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私立知用中学
广东省广州市的中学
广州私立知用中学,是广州知用学社同人所创办的。
知用学社成立于1922年11月4日。发起人为广东高等师范的禢参化、余鸣銮、苏熊瑞、李嘉雪、李金玉……等十二人。宣称以“求知致用”为宗旨。以后学员发展有五十多人。其中有陈书农、余心一、何学坚、何鸿坚、薛耀英、邓俊民、任国荣、王衍礼、岑麟祥、唐富言、胡金昌、张兆驷、毕磊、陈寂、泮学增、龙詹兴、蔡宝渠、王韶生、李杰、黎昌仁、朱勉强、梅雨天、何庸、刘勉群、谢康、张瑞权、张农、吴山立、谭维汉、陈启英、陈克文、谢申、蔡伯玉等人。知用学社内声明“政治立场;个人自负责任”。实际上成员中各有其治政立场,如国家主义派有王韶生等人,无政府主义者有李杰等人,共产主义者有薛耀英、毕磊等人,但在“求知致用”这一点上,则比较一致。为了实现其“以承认知识的权威,采用实验主义,求知致用,双方并重,以谋求南方学术之伟大建设”的宗旨,乃于1924年9月,创立私立知用中学。校址在纸行街,校长为唐富言,招学生两班。以“求革命之知,致革命之用”为校训。
1925年,由张瑞权接任校长。增设升大预备班,高中分设文科、理科和师范科。不久,再增设工读实验班,使家庭经济有困难的青年,可通过工读的办法,继续学业。并以黄埔军校学生的军服款式作为校服。
“沙基惨案”发生后,广东大学组织成立学生军,该校亦组织学生军,并动员师生投考黄埔军校。投考者有总务主任薛耀英,学生军教练冯宝铭及学生十余人。
大革命时期,知用中学不少进步师生,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新学生社”,参与革命活动。大革命失败后,这些师生被迫离校,知用中学也曾一度遭到封闭。几经交涉,才得启封复校。鲁迅先生也曾于1927年7月16日来校演讲“读书杂谈”。解放后曾任广州市市长的朱光,也在本校读过书。由于学校声誉日隆,学生增至一千多人。在当时,成为广州市区内大校之一,原校舍不敷使用,乃在仓前街自购校地,另在百灵街建筑新型校舍,各种教学设备与场所,均颇齐备。1933年3月建成,迁入。校务更为发展,特别是对理科的教学,最得社会好评,为当时质量优良的学校之一,学生多达一千六百多人。
广州沦陷后,迁校于澳门。不久,迁至粤北,继迁湘南。抗战胜利后,在原校址复校。有高中十七个班,初中十一个班。学生班数之多,居当时全省之冠。
解放后,改为广州市第二十八中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04 22:54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