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岭镇,隶属于
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地处
华容区西南部,东与
蒲团乡接壤,南与
鄂城区长港镇、
梁子湖区东沟镇毗邻,西与
武汉市豹澥镇为邻,北与武汉市
左岭镇相连,东北与
葛店镇相邻,镇人民政府距华容区政府20千米,区域总面积95.5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庙岭镇户籍人口为35629人。
历史沿革
1983年8月,庙岭公社改为庙岭乡,属华容区(派出区)。
1986年10月,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庙岭镇辖恒大1个居民委员会,桐岭、脉岭、中份、庙岭、长林朱、大雄、大叶、黄泥畈、红莲、吴屴、大屋、栈咀、安城、大廖1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98个村民小组,扇子湖1个农场。
截至2021年10月,庙岭镇辖15个行政村:安城村、长林朱村、大廖村、大屋村、大雄村、大叶村、红莲村、黄泥畈村、脉岭村、庙岭村、桐岭村、吴力村、栈咀村、中份村、扇子湖村;镇人民政府驻脉岭街葛庙路发展大道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庙岭镇地处
华容区西南部,东与
蒲团乡接壤,南与
鄂城区长港镇、
梁子湖区东沟镇毗邻,西与
武汉市豹澥镇为邻,北与武汉市
左岭镇相连,东北与
葛店镇相邻,镇人民政府距华容区政府20千米,区域总面积95.59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2011年,庙岭镇有耕地面积45000亩,人均1.4亩。林地面积10000亩,林木覆盖率6.5%。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庙岭镇辖区总人口3163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685人,城镇化率14.8%。另有流动人口194人。总人口中,男性16863人,占53.3%;女性14774人,占46.7%;14岁以下4939人,占15.6%;15~64岁21666人,占68.5%;65岁以上5032人,占15.9%。2011年,庙岭镇人口出生率15.3‰,人口死亡率8.8‰,人口自然增长率6.5‰。
截至2017年末,庙岭镇常住人口为30232人。
截至2019年末,庙岭镇户籍人口为3562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庙岭镇财政总收入3988万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58.4万元,比上年增长83%。人均财政收入194元,比上年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7862元。
截至2019年末,庙岭镇有工业企业25个,其中规模以上1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5个。
农业
2011年,庙岭镇农业总产值65931万元,比上年增长5.3%。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生产粮食20516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红薯、黄豆等;油料种植面积9375亩,产量375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生猪饲养量19025头,年末存栏11203头;牛饲养量2687头,年末存栏2192头。渔业以淡水养殖为主,鱼塘养殖面积30630亩,产量29721吨。
工业
2011年,庙岭镇重点规划了红莲湖数码城、华章电器等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1548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职工1025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24万元,比上年增长3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400万元。
商贸
截至2011年末,庙岭镇有商业网点273个,职工452人。农家乐”等新型商业业态发展迅速。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6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3亿元,比上年增长22.3%。
金融业
2011年末,庙岭镇境内有金融网点有2个,存款余额1.9亿元,贷款余额0.2亿元。
交通运输
庙岭镇已形成以公路为主的交通运输网络。沪渝高速公路过境,其中武黄高速公路境内长22千米。公共汽车线路3条,运营总里程216千米,镇公路站年客运量36.2万人次,年货运吞吐量76.3万吨。
近年来,武鄂同城发展,当地的固定电话使用了武汉区号,
华容公交206路与
武汉地铁11号线接驳,高新四路、新城大道与
东湖高新未来三路对接联通,实现了两地道路互通。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庙岭镇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527人,专任教师27人;小学11所,在校生3612人,专任教师13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127人,专任教师7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8%。2011年,庙岭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456.2万元。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庙岭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5个,各类文化专业户30户,各类图书室15个,藏书3000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达30人。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各1处。
截至2011年末,庙岭镇有体育场地9处,体育社团5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3人。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老年门球赛。100%的社区和78%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72.6%。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庙岭镇有卫生院1所,医疗卫生机构16个;病床5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6张,固定资产总值5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71人。2011年,庙岭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1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9万人,参合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庙岭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1户,人数94人,支出31.4万元,月人均240.2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96户,人数1130人,支出104.7万元,月人均116元。农村五保人员集中供养36人,分散供养102人,支出41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4.7万元。社会福利单位1个,床位43张。
基础设施
截至2011年末,庙岭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56千米,投递点18个,乡村通邮率98.6%。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互联网端口总数1036个。开通程控电话3000部;宽带用户2000户;移动电话用户15000户。
截至2011年末,庙岭镇有镇区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89.2千米,生产能力1563.4吨/日,年工业用水39.3万吨、生活用水15.4万吨。排水管道26.8千米,污水治理工程2项,污水处理厂1座,日污水处理能力19.8吨,工业废水处理率17.2%。
截至2011年末,庙岭镇有100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9台,总容量1.8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2条,长度4.8千米。
截至2011年末,庙岭镇有镇区供(加)气站1个,天然气(煤气)用户203户,其中工业用户16户,居民用户187户,燃气普及率为19.2%。
历史文化
庙岭镇因境内古有妙喜寺和一马姓老者书写“庙岭第一摊点”的招牌而得名。
很早以前,老庙岭街东去百余步,有一座古庙,建筑壮丽,殿院别致,名叫“妙喜寺”,是随舟漂泊至此的落魄男女修建的,多为女尼。
到了晋代,道教理学家葛洪游历到葛店,穿“芦海”,过泥潭,专来“妙喜寺”游览,大仙参拜了神佛,观看了殿院壮景之后,来到寺院旁的岭岗上(现在的庙岭街),兴致勃勃地说:“此岭北枕神山(指白浒山),南引神塘(指红莲湖),神山神水,并美齐名,妙岭妙岭!”。
随后说:“天下大乱,此地平安!天下大旱,粮丰万担。”回到寺中,师太摆上香案,拿出文房四宝,又招来全寺众尼跪在大殿上,求葛洪留下“天下大乱,此地平安;天下大旱,粮丰万担”的墨宝。在落款时,葛洪思量片刻,随笔写下“于妙岭葛洪书”。于是便有了“妙岭的地名。后来,矗立在碧波绿洲中的“妙喜寺”在一次战乱中被毁。
有马姓数家和叶、田、赵各一家,在妙岭上开起店做生意。一天,马姓一老者,亲自书写了“庙岭第一摊点”的招牌挂在自己的店前。依“妙喜寺”古庙的“庙”字名岭,既没有遗忘葛洪的命名,又记载了“妙喜寺”这一古庙的原址,从此,庙岭的名字就一直流传至今。
风景名胜
红莲湖面积800亩,湖畔山势跌宕多姿,湖汊半岛隐现清波之中。春天夭桃盈垅,夏有红莲万点,秋至丹桂飘香,冬临腊梅迎雪,渔歌追雁风情别致,。红莲湖距武汉市区仅20千米,是武汉光谷的“后花园”,湖北葛店开发区的“娱乐园”,鄂州旅游的“希望园”。
地方特产
庙岭镇名优特农产品有红莲湖螃蟹、竹梅牌香麻油。
荣誉称号
2021年9月,庙岭镇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