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晓莹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庄晓莹,女,1983年出生,上海人,博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83年,庄晓莹出生。
2001年9月-2005年7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位论文:有限元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设计)。
2005年9月-2007年9月,同济大学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免试推荐入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无网格法的节理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
2007年10月-2010年11月,英国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2011年英国综合排名第六)工程与计算科学学院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论文:Meshless method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3D fracture modelling with level sets)。
2010年10月-2010年11月,挪威科技大学结构工程系博士后研究。
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讲师。
2013年1月-2014年12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副研究员。
2015年1月-2016年12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副教授。
2016年12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土木工程多物理场下多尺度破坏理论与计算方法、多尺度智能材料设计、岩土及地下工程智能材料、纳米材料多尺度设计、三维断裂模拟和非连续变形分析、岩石地下能源开发与贮存的多场耦合模拟、多尺度模拟分析、单位分解法。
庄晓莹已发表国际期刊论文140多篇,SCI数据库引用7700多次,H因子49,2019年至今连续入选ISI 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全球前1%)。近五年来围绕土木工程超材料的多尺度模拟方法、材料变形与破坏机理、材料多尺度设计、非厄米结构,开展了系统性的基础研究。依托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负泊松比岩土振动超材料》,开展了分层土减隔振超材料机理与性能实验研究,设计梯度减隔振超材料实现对土体表面波的低宽频阻隔,发展了考虑土壤等材料的粘弹性本构波动方程与复能带计算方法等。基于先进的水平集三维拓扑优化方法,发展了三维通用负泊松比设计平台,实现了多种拓扑构型的、各向异性负泊松比结构,通过逆设计实现具有传输边界态的弹性波拓扑绝缘体,进行了负泊松比力学超材料的三维打印、静力及动力实验分析等。上述成果已在本领域公认的一流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125 (2019)]、[Comput. Methods Appl. Mech. Engrg. 371 (2020) 113306]、[Materials and Design 175 (2019) 107813]、[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205 (2021) 106592]、[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29, 124903 (2021)]等。
科研项目
共同主持(Co-PI)欧盟地平线2020 项目《创新国际人才交流计划》,2017-2022
德国洪堡基金会“索菲亚”项目,2015-2018
欧盟第七框架FP7玛丽—居里国际人 才计划,2014-2015
NSFC-DFG(中国国家自然基金委-德意志联合研究会)国际交流项目,三维多节理贯通及非局部破坏行为的无网格法模拟研究,2014
国家“人才计划”,万 人 科技领军人才项目,2023-2025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非厄米时空调制土木工程超结构研究与应用,2022-2024
重点研发青年科学家项目,深部稀有金属矿下行连续智能开采理论与技术(二级课题),2022-20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负泊松比宽低频减隔振超材料研究与机器学习逆向设计,2022-2024
国家“人 才计划”,青年拔尖 人 才项目,2019-2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弯电纳米能量采集器无网格法模拟与水平集拓扑优化,2017-2019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 划人 才项目,高地应力区非常规页岩气开发水力压裂多尺度模型研究,2016-2019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纳米压电能量收集装置表面效应模型的优化设计与参数识别,2016-2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维裂隙岩体水力耦合多尺度分析相场模型研究,2014-2016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晨 光计 划人 才项目,岩体三维节理破坏演化过程无网格模拟研究,2012-2014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浦 江计划人 才项目,城市轨道交通盾构管片结构长期运营开裂破坏过程精细化模拟方法研究,2012-201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的统一非连续方法研究,2012-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岩石边坡三维交叉节理动态扩展过程的水平集追踪与无网格法模拟研究,2011-2013
校企合作项目,岩体结构面数字图像三维重购技术及在隧道围岩定量分级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项目,靶向加强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研究
校企合作项目,地下连续墙槽段渗透特性与施工稳定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隧道围岩稳定性三维精细化模拟方法与应用,2012-2016
973国家重大科学基础研究计 划,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性能演化与感控基础理论,2011-2016
中国科学技术部,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内蒙古电网压气储能示范工程,2011-2015
获奖记录
入选国家“人 才计划”,万 人科技领军人 才,2023-2025。
入选国家“人 才计划”,青年拔尖人 才,2019-2021。
连续入选ISI 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全球前1%),2019。
获莱布尼茨青年科学家奖,2018。
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 划,2016-2019。
获德国优秀青年科学家提名奖,2016。
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索非亚-科瓦雷夫斯亚奖(全球第七位华人),2015。
获欧盟第七框架FP7玛丽—居里国际人才称号,2014-2015。
入选上海市晨 光计划,2012-2014。
入选上海市浦 江计划,2012-2014。
2023年计算力学巴特研究奖(Bathe Award 2023)。
2022年国际期刊《Engineering Geology》杰出编委成员 Outstanding editorial board member。
2019年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2019。
2018年莱布尼茨青年科学家奖, 德国研究联合会和德国教育与研究部。
2018年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协会(ICACM)会士奖。
2016年德国优秀青年科学家提名奖。
2015年德国洪堡基金“索菲亚-科瓦雷夫斯亚”奖(165万欧元,全球第七位华人),德国洪堡基金会,国际学术奖。
2014年欧盟第七框架玛丽居里国际人才计划(FP7 Marie Curie International Incoming Fellow)国际人才称号。
2010年欧洲计算力学协会年度最佳博士论文提名。
2010年英国计算力学辛科维奇最佳博士学位论文奖(年度唯一)(Zienkiewicz prize for best PhD thesis i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in 2010)。
2009年英国工程计算力学协会年会最佳会议论文奖。
2023年启迪奖。
2019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特等奖。
2007-2010年英国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陶乐茜研究生奖学金(DHPA)全奖。
2007-2010年英国海外研究生奖学金(ORSAS)全奖。
2007年同济大学美国LORD奖学金(研究生隧道方向设立一名)。
2005年同济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奖(本科生地下方向设立一名)。
2002/2003/2004年同济大学优秀本科生奖学金。
个人生活
上世纪90年代,在上海市三女中就读的庄晓莹,目睹了上海日新月异的地貌变化,一心想和这座城市一起成长,在杨浦大桥南浦大桥的建设中暗暗下定为家乡发展做些实事的决心。于是,她不顾家人反对,选择了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学院。
社会任职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非连续变形分析委员会委员(Committee member of ISRM Commission on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 DDA)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地质体多场耦合分析委员会委员(Committee member of ISRM Commission on Coupled THMC Processes in Geological Materials and Systems)
欧盟“第七框架”FP7 项目“Integrat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Geometric Design Technology”(FP7-PEOPLE-2011-ITN-INSIST) 三维断裂课程特邀专家
西澳大学工程数理学部(Faculty of Engineering, Computing and Mathematics)客座教授 (Adjunct Professor)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设管理与青年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哈萨克斯坦国家自然基金评委
德意志研究基金(DFG)评委
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非连续性有限元分委会委员
国际期刊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 编辑委员
国际期刊 Engineering Geology 编辑委员
国际期刊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副主编
国际期刊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责任编辑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Geotechnique,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Computer Model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Engineering Geology 等期刊审稿人。
人物评价
她从没有为自己所做的决定后悔。能够为祖国、为家乡做一些实事,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也是自己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每每看到祖国越变越好、好日子好时代一天天靠近,心中就会充满无限豪情。”她说。(天津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评)
参考资料
庄晓莹.同济大学主页主页平台管理系统.
庄晓莹.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08 14:4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