄青镇的辖区已接近于近现代的大部山东。为了更好地控制新得到的5州,李正已把镇治从青州迁移到郓州,并以其子李纳为青州刺史,镇守青州。至此成为唐朝的第一大藩镇。
与中央交锋
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正月,河朔三镇中的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要求承袭父位,这时淄青、魏博二镇也为其说情。由于唐德宗欲革前弊,所以坚持不答应。这年五月,淄青镇李正已、魏博镇田悦、成德镇李惟岳等结成联盟,开始反叛朝廷。没过多久,李正已病死,其子李纳秘不发丧,擅自统领军务,并派兵援助田悦,共同对抗朝廷派来的军队。淄青、魏博、成德三军联合起来,兵扎洹水。唐朝派马燧率军屯于邺城,唐朝军队与三镇的军队展开了一场激战,结果唐军获胜。魏博主力被击溃,前往救援的淄青军也几乎全军覆没。淄青镇所管辖的德州、棣州刺史向唐朝廷投降。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十月,淄青镇的徐州刺史李洧举州归顺唐朝廷,脱离了李纳,唐朝迅速收复了这一战略要地。徐州是山东与江淮衔接的重要枢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它北控兖州,南扼江淮。唐朝收复了徐州就意味着控制住了淄青军南下的咽喉。所以,李纳不肯罢休,率淄青军主力猛攻徐州。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唐朝廷又派出了禁卫部队神第军,调集了宣武、朔方等方镇军,与淄青军大战于彭城四周。结果,唐军获胜,淄青军只好退出了徐州境地。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二月,唐朝各路军队向濮州展开了强大的攻势,但久攻不下。淄青镇李纳只好退归郡州,与朱滔、李希烈、王武俊、田悦联合反唐,朱滔自称冀王,王武俊自称楚王,田悦自称魏王,李纳自称齐王,李希烈则自称楚帝,他们都建制百官。唐朝廷虽然多次派兵征讨,均无结果,双方形成了消耗战和持久战。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被调往镇压李希烈的泾源兵路过长安时哗变,史称“泾源兵变”,一时间德宗也难以顾及到河朔和淄青的战争。第二年,德宗下诏,承认藩镇叛乱、兵祸连年是自己的罪过,并赦免淄青和河朔三镇的罪过。淄青等四镇也表示归顺朝廷,各自罢兵,名义重新归依唐朝。
平定
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李师古死,其弟李师道掌管军政,并上报朝廷,请求任命。这时唐宪宗正全力平定剑南镇刘辟的叛乱,无暇顾及,所以就任命李师道为淄青镇留后,不久又任命其为节度使。元和期间,唐宪宗力削藩镇,先后讨伐剑南、镇海、淮西三镇,都取得了胜利。就在唐军围攻讨伐淮西镇时,李师道暗中与淮西镇串通,通过各种手段破坏唐朝廷的军事行动。例如,李师道派遣亡命之徒到处制造恐怖事件,包括火烧河阴粮仓,破坏桥梁等,甚至公然在唐东都洛阳预谋放火杀掠,制造紧张气氛。李师道的行为引起了唐朝廷的愤怒。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唐军队攻克蔡州,擒获吴元济,平定了长期割据的淮西镇。唐军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朝廷的威望,并对其他割据藩镇产生了巨大的震慑力。李师道得知淮西镇被唐军消灭,十分恐慌,不知所措。其手下有人劝李师道向朝廷纳贡献地以示赎罪。李师道听从劝议,派使者连番上表朝廷,请让其长子入朝作侍从,并献沂、密、海三州之地,愿诚恳听从朝廷处分。唐宪宗答应了李师道的请求,并派遣左常侍李逊到郓州处理有关事宜。李师道归顺朝廷的举动遭到了内眷们的反对,加上李师道一向见识浅薄,便听从了内眷们的意见,又改意对抗唐朝廷。
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七月,唐宪宗下诏讨伐淄青镇,命令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五镇联合举兵共同讨伐。从而造成了数路大军一起压到了淄青镇境界的局面。 宣武镇军队首先包围了曹州,接着又攻下了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这年十一月,魏博镇节度使田弘正与义成节度使李光颜首先率军进入平卢境,魏博军白杨刘镇(今山东东阿北杨柳村)南渡黄河,在距离郓州40里处安营扎寨。两军初战告捷。十二月,武宁节度使李塑与淄青军连续11战,全部获得胜利。相继攻下了金乡(今山东金乡)、鱼台(今山东鱼台)、承县(今山东枣庄市);唐楚州刺史李听率军攻陷海州,连下东海(今江苏东海)、朐山(今江苏朐县)、怀仁(今江苏赣榆)等县。李帅道听说自己四面被官军包围,便征发民夫修治郓州城堑,加强守备。 李师道懦弱昏庸,并无将才,在唐军的围攻下不知所措。面对唐军的强大攻势,淄青镇内部也开始瓦解了。淄青军都兵马使刘悟率1万多军队奉命驻扎在阳谷,抵挡魏博军,激战多日连连失利。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二月,李师道派遣二使召刘悟议事,准备寻机除掉刘悟,另换主帅。刘悟得知消息后,早做准备,先下手为强,杀死二使,举兵反正,刘悟率全军人马从阳谷杀回郓州,真捣李师道的老巢;同时他还派人通知魏博军,请求援助。一夜之间,刘悟军攻破郓州城府,杀死了李师道,向唐朝廷投降,其他11州也全部缴械投降。至此割据长达60年之久的淄青镇最终被唐朝廷收复了。
分解
唐朝平定淄青镇之后,鉴于其管辖有12州的广大疆境,力量过于强大,所以将其分为三镇:淄、青、齐、登、莱五州为一镇,仍叫淄青镇,号平卢军,(一说此后淄、青等州专用“平卢”之号)以原义成节度使薛平为节度使;以郓、曹、濮3州为一镇,后赐号太平军,以原华州刺史马总为节度使;以兖、海、沂、密4州为一镇,以原淄青四面行营供军使王遂为节度使(一说只设观察使)。这样原来的淄青镇一分为三,各自管辖其所辖范围,势力均衡,都直接服从朝廷,成为唐王朝牢固控制的地区。
