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二级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前身为1970年广州外国语学院“三系”,1983年院系调整时改称为东语系,1997年,在东语系的基础上组建了东方语言文化学院。2018年,学校进行了学科和专业调整,组建了新的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办学条件
学科专业
学院下设印尼语系、越南语系、泰语系、马来语系、老挝语系、柬埔寨语系、缅甸语系和朝鲜语系等8个直属行政系部。
师资力量
目前拥有在职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拥有博士学位13人,78%的教师具有海外学位或海外研修经历。教师队伍中拥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委1人,国家社科基金结项鉴定专家1人,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委1人,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1人,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非通用语分委员会委员2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资深教授”1人, “云山杰出学者”1人。2018年,学院有在校本科生478人,硕士研究生34人。
教学建设
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一直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精英人才为宗旨,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行小班教学,因材施教,精雕细琢,打造精品;成建制出国留学,利用境外教育资源,推进国际协同培养;依托学院及大学学科优势,建构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畅通的本硕博连读通道。
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学院不断提升师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国家战略人才库”,积极推进“小语种,大战略”工程,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各类稀缺人才。
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我院各专业都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巩固和拓展校外实习基地。近5年学院先后建立了省级实习基地1个、海外实习基地2个、校内外实习基地9个。
学术研究
建设成果
形成了以东南亚语言研究和国别区域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2018年,共有47篇论文成果,35篇论文被CSSCI期刊检索或收录;成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学院教师出版著作4部,1项咨询报告被政府采纳或科技成果成功申请专利。2018年3月,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一等奖,本奖项是我校目前为止获得该评奖的最高等级。
合作交流
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截至2018年底,已与东南亚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缅甸、朝鲜、韩国等多国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科研合作、教师互换、学生交换、本科或硕士双学位联合培养、本、硕连读培养、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及海外游学等合作项目。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院徽以“东”字为重点,进行了文字与图像的结合,取革故鼎新之意,象征东语师生沉博刚毅、众志成城、锐意进取、传承创新的精神。
校园文化
秉承学院“多元灵动、团结和谐”的人文精神,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生活。
亚洲风情街、多语种戏剧大赛、各专业技能大赛、泰国水灯节、日语演讲比赛、迎新晚会、运动会等等,其中学院的学生品牌活动“亚洲文化节”系列活动广受全校师生喜爱,各项活动丰富多彩,展现了独具魅力的亚洲各国文化,成就了具有东语特色的独特校园文化。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招生宣传|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广外东语团委学生会 .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1 17:41
目录
概述
办学条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