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郡
四川古地名
广汉郡是中古郡名,即疆域之广至于汉水之意。(即西汉水)
简介
广汉郡是古四川地区最早的三郡之一。在秦国时期,古四川地区设有巴郡(现重庆市境内)和蜀郡(现成都部分地区),秦灭亡后,汉高祖6年,新增设第三郡广汉郡。常琚《华阳国志》:“分巴割蜀,以成健广。”史称蜀中三蜀。
演变历史
秦朝置雒县。雒县因雒水(即今石亭江)流经县境而得名,故城在今北外乡境五里巷。(已经证实就在今市区雒城街道)
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分蜀郡东部与巴郡数县置广汉郡,辖13县。郡治雒县乘乡,乘乡在汉代建置的雒县境内(雒县治今广汉市区)。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广汉郡由雒县乘乡(今广汉市)迁到梓潼县。(后迁回)
新莽时期(9~23年),改广汉郡为就都。(与成都、新都称为蜀中三都)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6年),复置广汉郡,广汉郡郡治迁徙至雒县。
三国时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魏灭蜀,旋分益州置梁州。广汉郡改属梁州,雒县仍为郡治。
西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分益州之地置梁州于汉中,分广汉郡置新都郡。新都郡属梁州,统领雒县(今广汉市)、什邡、绵竹、新都四县,郡治在雒县。
咸宁三年(277年),晋武帝封皇子司马该为新都王,改新都郡为新都国。太康六年(285年),司马该死后无子继承,废除新都国,复为新都郡。同年废新都郡,还复广汉郡。
东晋时期(317~420年),广汉郡仍属梁州。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废广汉郡。改置蜀郡,雒县为其辖县。
后世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析雒县、绵竹县部分地区置德阳县。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于雒县置汉州,领雒、绵竹、德阳、什邡、金堂等5县,以雒县为州治。
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灭后蜀,置汉州,领雒、什邡、德阳、绵竹4县,隶属西川路,雒县为郡治。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改西川路为成都府路。南宋时,汉州仍置,领县与北宋时相同。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复置汉州,领什邡、德阳、绵竹3县,撤销雒县建制,由汉州直辖原雒县地区,以原雒县为州治。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在蜀称帝,建立大夏国,复置雒县。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灭大夏国。同年,省雒县入汉州,仍领三县。明末,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建置沿旧。
清初,仍如明制。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降汉州为散州(单州),不再辖县,隶属成都府,俗称成都府三州十六县。(成华简崇汉,温郫崇新灌,新新彭双什,金堂十六县)
民国2年(1913年),废州改县汉州改为广汉县(因广汉郡而名),属川西道(次年改为西川道)。
1953年7月,广汉县改属温江专区。1960年4月29日,什邡、广汉合县,仍名广汉县。1963年1月1日,广汉、什邡分县。
1983年划入成都市,同年8月,德阳市建立,广汉县划转德阳市。
1988年2月,撤销广汉县,建立广汉市,为四川省直辖,由德阳市代管。
广汉郡辖县古今演变
以下资料参考《西汉地经》,对当时属于广汉郡的县、道、属国等的地名与现在的行政区划做对比。
成都市
青白江区,属益州广汉郡新都县
新都区,为益州广汉郡新都县
金堂县,属益州广汉郡雒县
德阳市
旌阳区,为益州广汉郡绵竹县。
中江县,属益州广汉郡绵竹县。
罗江区,属益州广汉郡绵竹县。
广汉市,为益州广汉郡雒县。
什邡市,为益州广汉郡什方县。
绵竹市,属益州广汉郡绵竹县。
绵阳市
涪城区游仙区,为益州广汉郡涪县。
三台县,属益州广汉郡郪县
盐亭县,属益州广汉郡涪县
安州区,属益州广汉郡涪县。
梓潼县,为益州广汉郡梓潼县
北川县,属益州广汉郡涪县。
平武县,属益州广汉郡刚氐道,含益州广汉郡刚氐道、甸氏道。
江油市,属益州广汉郡涪县。
广元市
利州区元坝区朝天区,属、含益州广汉郡葭明县。
青川县,属、含益州广汉郡白水县。
剑阁县,属益州广汉郡葭明县。
遂宁市
船山区,属益州广汉郡广汉县。
蓬溪县,属益州广汉郡广汉县。
射洪县,属、含益州广汉郡广汉县。
大英县,属益州广汉郡广汉县。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九寨沟县,属益州广汉郡阴平道。
重庆市
潼南区,属益州广汉郡广汉县
陕西省
汉中市宁强县:属益州广汉郡白水县
甘肃省
陇南市文县:属广汉郡北部都尉阴平道,广汉属国。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9 22:07
目录
概述
简介
演变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