内部环境
从李正己开始的淄青镇的各节度使,都是在前任节度使尽享天年后,平稳地完成了政权交接。节度使都能传延子孙或兄弟,一些重要职位也大多由其家属担任的管理方式定义为“家镇”管理模式。成德镇尚有暂时中断世袭制之时,淄青镇则成功地实现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节度使传递。更不像幽州等镇那样或逐杀前任节度使,或政权屡屡旁落他姓之手。
此外,淄青镇军乱较少。在历史上只发生了一次军乱,低于魏博、幽州、淮西、山南东道、易定等镇。主要原因是任用自己的亲信来担任要职,并且采用严刑峻法进行防范,而这种严刑峻法则带有极大的遮掩性。
经济
农业
山东地区自古就是农耕重地,《汉书》记载,大禹所分九州中青州“田上下”,颜师古注田第三,徐州“田上中”,颜师古注田第二,说明了上古时期山东的耕作条件就比较好。《通典 食货》记载淄青镇内的青、齐、兖等州土地的土质优良,这就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淄青镇辖区内不光是土壤条件好,多条河流如黄河、汶水、济水、大运河、淮河等等还从辖区内或辖区旁经过,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不仅如此,山东地区还有很多配套的水利设施,这就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同时淄青镇的百姓耕作技术也很高。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曾召集幽州及渔阳、淄青等地的百姓去营州屯田,一方面说明这些地区劳动力比较充足,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地区人民的耕作水平比较高。
手工业
淄青镇辖区乃古代齐鲁之域,《汉书·地理志》记载,齐地“太公以齐地负海舄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乃劝以女工之业,通鱼盐之利”,又云鲁地“地狭民众,颇有桑麻之业,亡林泽之饶”,可见山东地区拥有较好的纺织业基础。《唐会要》中将绢的优劣按照产地分为八等。淄青镇的辖区中,曹州的绢为第二等,海、泗、濮、徐、兖以及曾为淄青镇辖区的德州产绢为第三等,齐、郓以及曾为淄青镇辖区的棣州产绢为第四等,淄、青、沂、密产绢为第五等。淄青镇不但生产绢而且质地优良,还大量出产其他纺织品。淄青十二州大都生产棉织品,登州、莱州、密州还出产赀布。青州的仙纹绫和兖州的镜花绫不仅是上等的衣料,还是精美的艺术品。
盐业
《禹贡》中把盐列为青州的一项重要的物产,《史记·货殖列传》云:“山东食海盐”,“东有海盐之饶”。这些说明了古代淄青镇辖区有产盐得天独厚的优势。淄青镇产盐的地区很多,在《新唐书·地理志》和《
元和郡县图志》等典籍当中均有记载。
矿产
据张泽咸先生统计,唐代河南道铜矿、铁矿、银矿的数量居全国前列。具体到淄青镇来说,铜、铁产量很大。铜、铁是当时制造生产生活工具、兵器乃至铸币的重要原料。有了丰富的铜铁资源作保障,淄青镇的经济以及割据局面都得以维持。
除了铜铁之外,淄青镇还出产黄银。黄银矿主要含自然金、银金矿、深红银矿、辉银矿等,主要用来提取金。这类矿产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历史上著名的产地在山东。《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莱州昌阳县有黄银坑,在县东一百四十里,开皇年间就在此冶铸。此外,沂州也有黄银矿。这些矿产都为淄青镇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商业
由于节度使看到了商业活动和商业利润对淄青镇割据的重要意义,所以淄青镇军政领导与商人合作,甚至亲自经商,并且保护商业,从中牟利。节度使李师古亲自从事商业活动,与周边各藩镇互通有无。此外他还制定了保护商业的政策,他“贪诸土货,下令恤商。”这一做法的结果就是使得淄青镇的商业得到了繁荣发展,淄青镇的经济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历任节度使
侯希逸 初期治军务农成绩突出,但是,随着情况的变化,他逐渐变得骄纵放任,怠于政事,特别是崇信佛教,大规模修建塔寺,而且游猎不止。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侯希逸出城并夜宿城外,回城时,将士闭门不纳,拒绝其人内,并推举兵马使李怀玉为帅,侯希逸只得还归朝廷。于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死去。
李怀玉 原为营州副将,跟随侯希逸进入青州。唐朝任命李怀玉为平卢、淄青节度使时,赐名李正已。淄青镇在李正已管辖时达到了全盛阶段。
李纳 李正已之子. 兴元元年。唐朝廷授李纳为平卢节度使等职位。
李师古 李纳之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李纳病死,其子李师古被推为留后,并上请朝廷,唐朝立即授以淄青镇节度使的职位。
李师道 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李师古死,其弟李师道掌管军政。这时唐宪宗正全力平定剑南镇刘辟的叛乱,无暇顾及,所以就任命李师道为淄青镇留后,不久又任命其为节度使。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二月,刘悟军攻破郓州城府,杀死了李师道,向唐朝廷投降,其他11州也全部缴械投降。至此割据长达60年之久的淄青镇最终被唐朝廷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