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
广东历史文化遗址
“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评选由南方日报社、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协和珠江文化研究会主办。2017年1月9日,“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终评在广州举行,活动评委会最终评定: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锦纶会馆、粤海关博物馆、广州邮政博览馆、沙面)、广州黄埔古港、深圳南头·赤湾丝路历史文化古迹、汕头樟林古港、梅州松口古镇、湛江徐闻古港、茂名滨海新区海丝遗迹、清远浈阳峡、潮州宋代笔架山窑和揭阳惠来沿海海丝遗迹为“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
评选背景
参评单位代表广东最高水准
“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评选活动由南方日报社、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协和珠江文化研究会主办。活动自2016年3月启动以来,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共收到15个地级市96家单位报名,几乎囊括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资源的“精华”,活动评委、中国民协副主席、广东省民协主席李丽娜说,“评选竞争激烈,有几个单位已经入选中国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推荐项目‘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申遗遗产点名单”。
此次终评,在96家参评单位初评筛选出30强的基础上,经过专家的论证、筛选,结合前期网络投票评选的基础,活动评委会最终评定: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锦纶会馆、粤海关博物馆、广州邮政博览馆、沙面)、广州黄埔古港、深圳南头·赤湾丝路历史文化古迹、汕头樟林古港、梅州松口古镇、湛江徐闻古港、茂名滨海新区海丝遗迹、清远浈阳峡、潮州宋代笔架山窑和揭阳惠来沿海海丝遗迹为“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
“这次评选,评委们既看重参评单位在过往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作用,更看重参评的单位在今后经贸、旅游开发等方面的潜力。”评委、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说,此次评选出来的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展现出广东省海丝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多元内涵,也展现了海丝精神的古今传承,将进一步激活全省的海洋经济、旅游经济和文化活力。
5000万网络投票创下纪录
“本次评选,参评单位都是赢家。”“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评选活动引起了省内外各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为期一个月的网络投票阶段,其参与度之高,刷新了以往广东省历次景点评选的纪录。最终统计结果显示总投票数达到了5000多万,日均投票数160多万,深圳南头·赤湾丝路历史文化古迹以2083383票位列榜首。
各地报纸、电视台、自媒体都在为自己家乡的参评单位“拉票”,一位地方领导说,通过这次活动,“感觉大家凝聚力更强了,对自己的家乡更加关注和热爱了。”“这把火也烧到了海外”,潮州市这次有宋代笔架山窑和柘林港两个参评单位,当地媒体发动世界各地的“潮州人”上网“投一票”,很多移居海外的“潮人”也行动起来。
这次为广东省海丝资源“定坐标”的活动,也引起中央及海外媒体的关注,这是在文化领域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创新做法,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对于广东省启动“海丝文化地理坐标”评选给予关注,新华社、人民网等众多主流媒体也主动报道或转载,“为活动点赞”。
多方参与成就文化盛事
在此次评选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都积极参与,茂名滨海新区还召开了寻找“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茂名研讨会,呼应评选活动。为了更详实地了解参评单位具体情况,主办方派出考察组遍走参评的30家单位,行程上万公里。专家实地考察的意见为很多地方“加了分”,也让评选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评委、暨南大学教授、广东省政府参事、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元林表示,此次海丝文化地理坐标评选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落实广东省建设海丝强省战略,成为2017年广东文化领域的一件盛事。评选结果出炉后,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研究广东海丝地理文化坐标的保护和开发事宜,并鼓励和欢迎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海丝地理文化坐标的保护和开发建设。
主要景点
广州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在“一口通商”时期,“十三行”发展达到了巅峰成为“天子南库”,与亚洲、欧美主要国家都有直接的贸易关系。广州黄埔古港在南宋已是“海舶所集之地”,1757年,闭关自守的清廷撤消了江、浙、闽三海关,保留粤海关,指定广州为唯一对外贸易口岸长达80多年,80年间,停泊在黄埔古港的外国商船共计5000多艘。
汕头樟林古港
汕头樟林古港在清代乾嘉年间发展成为潮州最大的贸易港口,樟林港的商贸活动和移民直接地促成了樟林与外地,特别是东南亚一带的文化交流。
梅州松口古镇
松口镇地处粤闽赣三省交会处,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曾是广东内河港第二大港口。明清及国民时期,客家民系从粤闽赣周边客家大本营向世界各地迁徙过程中,松口是从水路经汕头出南洋的必经之道,是粤东地区联系南洋及其他海外地区的主要港口,是客家人南渡越洋出海的始发地和中转站,成为中国客家人移民海外开拓的“印度洋第一站”。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松口镇设立了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
广州黄埔古港
黄埔古港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南宋时此地已是“海舶所集之地”。清朝,在广州作为唯一对外贸易口岸的80多年里,黄埔古港迅速发展,这里有黄埔税馆、夷务所、买办馆等,外国商船必须在这里报关后由中国的领航员带商船入港,办理卸转货物缴税等手续,货物才能进入十三行交易。80年间,停泊在黄埔古港的外国商船共计5000多艘。
深圳南头·赤湾丝路历史文化古迹
早在隋唐时期,赤湾地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屯门赤湾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海必经之地与始发地之一,是中国古代维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和交通安全的重要军镇,是中国抗击外来海上入侵的前沿阵地。这里还是佛教海上南来首地、“辞沙”文化的主要形成地和华侨华人的祖籍地。
湛江徐闻古港
徐闻港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有官方史书记载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以徐闻港为始发港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是中西海上交通史上记载最早、最详细、最完整,也是最长的由汉朝官方经营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它首次记载船队所携带的主要交易物为丝织品(杂缯),正式翻开了中西方国与国之间海上交流史的第一页。
茂名滨海新区海丝遗迹
1500年前冼夫人从现茂名滨海新区乘船去海南岛。茂名自古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孙中山当年在《建国方略》规划可容巨船的地方,就是在茂名博贺,这里是中国距离南海油气田和马六甲水道最近的港口之一。早在南朝时期,博贺就开辟了海上航行,与广州和海外来往通商。1518年广州“市舶司”迁至电白区博贺港。
清远浈阳峡
北江不但有交汇中原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的意义,还具有对接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以及沟通内陆文化与海外文化的意义,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强大通道。而位于北江中游的浈阳峡文化带,则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悠久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枢纽和关键的节点。
潮州宋代笔架山窑
笔架山窑位于潮州城东,三峰并峙,状如笔架,因此得名笔架山。《三阳志》记载:“郡以东,其地曰白窑瓷。”北宋时期,这里代表着岭南最高的陶瓷工艺水平。一批批潮州陶瓷从这里烧制成品,被送上货船,漂洋过海,远销国外,这一盛景可在笔架山8号古窑出土的数百件瓷器和窑具略窥一斑。
揭阳惠来沿海海丝遗迹
惠来沿海历史文化渊源深厚,现存古代“海丝”遗迹众多,有保存完好的靖海古城、神泉港、广利王庙、靖海海关、石碑山灯塔等见证“海丝”历史的文物古迹。据清雍正九年《惠来县志》记载,“靖海为东南屏藩,神泉为南海门户”。相传,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船只途经此地,曾在神泉港建仓库储备物资。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9 17:43
目录
概述
评选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